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2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卢予北 《探矿工程》2004,31(2):43-47
针对目前地热井施工技术现状及地热井使用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就今后发展方向和建议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连生 《探矿工程》2004,31(9):59-60
介绍了山西侯马、运城盆地第三系地层中施工地热井易出现泥浆吸附、井管腐蚀、井内不能投滤料、水质浑浊、长期开采造成水位下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刘志国 《探矿工程》2005,32(12):49-51,58
介绍了郑州首眼深层地热勘探井的成井工艺。突破了常规成井技术环节,尤其对于深部弱渗透层成井更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刘志国 《探矿工程》2005,32(6):57-58
郑州市某千米地热井水温、水量及水质发生变化,,采用修补及酸化处理的工艺,处理后水温、水量及水质均达到了要求。介绍了处理技术及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景洪盆地内蕴藏有丰富的地热资源。通过对景洪市嘎栋地热资源勘查地热井地质、施工情况及成果进行介绍,结合勘查施工实践,针对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地热钻井施工、成井工艺及钻井过程中地质问题等有关内容进行经验总结并分析,对地热地质条件与地热井施工之间结合进行一些经验探讨,并对现行地热井规范中关于井身结构设计、取水层位确定、单井资源量计算等问题提出一定疑问。旨在通过实践及疑问探讨,力图找出为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6.
作者更正     
《地质与资源》2021,(2):152-152
作者发表于《地质与资源》2021年第1期的文章《大庆石油勘探井改造地热井获得成功》应做如下更改:1)题目中“大庆石油勘探井”改为“大口径地质调查井松页油地1井”;2)文中“松页油1井”改为“松页油地1井”;3)文中“完钻井深2547.0 m”改为“完钻井深2484 m”。本文作者在此谨向期刊编辑部、读者及相关单位深表歉意!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淮南煤田潘集煤矿外围勘查区的地应力分布规律,采用水压致裂法及装置,对研究区深部勘查区域地应力进行了测试。本次研究共完成3个钻孔、28个测点的现场实测,3个钻孔深度均超过1400 m,其中最大测点深度为1460 m。通过实测和分析,获得了勘查区的地应力状态及其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勘查区深度466~1460 m范围内最大水平主应力为13.62~54.58 MPa,最小水平主应力为11.79~37.93 MPa,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NEE向,实测地应力值随着深度增加成近似线性增长的关系;(2)勘查区最大水平主应力与垂直应力的比值为1.03~1.44,平均比值为1.28,表明勘查区地应力状态以水平应力为主导;(3)在埋深450 m以深地应力场类型表现为构造应力场型,且随深度增加,构造应力显现也增大。测量结果可为勘查区矿井规划与煤炭开采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三年来,我公司186队在西安地区施工了三口热水井,其深度在1300~1700m,有两口井自流,另一口井采用注水压裂引流新工艺,日产水量及水温均满足了用户的要求,现对此作如下介绍。 1 地层概况 0~70m为第四系亚粘土,夹中粗砂和砂砾石层。 71~650m为第四系三门组,上部有350mm砾石层,下部为中粗砂,含砾,夹粘土。 651~1200m为第三系霸河组,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局部夹薄泥灰岩。 1200~1500m为第三系寇家村组,以泥岩为主,泥岩砂岩、粗砂岩不等厚互层。 1501~2500m为下第三系白鹿塬组,上部为含砾粗砂岩、泥岩互层,下部以泥岩为主。  相似文献   
19.
小口径钻探工艺在某地热井施工中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青松 《地下水》2007,29(4):121-122,147
在某1 500 m松散地层地热井的施工中,把目前普遍应用的Φ159 mm/Φ311 mm管、孔级配缩小为Φ159 mm/Φ216 mm,省去填砾工序,采用橡胶皮兜分层止水等配套措施,圆满地完成了该项目.经实践,小口径钻探技术应用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HD—1井地热井特征及成井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邯郸市(苏曹)地热资源普查HD-1井施工实践,针对钻井、成井工艺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力图找出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