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73.
吴震  王业成 《气象科学》1996,16(2):190-195
本文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提出的气象异常指标,结合南京的降水量实际情况,确定了秋季旱涝划分等级标准,运用统计检验,公度法和水平平衡观点给出了预测南京秋季干旱的途径。  相似文献   
74.
南京紫金山地磁台是我国自行筹建的第一个地磁观测台,可以称为中国地磁第一台。1929年4月国民党政府国立中央研究院第十次院务会议时,提出设立国立中央研究院大地物理观测台案,当经议决原则通过。嗣以地震观测已设于竺可桢先生创建的气象研究所,不必重建。而地磁观测工作悉为外人代庖,实属刻不容缓。于是自1932年秋天开始,得天文研究所之助,在紫金山西北坡由物理研究所丁燮林所长负责兴工筹建南京紫金山地磁台。 2002年是南京基准地震台建台70周年台庆,在收集建台史料时,我们发现几件有关南京紫金山地磁台的档案材料,现将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75.
《国土资源》2007,(9):64-64,F0003
南京地区的土地管理历史悠久.历史上曾把土地与田赋、税收合在一起,由田赋或财税部门统筹管理,实行地政、财税合一.1368年,明朝建都应天府(即南京),实行地政、财税由中央户部兼管.清改应天府为江宁府,沿承明制,仍实行地政、财税合一管理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仍属江宁府管理.至民国16年(1927年)南京建市后,始设南京特别市土地局,专司土地行政管理.有关土地的财务收支由市财政局主管.  相似文献   
76.
南京市基础地理系统的建立、维护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兆泰 《江苏测绘》2001,24(2):3-4,41
本文介绍了南京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思路,从数据分类、数据采集、信息管理几个方面阐述了平台建设的要点。  相似文献   
77.
葛宝祥  刘国恩 《江苏地质》2000,24(2):105-108
概述了南京市水西北市民广场地质环境背景,分析了广场建设和灾害发生过程中存在的工程地质条件、工程、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剖析了该滑坡产生的机制,针对近年南京地区边坡失稳和滑坡灾害时有发生的状况,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8.
华建伟 《地质学刊》2005,29(1):45-45
2004年12月23日~24日,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组织有关专家在南京对“南京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和“江宁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2~2010)”进行了预审。  相似文献   
79.
日前,南京斥资亿元更换全市3万多块路牌的消息引起多方关注。有市民质疑,“一块路牌就值3000元?是不是在搞‘面子工程’?”对此,南京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解释,花费l亿元更换路牌是媒体误读,南京目前在做更换路牌的试点,更换的路牌只有300多块。  相似文献   
80.
社区尺度下南京鼓楼区养老设施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浴  黄紫荆  陈刚  刘玉轩 《测绘科学》2021,46(4):135-141,177
针对南京市鼓楼区提出的打造"15 min养老圈"规划,该文选取养老助餐设施为研究对象,基于百度交通距离,结合社区精细尺度,从养老助餐设施数量、服务规模、空间可达性等多维度构建养老助餐设施综合评价模型,测度鼓楼区各社区养老助餐设施建设成果.结果表明:①鼓楼区现有养老助餐设施已覆盖95.5%的老龄人口,基本实现"15 min养老圈"规划,并揭示了未来养老助餐设施重点布局区域;②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有效地测度了鼓楼区养老助餐设施的空间可达性,鼓楼区约有91个社区的可达性属于中等及以上水平,占比75.8%;③鼓楼区养老助餐设施综合评价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社区占比93.3%,同时也存在养老供需不匹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