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5篇
  免费   2688篇
  国内免费   3060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77篇
地球物理   1169篇
地质学   12759篇
海洋学   1054篇
综合类   671篇
自然地理   380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390篇
  2022年   436篇
  2021年   563篇
  2020年   419篇
  2019年   565篇
  2018年   413篇
  2017年   449篇
  2016年   516篇
  2015年   505篇
  2014年   726篇
  2013年   606篇
  2012年   610篇
  2011年   681篇
  2010年   614篇
  2009年   605篇
  2008年   627篇
  2007年   568篇
  2006年   580篇
  2005年   552篇
  2004年   491篇
  2003年   461篇
  2002年   501篇
  2001年   444篇
  2000年   459篇
  1999年   440篇
  1998年   368篇
  1997年   419篇
  1996年   379篇
  1995年   324篇
  1994年   304篇
  1993年   211篇
  1992年   223篇
  1991年   187篇
  1990年   167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4篇
  1945年   4篇
  1944年   4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南通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盆地沉积及其演变特征入手,总结了该区新构造运动特征;运用新构造运动理论对海岸线的变迁、长江的迁移及旋扭变形现象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立第四系各年代的地层沉降速率数学模型、用升降运动速率划分和对比第四纪地层的见解。  相似文献   
992.
用创新思维办好《地学前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在人类阔步迈入新世纪春天的脚步声中,迎来了中国地质大学(原北京地质学院)建校50华诞。在此,我们谨向为我校的创建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先师、校友和师生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为办好《地学前缘》而作出重要贡献的各位编委、作者和支持《地学前缘》的读者致以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993.
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及石炭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盆地上泥盆统及石炭系包括5个组,自下而上分别为上泥盆统东河塘组和甘木里克组,石炭系巴楚组、卡拉沙依组和小海子组。其中东河塘组和甘木里克组地质时代为晚泥盆世,巴楚组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杜内早中期,卡拉沙依组地质时代为晚杜内中期至巴什基尔期,小海子组地层时代为巴什基尔末期至莫斯科早期。岩石类型有碎屑岩和碳酸盐岩,还有膏盐岩,并夹薄层火山碎屑岩。沉积相主要为海陆过渡相组合,包括河流、三角洲、滨岸、浅海、碳酸盐岩台地、台地边缘6种相和12种亚相及33种微相。晚泥盆世东河塘期至石炭纪发生过4次较大的海侵,海侵范围由下而上逐渐增大,至晚石炭世小海子期海侵规模最大。东河塘期开始海侵,海水由西而东侵入,此时周缘碎屑物质供应充分,主要为无障壁海岸和障壁海岸沉积,西南缘为浅海相沉积。巴楚期晚期,海侵范围进一步扩大,物源向北或北东方向退却,陆源碎屑物质注入急剧减少,形成了一套富含生屑的碳酸盐岩地层,发育了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亚相沉积。卡拉沙依期中期海侵规模比巴楚期更大,海水深度加大,西部为开阔台地亚相沉积,其余地区为局限台地亚相沉积。卡拉沙依期晚期和小海子期海侵达最大,向东扩展,大部分地区为开阔台地亚相沉积,东部地区为局限台地亚相沉积,塔北大部分地区缺失。  相似文献   
994.
对拉木巴洛盆地进行物源区分析对于确定盆地的性质、划分类型和推断其所处的区域构造演化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运用岩石学、岩相古地理学和沉积构造学的理论 ,采用矿物分析、粒度分析、砾石成分及古流向分析和碎屑骨架分析的方法 ,并结合区域地质概况和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循序渐进的追索出拉木 -巴洛盆地内沉积物的来源 ,并进行了物源区的重塑  相似文献   
995.
龚斌利 《西北铀矿地质》2002,28(2):23-28,49
对吐哈盆地八仙口-白咀山地区新构造形成的地质背景,发育特点,演化关系,与控矿层间氧化带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对该区成矿条件、找矿方向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6.
对甘肃北山地区婆泉盆地水地质、水地球化学及相关资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分析之后,从基础地质条件、水地质条件、水地球化学条件等方面,论述了盆地的铀成矿前景,同时通过对比研究,选出了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形成的有利区段。  相似文献   
997.
新疆伊犁盆地南缘层间氧化带及铀矿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以 《新疆地质》2002,20(2):141-145
研究表明,在伊犁盆地南缘产出一条东西长达近百千米的铀及伴生元素成矿带,在我国境内依次产出有509、510、511、513及512铀矿床,此外还有多个铀矿化异常点,其中511、513、512等矿床为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受层间氧化带控制非常明显,从巳知矿床的成矿环境和特征出发,阐述了伊犁盆地南缘层间氧化带的空间分布及控矿规律,通过不同层位的层间氧化带含矿性对比及同一层位不同地段的层间氧化带含矿性对比,总结出了伊犁盆地南缘含铀矿层间氧化带特征。  相似文献   
998.
东天山板块构造分区、演化与成矿地质背景研究   总被引:111,自引:9,他引:111  
围绕东天山找矿的基础地质构造问题,编制了新的1:50万东天山地区大地构造图和1:100万东天山地区成矿规律图。划分出新的大地构造单元,确认了中天山结晶轴的存在。将东天山地区显生宇以来的大地构造演化划分为洋壳扩张、俯冲岛弧、弧后盆地和碰撞造山期及造山期后伸展5个阶段,各阶段分别形成了对应的矿床和矿床组合,明确了主要矿床如土屋铜矿(泥盆纪-早石炭世增生弧背景)、黄山-香山铜镍矿(早二叠世同碰撞背景)的成矿时代和成矿环境。  相似文献   
999.
对塔里木盆地西南依格孜牙组和卡拉塔尔组灰岩碳、氧同位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上白垩统依格孜牙组δ13C(PDB标准)平均值为3.79‰,δ18O(PDB标准)平均值为-3.49‰;古近系卡拉塔尔组灰岩δ13C(PDB标准)平均值为2.09‰,δ18O(PDB标准)平均值为-4.54‰.与前人和世界其他剖面数据对比认为,碳同位素比较稳定,能够反映其沉积时的特征,而氧同位素变化较大,可能受沉积后作用的影响.依格孜牙组与卡拉塔尔组灰岩碳同位素具较大差异,主要受陆源环境(?)物质的注入,海水盐度、生物作用和古大气CO2含量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杨军  陈俊湘  徐国强  戴世坤 《新疆地质》2002,20(Z1):121-124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甫沙-曲吕西地区电法勘探(CEMP),以电性剖面为主,综合地震、重力、地面地质等资料,运用前陆盆地构造分析学理论,对该区构造式样及局部构造进行了研究,摸索了一套研究复杂构造的方法,弥补了地震勘探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