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36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393篇
海洋学   9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祁连造山带深部构造特征与双向挤压隆升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90年代以后,对青藏高原的研究范围突破了现今意义上的高原主体(即海拔4000m以上地区)的局限,逐渐扩展到它的邻区,并加大了研究力度,例如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项目对祁连造山带的综合研究等。   相似文献   
82.
天山北麓活动背斜区河流阶地与古地震事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航空遥感照片和Google earth卫星影像,对天山北麓独山子活动背斜区奎屯河两侧的河流地貌进行解释,结合野外调查发现,奎屯河流经独山子背斜段发育7级基座阶地,阶地基座为上新统独山子组泥岩,其上部为2.5 ~ 15m厚的砂砾石层和砂质黏土.在开挖或剥离的各级阶地堆积物剖面中采集细粒堆积物样品,实验室中采用细粒石英...  相似文献   
83.
青藏高原隆升作用于大气临界高度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张耀存  钱永甫 《气象学报》1999,57(2):157-167
利用P-σ混合坐标系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研究了青藏高原隆升作用于大气临界高度问题,通过对数值试验结果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在高原隆升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临界高度,这个高度在夏季约为1500~2000m。当高原总体平均高度超过临界高度后,高原周围地区的气流主要以绕流为主,爬坡气流的速度较小,稳定的高原季风开始形成,高原地区范围内为强大的上升运动区,高原南侧和中国东部地区出现一条明显的雨带,随着高原隆升高度的增高,雨带内的降水量逐渐增加,同时高原西侧附近地区形成一个稳定的感热通量大值带  相似文献   
84.
气候与青藏高原隆升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搜集大量剖面记录中反映第三纪气候特征的沉积物,分析其分布规律及所反映的气象特征,结合已有的相关文献,度图演绎等第三纪青藏高原地块的隆升情况。  相似文献   
85.
青藏高原多向碰撞—Xie入隆升地球动力学模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蔡学升  曹家敏 《地学前缘》1999,6(3):181-189
论证了青藏庙的形成与隆升过程中的变形构造格局,岩石圈结构,青藏高原隆升与周边前陆沉积盆地耦合关系,高原隆升的地球动力学模式等。提出青藏高原碰撞隆升过程中,高原边缘以走滑-挤压构造为主,高原内部以伸展构造为主;高原隆升过程中,岩石圈变形总体是;上部以伸展变形为主,中部以挤压变形为主,下部以伸展变形为主。  相似文献   
86.
北淮阳构造带与大别造山带的差异性隆升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采用同位素定年、角闪石压力计法 ,裂变径迹法 ,结合微裂隙内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值分析 ,得出北淮阳构造带和大别造山带中加里东期、海西期、燕山期一些岩体的形成年龄和结晶深度 ,从而得出自晚古生代以来北淮阳构造带和大别造山带隆升时间和隆升幅度的差异 :北淮阳构造带经历三个阶段性隆升 (C1~C2 ,T~J2 ,J3 ~K1) ,总隆升幅度约 10km ;大别造山带仅经历二个阶段性隆升 (T~J2 ,J3 ~K1) ,最大隆升幅度大于 15km .前者主体隆升发生在中侏罗世末 (约 150Ma)之前 ,后者主体隆升发生在中侏罗世末 (约 150Ma)之后 .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升丹二陈汤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AECOPD)气虚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AECOPD气虚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2组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升丹二陈汤治疗,对照组加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观察2组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量(PEF)和气道峰压(Ppeak)],6 min步行试验(6MWT),呼吸困难评分量表(Borg)评分,呼吸困难(mMRC)评分,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急性加重次数。结果:2组治疗后FEV1、PEF、Ppeak、6MWT、Borg评分、mMRC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T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对照组为66.67%(20/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急性加重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升丹二陈汤可以减轻AECOPD气虚痰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活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自升式钻井船桩靴的插拔过程将会对临近井口平台的桩靴基础产生不利影响。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结合,得到了桩靴插拔的影响范围及影响范围内土体强度的变化规律,并推导了桩靴插拔影响区内临近桩靴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表明,桩靴插拔后砂土相对密实度降低,其降低程度随距桩靴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影响范围约为1倍桩靴直径。受桩靴插拔影响,临近桩靴的承载力下降,降低比例随两桩靴相对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桩靴相对插深的增加而增加。当两桩靴相对间距大于2倍插拔桩靴直径时,可认为桩靴插拔对临近桩靴基础承载力无影响。  相似文献   
89.
结合流动GPS观测速度场及层析成像结果,构建跨龙门山断裂剖面的二维有限元分层模型,分两种情况讨论汶川地震前龙门山前缘地壳垂直隆升的物理机制,以及中、下地壳软物质垂向和横向的不均匀性对地壳隆升作用的影响。分析认为:川西高原相对四川盆地的差异抬升和龙门山以西地壳缩短的共同作用是汶川地震震前龙门山前缘地壳垂直隆升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