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2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郭艺  曹贤忠  曾刚 《地理研究》2023,(5):1326-1342
中国资源型城市多位于较偏远地区,而高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大提升,拉近了资源型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以2003—2018年中国115个资源型城市为样本,在刻画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时空格局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资源型城市高铁建设对地区产业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与未开通高铁的资源型城市相比,高铁开通显著促进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但并没有促进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2)随着高铁开通线路的不断增加,在高铁网络中联系较广的资源型城市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更强。(3)空间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铁开通对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的促进效应呈现依“与区域中心城市的距离”增加而递增的特征。(4)高铁开通主要是通过投资集聚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促进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在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对特殊类型地区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可以有效促进地理学专业课程的教与学。本文以“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为例,按照组建课程思政改革团队、挖掘课程思政教学元素、改革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的总体思路,探索课程思政实践,强调从课程思政元素提炼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两方面进行地理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设计理念,为地理学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参考。课程基于专业重要知识点,润物无声地融入区域发展观、家国情怀、团队合作与求实创新精神等思政元素,同时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与讨论式、案例式、体验式教学相结合,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对专业知识点的掌握。  相似文献   
23.
正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为了保护与合理开发砂石土矿资源,实现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笔者同调研组一行5人对郴州市永兴县的砂石土矿开采及管理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历时30日,旨在调查全县砂石矿土资源情况以及开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砂石土矿产业转型提供帮助。砂石土矿资源丰富永兴县地处湘南东南部,南岭构造带以北的茶永盆地南端,总面积1979.4平方公里。境内矿产资源较丰富,且  相似文献   
24.
济南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所在。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从"人口—土地"协调的视角分析演算1995—2013年济南市的城镇化水平与协调发展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市城镇化整体协调发展度从1995年的严重失调衰退阶段发展到2013年的优质协调发展阶段,但是从2008开始,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失调现象。研究结果可以为制定地区城镇化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5.
为反映区域产业分工现状,利用变异系数与空间洛伦茨曲线、空间基尼系数相结合,在产品层次上,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分工现状进行定量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建议。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农业和采掘业依据自身比较优势发展相应产业,产业分工较为明确;制造业在行业层次存在同构现象,但在产品层次上,各地差异化发展明显,区域产业分工逐步显现;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亟待调整,其中基础服务业与个人消费服务业发展较为完善,但生产和市场服务业中的金融、物流和专业技术服务业与公共服务业中的公共管理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影响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在此基础上,针对各产业分工结果,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6.
文章根据辽宁沿海经济带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现状,选取适宜的指标,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应用可变模糊模型,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内6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27.
正近年来,青海省积极探索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构建省级顶层框架设计、各地探索路经、集聚各种优惠政策的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保障新格局,确保被征地农民生计有保障,水平不降低,有效推动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政府主导,做到被征地农民权益保障"三纳入"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开展以来,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  相似文献   
28.
土地征收与补偿,事关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近些年它已成为农村对抗性冲突的一大源头。一项对全国2749个村庄的调查表明,农民上访反映最集中的是土地问题,其中因征地问题上访的占了40%。目前全国被征地农民已达4000万人—5000万人,其中许多人生计状况不好。  相似文献   
29.
长江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长江中下游地区更是我国最具实力的经济带。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实现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离不开水利的支撑和保障。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和水利发展现状,分析水利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主要问题,思考水利促进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路和重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0.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所在。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从“人口-土地”协调的视角分析演算1995-2013年济南市的城镇化水平与协调发展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市城镇化整体协调发展度从1995年的严重失调衰退阶段发展到2013年的优质协调发展阶段,但是从2008开始,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失调现象。研究结果可以为制定地区城镇化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