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38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21.
本文对1979.11-1994.3月,冬季南沙海区出现的偏北大风,采用了谱分析的方法,探讨超长波、长波活动与南沙海区冬季大风的关系,通过对上述16年冬季北半球500hPa候平均高度资料进行分析,计算波数K=1-10的角动量输送,经向和纬向扰动动物物物理量谱参数及有关波参数,分析它们所提供的演变信息及南沙海区冬季大风过程的某些中期预报方法和指标。  相似文献   
522.
南沙海槽南部海区表层沉积物的碳酸盐沉积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忠  古森昌  颜文  刘芳文 《海洋学报》2002,24(5):141-146
南海的深海碳酸盐沉积及溶解作用包含极其丰富的信息,既由于陆源物质供应而关系到陆地风化作用速度及气候问题,又通过海水生产力和碱度涉及大气CO2含量的变化[1~2].南沙海槽位于加里曼丹岛西北部大陆坡与南沙台阶之间,构造上处在南沙海槽北断裂和南沙海槽南断裂之间的断堑带,南沙台阶有众多的海山、礁盘与槽谷,东南坡直下南沙海槽,其坡度变化为5°47'-2°23'-1°57'[3].研究区为7°N以南至曾母暗沙浅滩、112°E以东至加里曼丹岛西北大陆坡的海区,本文称之为南沙海槽南部海区.  相似文献   
523.
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区水团和环流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乐肯堂 《海洋科学》1995,19(2):25-60
普里兹湾是南极大陆周围仅次于威德尔海和罗斯海的最大海湾,位于印度洋扇形区。自1957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以来,同在南大洋其他海区一洋,在该海区开展了多次国际联合考察。我国自1989年起对普里兹湾区海洋学问题已连续进行了4次考察,取得了若干资料。在普里兹湾陆架上,早期的观测结果[17,27],认为表层水异常温暖和深层水异常冷。1967年,在前苏联“Ob”号的第12次南大洋考察中,制定了普里兹湾区的专题调查计划,以便解决上述问题。这次对普里兹湾考察的结果表明,表层的热盐结构类似于前几次考察(Grlgo…  相似文献   
524.
在长390cm的柱状岩芯中大致以10cm的间距采样,所取的34个孢粉样品经处理,几乎全含丰富的孢子花粉。在此基础上划分出3个孢粉组合带,自下而上为: 1.Chenopodiaceae-Artemisia带;2.Potamogeton,Sparganium,Typha-Gramineae带;3.trilete spores-Pinus带。 本文依据孢粉植物群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变迁探讨全新统与更新统的划分。 Chenopodiaceae-Artemisia带以滨岸盐生植物分子为主,反映为岸线附近的沉积环境;Potamogeton,Sparganium,Typha-Gramineae带主要分子的母体植物为静水水生与中生植物,反映湖沼沉积环境,说明当时当地离海岸线有一定的距离;trilete spores-Pinus带多见于我国东海海底现代表层沉积,指示了一种现代的海洋环境。 以上三种沉积环境反映了带1至带3期间海水的进退历史,即带2时期海退最大,带3时期海进最大,由于古气候的冷暖变化是第四纪海面升降的主要原因,因此推断带2时期气候最冷,而带3时期气候最暖,也即带2、带3间可能为更新统与全新统的界线。 根据孢粉分析所推断的全新统、更新统界线与岩芯特征、钙质超微化石以及~(14)C测年资料吻合。  相似文献   
525.
526.
我国夏季最低表层水温海区——琼东沿岸上升流区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琼东沿岸,夏季存在风生上升流,流速达3.8×10~(-3)cm/s,由于强烈的海水上升,使地处热带海区的琼东沿岸夏季表层海水水温低于20℃,是我国夏季最低的表层水温,形成一年中出现两个“冬天”的独特生态环境。海水上升的“施肥”作用可提高海水的初级生产力,但上升流的变异,却会给海洋生物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7.
本文利用福建崇武海区59次波浪连续观测记录,经统计分析,给出本海区波高、周期一元分布函数及波高-周期联合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并计算出波高、周期的特征值。  相似文献   
528.
南沙珊瑚礁对大气CO2含量上升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南沙海域的碳酸盐化学以及相关调查资料,分析了表层CaCO3饱和度的分布特征,通过碳酸盐的热力学计算模式,定量评估了未来大气CO2增加对表层CaCO3饱和度的潜在影响,利用CaCO3饱和度与珊瑚钙化速率的经验关系式,进一步预测了珊瑚礁对大气CO2上升可能产生的生物地球化学响应.初步结果显示,工业革命前至2100年,南沙海域的CaCO3饱和度将下降43%左右,从而将引起珊瑚礁的平均钙化速率减少33%.如果未来大气CO2浓度继续保持目前的上升趋势,南沙海域珊瑚礁可能会停止生长,甚至某些造礁生物面,临灭绝的危险.  相似文献   
529.
530.
南沙群岛海域磁性地层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