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Urban carbon footprint reflects the impact and pressure of human activities on ur- ban environment. Based on city level, this paper estimated carbon emissions and carbon footprint of Nanjing city, analyzed urban carbon footprint intensity and carbon cycle pressure and discuss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footprint through LMDI decomposition model.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s of Nanjing increased rapidly since 2000, in which the carbon emission from the use of fossil energy was the largest Meanwhile, carbon sinks of Nanjing presented a declining trend since 2000, which caused the decrease of carbon compensation rate and the increase of urban carbon cycle pressure. (2) The total carbon footprint of Nanjing increased rapidly since 2000, and the carbon deficit was more than ten times of total land areas of Nanjing in 2009, which means Nanjing confronted high carbon cycle pressure. (3) Generally, carbon footprint intensity of Nanjing was on de- crease and the carbon footprint productivity was on increase. This indicated that energy utilization rate and carbon efficiency of Nanjing was improved since 2000, and the policy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aken by Nanjing's government received better effects. (4) Economic development, popula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re promoting factors for the increase of carbon footprint of Nanjing, while the industrial carbon footprint intensity was inhibitory factor. (5)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decrease urban carbon footprint and alleviate carbon cycle pressure, such as: improvement of the energy efficiency, industrial structure reconstruction, affores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land use control. Generally, transition to low-carbon economy is essential for Chinese cities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82.
南京市地表参数变化与热岛效应时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南京市1989年TM和2001年、2010年ETM+卫星遥感数据,提取了3个时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改进的归一化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MNDWI)、归一化建筑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d-up index,NDBI)和归一化不透水面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impervious surface index,NDISI)等地表参数;利用热红外波段遥感数据反演地表温度,并从时间维对比分析了3个时期各个参数的变化和产生的原因;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上述地表参数变化与城市地表温度之间的关系,即地表温度与NDISI和NDBI呈正相关,与NDVI呈负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南京市最近20 a来不透水面和建筑面积大幅增大,植被覆盖范围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加剧,不透水面、建筑指数与地表温度的变化趋势和城市扩张趋势一致。该研究成果对于揭示南京市热岛效应、优化土地配置和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3.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在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大力探索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路径、新模式,强化源头管控,严把重要关口,注重内涵挖潜;强化政策引导,着力提升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84.
湮没两千一百多年以后.那张绘有南海的地图重见天日.再现中华。 1975年.我正就读于南京市郊区的石门坎中学。夏秋之际.“文革”以来被贬谪的父亲.借邓小平“全面整顿”的风势去北京看病、活动.访友.寻书后回到,南京。  相似文献   
85.
刘奎峰 《地球》2011,(12):99-99
近日.2011亚太地区红土镍矿合作组织(APOL)会议在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来自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加拿大、中国等多个国家的200余家红土镍矿企业代表,共计360多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86.
《地层学杂志》2011,(4):462
<正>据江苏省古生物学会通知:江苏省古生物学会将于11月底至12月初在江苏省南京市和江西省赣州市召开"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会议包括两个内容:1)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南京举行,听取、讨论和审议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进行换届选举,产生第八届理事会;召开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组成新一届理事会;2)2011  相似文献   
87.
2011年1—6月,南京市共产生182个新地名,平均每天增加一个新地名。新增地名主要位于江宁、浦口、六合等郊区。今年上半年,新增地名最多的是江宁区。如位于江宁开发区空港工业园内新增了15条地名,包括楚风路、汉韵  相似文献   
88.
通过对南京市城北污水处理系统工程的介绍,分析了该工程的施工特点,重点叙述了加强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这3项目标管理在该工程的具体措施,以及通过这3项目标管理实现精品工程的成果。  相似文献   
89.
南京城市空间重构对土地出让时空演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土地利用格局是城市空间功能演变的结果和空间表现,对两者间关系的探讨是地理学经典研究领域。本文基于2003-2010年工业、商服、住宅用地微观出让数据,运用样带分析方法,研究南京市不同用途土地出让的时空演化及作用机制,着重探析"退二进三"和旧城改造、开发区建设、新城发展等城市空间重构行为对土地出让区位、规模与土地投标租金的影响。研究表明:总体上,南京市土地出让的空间用途结构和地价分布符合Alonso经典竞租模式,但也呈现多中心城市的特征;主城区地价水平较高,以小宗、密集的商服与住宅用地出让为主,旧城改造对提升老城区地价具有明显作用;郊区开发区为工业用地出让的主要区域,由于地价受行政影响较强,工业用地地价被压低,在同一工业园区空间范围内投标租金曲线呈现扁平化特征;新城通过改善生活生产服务设施,引致大量土地出让和土地价值提升,呈现一定的产城融合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0.
肖琛  陈雯  袁丰  程绍铂 《地理研究》2013,32(3):465-475
连锁超市已成为中国大城市内部零售商业的主要业态。针对目前研究中对城市内部尺度连锁超市空间布局问题关注不足,本文以南京市苏果超市为例,从空间格局演化、集聚分布状况、不同类型超市的区位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包括点模式分析、空间密度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结果发现:南京市苏果超市的空间总体分布呈中心到外围递减的倒"U"型集聚特征;不同类型苏果超市的分布特征不同,华润卖场的空间分布相对分散,社区店、便利店的分布相对集聚;空间分布热点呈蔓延扩散与等级扩散混合模式。运用Binary Logistic二分逻辑回归对影响超市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情况、消费者规模、交通通达性、居民购买力、城乡差别、公司战略等多种因素,通过综合作用机制,共同推动了南京市苏果超市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