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8篇
  免费   327篇
  国内免费   564篇
测绘学   20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2185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389篇
自然地理   12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湘西北锰矿资源丰富,主要为赋存于南华系大唐坡组下段黑色页岩中。通过对烂泥田锰矿床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为深源富锰热液及古陆等多种来源,锰以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菱锰矿的生成与藻类活动密切相关,属于化学-生物化学沉积成因矿床。湘西北地区南华系内自下而上构成钼钒矿→磷矿→锰矿→铅锌矿组成的矿床组合成矿系列,可进行综合找矿、综合评价、扩大矿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2.
昆山W-Mo-Cu矿床地处赣北九岭矿集区南部,距大湖塘超大型钨矿床狮尾洞矿区仅3 km。矿床目前处于详查阶段,已探明钨达中型规模,同时伴生中型钼矿及小型铜矿,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昆山矿床矿化样式较为单一,W-Mo-Cu矿体以石英脉形式产出,主要赋存在燕山期侵入岩顶部与新元古界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的外接触带,具有"上钨中钼下铜"的特点,明显区别于大湖塘矿床矿体主要产在燕山期侵入岩与晋宁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的内外接触带,具细脉浸染型白钨矿、热液爆破角砾岩型钨铜矿及石英脉型黑钨矿"三位一体"的矿化特征。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昆山W-Mo-Cu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探讨了其地质意义。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获得矿区内呈岩株状产出的似斑状花岗岩的年龄为151.7±1.3 Ma,晚期花岗斑岩脉的年龄为136.6±2.5 Ma;利用辉钼矿Re-Os法,获得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和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51.0±1.3 Ma和150.0±1.0 Ma,厘定矿床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且与似斑状花岗岩有关。结合前人所得高精度成岩成矿年龄数据,认为赣北地区燕山期成岩成矿具多期性,可分为160~150 Ma(塔前、朱溪钨多金属矿床)、140 Ma(大湖塘钨多金属矿床)和125 Ma(香炉山钨矿),主要集中于150~140 Ma。晚侏罗世,华南地区全面进入岩石圈"伸展-减薄"的地球动力学背景,赣北地区燕山期成岩成矿可能与这一构造背景有关。昆山矿床具"上钨中钼下铜"的分带模式,其成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3.
针对神东矿区煤层埋深浅、上覆基岩薄、厚松散含水层的地质条件,在回采期间,尤其是在第一次老顶断裂后,极易发生溃水溃沙。为了实现安全回采,研究了极具代表性的上湾煤矿12207工作面切眼区域,通过对该区域冒落带和导水裂隙高度,防水、防砂煤岩柱高度的研究,预测了矿井涌水量。依此为依据,采取了水文地质补勘、施工直通泄水孔、井下探放水、地面注浆等工程措施和井下工作面排水系统的建设等措施,实现了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04.
露天采矿场边坡失稳作为露天开采矿山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对采矿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矿山开采设施及财产造成了极大危害。本文通过对大宝山露天采场边坡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从影响采场稳定性的地质因素、采空区综合分析,辅以赤平极射投影的方法,探讨了在复杂地质背景下露天采场边坡失稳地质灾害的预测及其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5.
休宁县清坑钼钨多金属矿床,位于江南地块中的江南古隆起带内部的白际岭岛弧带,五里亭—长陔NEE向构造岩浆带南侧。矿区绢云母石英片岩,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南东,NE向断裂规模较大,具逆冲和斜向逆冲特点。成矿母岩为晚侏罗纪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同熔型。燕山时期,江南陆内造山带形成于壳―幔相互作用等深部过程,随着祁门深大断裂伸展、冲断等转变,岩石圈减薄发生减压熔融,基性岩浆底侵在壳幔边界并使下地壳局部熔融产生中酸性岩浆。岩浆演化分异,钼在岩浆热液中富集,最终演化为含矿热液。随着应力转变,矿质析出,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106.
在对宜昌磷矿区域水文单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水文地质调查、钻探、抽水试验及钻孔与坑道地下水动态观测等技术方法手段,查明了区域边界与杨柳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坑充水因素;确定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相似文献   
107.
邹道全 《探矿工程》2016,43(1):70-74,80
重点介绍了福建马坑矿区ZK8321分支孔受控定向钻进技术。施工中运用了国内先进的螺杆钻造斜技术及光纤陀螺测量定向技术,避开上部复杂孔段(松散破碎层、溶洞地层、采空区等)及对勘探工作的影响,达到了施工目的;总结了施工技术难点与措施,分析了施工技术效果,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08.
新疆阜康市白杨河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先导性示范工程是新疆第一个煤层气示范工程项目。白杨河矿区总体构造为向南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大,煤层多且间距大。该示范工程开发方案主要井型为丛式井。经过多年钻井实践,丛式井钻井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区块已经非常成熟,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该地区煤层气开发的丛式井钻井技术。由于白杨河矿区地质条件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各区块相比差异大,特别是存在地层倾角大、煤层多且间距大等地质特点,因此不能完全照搬原有的丛式井钻井技术。本文依据白杨河矿区地质资料,分析了白杨河矿区煤层气丛式井钻井难点,对解决该区块钻井难点的技术对策和攻关思路进行了总结与阐述,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白杨河矿区大倾角厚煤层的丛式井钻井技术。  相似文献   
109.
通过研究太原组的沉积特征及聚煤变化规律,采用了标志层、煤岩层组合特征、层间距、测井曲线形态等方法,对矿区内煤层、岩层进行了综合对比。确定了该区主要煤层的赋存层位、形态、分布及变化特征,对周边地区找煤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玲珑西山幔源脉岩主微量元素的变化暗示了源岩很可能经历过类似俯冲带流体的交代作用,矿化流体中含有较高含量的金属矿物,具有Eu的正异常,指示了源区是深源的。脉岩中的CO2来源可能是花岗岩岩浆热液的混入,石英来源于陆壳碎屑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S型花岗岩,硫的来源与幔源脉岩岩浆同源,或来自地幔,或来自地壳深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