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8篇
  免费   764篇
  国内免费   1144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244篇
地球物理   932篇
地质学   2697篇
海洋学   171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71篇
自然地理   11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4篇
  1950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Ф.  ВЕ 王骏 《世界地质》1996,15(3):24-26
发生在岩石圈板块边界各过程间的相互关系B.E.Xana王骏译在经典的板块构造学说中,所列举的发生在板块边界的过程被看作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彼此直接相关的:扩张补偿俯冲,俯冲伴随着陆壳的增生,火山作用和弧后扩张,在大陆会聚带的挤压状态下发生碰撞,拉张是...  相似文献   
112.
华北地台北缘中段构造演化及成矿控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华北地台北缘中段的构造演化为主线,论述了地质构造了成矿控矿作用。研究认为前燕山期古亚洲域构造演化阶段,华北地台北缘作为华北板块陆缘活动带形成了多条东西向韧性剪切变形质带。  相似文献   
113.
三维变形必定与斜向板块汇聚有关,三维变形通常也引起反块边缘处收缩和横推分量之间的变形的分块,转换挤压和转换拉张的走滑分块运动学模式确定了3 个关键参数之间的准确关系。对两个构造环境的应用证实这个参数存在明显的一致性,同时还表明这两个地区的变形应用走滑分块转换挤压这一模式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4.
华北克拉通,扬子克拉通与秦岭造山带古地幔组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路凤香  刘永顺 《地球科学》1997,22(3):247-251
经研究,华北克拉通古地幔以含石榴石的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及纯橄榄岩为主,地我代作用强烈,岩石富集不相容元素,明显高于南非及西澳克拉通者,扬子克拉通古地幔主元素亏损程度差,并代作用较弱。岩石为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秦岭造山带壳、幔交界带的岩石类型复杂,包括蛇纹石化尖晶石二辉橄榄石(蛇纹岩)、石榴石辉石岩、榴闪岩、变辉长岩及变玄武岩等,蛇纹岩受强的塑性流变,剪切有结构发育,与克拉通相比,地幔交代作  相似文献   
115.
近十余年来,在华北地台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金矿的研究中,获取了许多有关地层、岩石金丰度值的资料。早期获取的资料因化验分析方法灵敏度不高且样品中常常包含矿化、蚀变和构造破碎的岩石等原因而使其金丰度值偏高。最新的数据采用了高灵敏度化验分析方法且剔除了矿化、蚀变和破碎的岩石样品,计算出的金丰度值均明显低于或接近于地壳金丰度值。结合其它研究成果,提出绿岩带有关金矿矿源是多源的(变质的、岩浆的),甚至是深源的(下地壳或上地幔)认识。  相似文献   
116.
着重总结了我国古大陆及其边缘早古生代大层序(megasequence,一级层序)和中层序(mesosequence,二级层序),以及一级、二级海平面变化的基本特征,并与国外早古生代海平面变化进行对比.我国3大古陆(华北陆块、扬子陆块、塔里木陆块)及其边缘早古生代大层序可划分为两个(MG-1,MG-2).中层序划分为5个(MS-1,MS-2,MS-3,MS-4,MS-5).MG-1包括MS-1,MS-2和MS-3,时限为94~112Ma(寒武纪和早奥陶世),底以巨大不整合为界,顶以著名巨大沉没不整合为限,沉积了我国显生宙大部分的碳酸盐岩,赋存着丰富的油气和各种金属及非金属矿产.MG-2包括MS-4和MS-5,时限为58~68Ma(中、晚奥陶世和志留纪),底界以巨大沉没不整合为界,为硅质碎屑-碳酸盐岩组合.海平面变化的级别划分对应于层序.中国3大古陆及其边缘早古生代海平面变化的总貌:MGSC-1初期普遍发生快速海进,海平面升高,尔后海平面下降,其间有多期次的小幅度海进和海退变化.MGSC-2则普遍海平面升高,上升幅度大于MGSC-1,尔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17.
四川旺苍早三叠世古地磁学结果及其大地构造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四川北部旺苍地区(32.14°106.17°)早三叠世地层进行了古地磁学和岩石磁学研究,其结果表明剩磁载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另有少量赤铁矿.采样地层岩石高温剩磁分量(D=45.1°,I=18.0°,a_(95)5. 9°),通过褶皱及倒转检验,表明认岩石中获得的高温分量为原生分量.由原生分量求得扬子地块早三叠世虚地磁极为:42.5°N,214.6°E(d_(p)=3.2,d_m=6.1),古纬度为9.2°.认为,华北与扬子地块在自早三叠世期间已基本拼合,现有古地磁结果支持秦岭造山带为陆内造山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8.
如实记述了1995年度中国大陆及边邻MS≥7.0地震活动的时、空演变与华北(φN30°~φN42°,λE105°~λE125°)地震活动等有关的试验预报的实况。对过去的预报办法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19.
扬子板块石炭纪沉积层序及其全球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通过对石炭纪扬子板块内部、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及扬子板块与欧美板块之间的不同级别沉积层序对比研究,编制了扬子板块、华北板块和欧美板块石炭纪的海平面变化曲线。在扬子板块内部,上、下扬子区2级沉积层序可以进行对比,但下扬子区海进和海岸上超滞后于上扬子区,由于资料的限制,3级沉积层序的对比还有困难;华北板块Fusulina-Fusulinela带内的一个3级沉积层序和Triticites-Peudoschwagerina带内的四个3级沉积层序,可以和扬子板块同期的3级沉积层序对比;扬子板块和北美中大陆不仅3级沉积层序可以对比,而且在晚石炭世Gzhelian期4级沉积层序也可以进行对比,但由于它们大地构造背景的差异,导致沉积层序组成内容的不同。上述对比结果被认为是冰川型全球海平面变化所形成全球沉积记录同时性的证据。并以冰期与非冰期、联合古陆形成前后等方面对相同板块内和不同板块间沉积层序的数量和级别的异同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石炭纪冈瓦纳大陆冰川消长是控制全球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沉积层序应具全球同时性和可对比性,但局部沉积条件差异也将影响沉积层序组成。  相似文献   
120.
华北地台北缘拴马桩煤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泓 《地层学杂志》1997,21(1):20-21,T001
狼山—色尔腾山和大青山的拴马桩煤系曾被认为是分布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上的晚古生代纯陆相山间盆地沉积。新的研究证明,上述两地的拴马桩煤系的时代并不完全等同,也不是纯陆相地层,更不是同一盆地的含煤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