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559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14篇
地质学   1367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0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四川大梁子铅锌矿床闪锌矿中镉富集规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子地块西南缘铅锌矿床富集区是我国重要的铅锌矿产资源基地。四川会东大梁子铅锌矿床为区内的典型矿床,矿床具多阶段成因特征,矿物的穿插关系清晰,能准确地识别出矿物的形成顺序。闪锌矿为主要矿石矿物。依据矿物形成顺序,划分出三种具有显著不同标型特征的闪锌矿:黑色闪锌矿  相似文献   
102.
基于上海市2004—2021年的12 520宗土地出让样本,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土地出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上海市土地出让总体呈现中心城区聚集程度高、外围地区聚集程度低的特征;土地出让地块沿主要交通干线呈轴带状分布,具有明显的交通指向性;住宅、商业和工业用地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差异特征。(2)住宅和商业用地的地价呈一定的圈层结构,多中心特征明显,而工业地价尚未形成多中心结构;地价由高值中心向外围地区呈现圈层式递减,且在递减过程中部分地区出现凸起、跳跃,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3)土地利用强度呈现多中心的空间结构,且利用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4)不同用地类型的冷热点区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住宅用地热点区域集中分布在商业区的外围地区,逐渐向郊区拓展;商业用地核心热点和次核心热点地区集中分布在大型商圈分布地带;工业用地热点区域向工业园区聚集。  相似文献   
103.
中亚造山带东端兴安地块南段的包格德岩体由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3种岩性组成,岩体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分别为368±+1 Ma、364±1 Ma、355±1 Ma,为晚泥盆-早石炭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体的(Na2O+K2O)含量为7.62%~8.82%,K2O/Na2O值为0.93~4.21...  相似文献   
104.
105.
华南地块和印支地块相对运动的古地磁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印支地块中生代的古地极位置较华南地块的古地极位置经度偏西、纬度偏南。此现象系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后,先是印支地块绕喜马拉雅山系的东枢纽(阿萨姆枢纽)顺时针转动了8°,然后华南地块自西向东移动了大约20°。此解释与主走滑断层迁移模式基本吻合。古地磁数据还表明,虽然红河断裂近期活动为右旋性质,但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初期,它曾是一条调节两板块相互作用的巨大的左旋走滑断层  相似文献   
106.
大别造山带钾氩年龄的解释—差异上升的地块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根据冷却年龄理论和大别造山带变质岩K-Ar表面年龄的平面分布,指出这些年龄既不代表岩石形成事件,也不简单地反映后期热事件,而代表岩石经剥蚀隆起温度下降到该矿物封度温度以来的时间,即反映地区的构造隆起历史。现有资料说明大别造山带整体在印支期开始隆起,但中部罗田—英山一带则隆起较快或地热增温率高,因而表现出年轻(燕山期)的表面年龄。  相似文献   
107.
黑龙江伊春红山华夏—安加拉混生植物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08.
华南变质基底的组成、边界与构造演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据作者调查并综合有关资料,就华南变质基底的组成结构、边界性质、构造型式及演化过程作了较全面阐述;就板溪群是否为构造混杂岩,及其所代表的地质体性质作了深入分析和讨论,作者认为:华南可能存在晚太古-早元古统一变质基底,中元古末至印支期为板块活动期,印支期后,由于受太平洋板块作用影响而进入新的构造活动期。  相似文献   
109.
110.
藏北阿木岗群中放射虫生物群的发现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原划归前武或前泥盆纪,并认为是所谓羌塘古陆块基底的阿木岗中发现了中-晚古叠世放射虫生物群,说明该地层单位的定义及其划分与对比都值得商榷。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地质资料,就有关问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