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南黄海千里岩附近海域是千里岩隆起区地震活动较强烈的区域,对该区域新近获得的单道地震剖面的分析表明,海底第四纪沉积层中发育较多的褶皱和断层构造,断层以逆断层为主,褶皱则主要为平缓斜歪褶皱,为断层活动引起.褶皱和断层构造多形成于中更新世以前,千里岩断裂等部分断层最新活动至晚更新世,且具有生长断层的特征,反映了区域较强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2.
1样品和分析方法湖南柿竹园多金属矿床是一个富含钨、锡、铅、锌等多种金属的夕卡岩-云英岩-硫化物复合型矿床,在空间上有明显的分带现象。本次采取样品21个,其中长石样12个,全岩样品4个,黄铁矿样品3个,辉钼矿样品2个。此外,还收集了部分其他矿段及其他矿区的铅同位素资料。  相似文献   
103.
采用温湿度测试、石窟造像渗水实验、石窟造像吸水的红外成像、岩石特征分析等手段,对四川广元千佛崖石窟造像表面及其周围环境进行监测,以及对石窟造像岩石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进深较大的窟室内外存在2℃~4℃的温差,岩石0~40 mm深度范围内温度与外界气温存在显著相关性;石窟造像岩石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黑云母及黏土矿物,岩石渗水率和吸水率高,表层风化程度高。环境和岩石特征揭示广元千佛崖石窟造像的风化机理为:石质文物棱角部位和小型石窟造像对温度的变化敏感,当气温出现变化时,其温度变化剧烈,而其他部位相对滞后,从而导致石窟造像表层岩石在热胀冷缩的应力下出现微裂隙,并随着微裂隙逐渐增大,石质文物表面出现疏松、起壳、鳞片剥落等病害。同时微裂隙的出现增加水入渗的途径并扩大水-岩相互作用的面积,含水矿物的水合压力和结晶压力使岩石内部结构疏松逐渐破坏;水化学作用导致可溶盐离子形成,并随水毛细迁移在石窟造像表面聚集,导致石窟造像表面酥碱、锈染、彩绘层空鼓等失去原真而破坏。最后提出在窟龛上面加盖窟檐和在崖顶及立面坡面刻槽疏排水流等石窟造像治理措施来减缓其表面风化。  相似文献   
104.
分析了2013年7月千里岩岛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海域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类、生态类型与物种多样性等生态特征参数。共发现浮游植物21种,由硅藻和甲藻组成,平均丰度为2.29×104个/m3,角毛藻为主要优势种类,生态类型以温带近岸性和广温、广布性沿岸种为主。浮游动物19种,包括桡足类、枝角类、端足类、樱虾类、毛颚类和各种浮游幼虫。丰度均值为146.90个/m3,平均生物量为6.44 mg/m3,桡足类和毛颚类为优势类群,生态类型以温带近岸种为主。与2012年同期调查数据相比,浮游生物的种类数量与丰度均有增大,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5.
济南千佛山及其周边地区的早古生代地层在我国北方极具代表性,该文在结合前人的大量研究总结和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千佛山地区的岩石地层、沉积相、层序地层和区内存在的重要地质构造界面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同时,结合该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中所处的位置对其地质构造演化和古地理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106.
本文以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千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遴选出影响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关键自然和社会经济因子,在考虑空间数据自相关性影响的基础上,综合利用GIS空间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构建2005年千河流域耕地、林地和草地三种主要地类空间分布概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该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结果较为理想,且不同驱动因子对不同地类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7.
千米深井自涌喷出含20多种人体所需元素八国工艺设备打造只有她叫"德日苏""德日素"是蒙古语,汉语意思是芨芨草。是一种生命力十分顽强的植物,大旱天气依然蓬勃茂盛;这是一种女性化的植物,在荒漠之地,丛丛簇簇,连绵一片,如湖如海,在轻风之下,泛起柔和的波浪。内蒙古鼎晨集团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08.
根据P波走时地震数据,使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获得较高分辨率的日本-千岛海沟转折处俯冲带200 km深度内的震源重定位及P波速度结构结果。将日本-千岛海沟转折处俯冲带分为北日本海沟俯冲带及南千岛海沟俯冲带,且200 km深度内太平洋俯冲板块是连续的。最后,结合水深地形数据、断裂特征资料,划分日本-千岛海沟转折处俯冲带的断裂级别。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明确千杯少颗粒解酒作用机制。方法:取SPF级SD大鼠,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予海王金樽药液干预,给药剂量为0.81 g/kg)及千杯少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予千杯少颗粒药液干预,给药剂量分别为8.1 g/kg、16.2 g/kg、32.4 g/kg)。除空白组外,各组均灌胃56°二锅头(10 ml/kg)制备醉酒模型,30 min后,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模型组及空白组灌胃等容积蒸馏水。给药1 h后将实验动物麻醉,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乙醇含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取肝组织,匀浆后,测定乙醇脱氢酶(ADH)与乙醛脱氢酶(ALDH)的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千杯少颗粒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大鼠血清中乙醇含量及ALT、AST含量,提高大鼠肝组织中ADH、ALDH的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千杯少颗粒解酒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强肝组织中ADH、ALDH的活性及保护肝脏有关。  相似文献   
110.
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的查格勒布鲁剖面CGS1层段记录了全新世以来显示风力强弱的沙丘砂与黄土堆积旋回。以Md(Φ)、Mz(Φ)的5 Φ(31.5 μm)为界,可以划分出10个“C1-C10”明显的和1个“C11”较弱的(<5 Φ)旋回变化。其中,有7个属于沙丘砂与之上覆黄土或古土壤构成的旋回。这些旋回在Md(Φ)、Mz(Φ)上显示出多谷峰波动的形式。不仅如此,粒度的σ、SC/D值和>63 μm含量亦随之响应。研究认为,CGS1层段粗粒和细粒层位Md(Φ)等参数和>63 μm含量的变化分别代表了东亚冬夏季风的作用过程;冬季风时期的C1与北大西洋IRD事件的冷期B0和B1,C2、C3、C4依次与B2、B3、B4,C7、C9、C10依次与B5、B6、B7在时间-气候性质上具有很好的对应;北大西洋B8冷期在CGS1中没有明显表现,但仍然能够在Md(Φ)、Mz(Φ)曲线上看到这是一个<5 Φ的低值时期,而>63 μm的含量相应增高;C5、C6和C8寒冷时段虽未见于北大西洋,但在中国一些地点却有发现。这些由若干粒度指标反映出来的寒冷事件表明,在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活动盛行的总的形势下还存在频繁的千年尺度的冬季风波动。而尤为重要的是这些寒冷事件存在的与北大西洋寒冷事件的遥相关的关系表明,除C5、C6和C8以外的CGS1粒度记录的寒冷事件都隐含了北大西洋的强烈信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笔者讨论的内容可为全新世北半球的D/O震荡及其形成机制提供一个比较理想的东亚季风变化与中国沙漠区域环境响应的地质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