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7篇
  免费   684篇
  国内免费   1321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622篇
地球物理   343篇
地质学   1428篇
海洋学   235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18篇
自然地理   15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3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50年   3篇
  1948年   3篇
  1946年   3篇
  1944年   3篇
  1941年   2篇
  1936年   3篇
  1935年   2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大别山南部宿松群的组成及形成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根据对大别山南部的区域地质调查和同位素年代学测定,对宿松群的组成和形成时代进行了研究。进一步论证了宿松群可解体为以变质侵入岩为主的蒲河杂岩和变质沉积岩为主的宿松岩群两部分。前者主要分别在原宿松群虎踏石组和蒲河组的范围内,组成岩石变花岗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为主,其原岩主要为形成于新元古代的花岗岩类和基性侵入岩;后者主要分布在原宿松群大新屋组和柳萍组范围内,组成岩石主要为变质碎屑岩和化学沉积岩,可分为大新屋岩组和柳坪岩组,是不整合在古元古代二长花岗片麻岩之上,时代为中元古代早期。  相似文献   
162.
南海位于印度板块、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边缘海,其构造位置处于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地质构造复杂.关于南海形成演化的动力学机制存在有多种不同观点,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观点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致使华南地块和印支地块地幔物质沿东南方向蠕动,从而导致南海的海底扩张.从特提斯的演化规律,以及新特提斯的闭合过程来看,南海并不是特提斯洋的残留海,而是新特提斯在闭合过程中配合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导致华南地块和印支地块地幔物质东南方向蠕动的动力学机制下,在南海重新活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3.
藏东八宿地区泛非期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卡穷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出露于藏东八宿县同卡地区,是藏东地区首次发现的泛非期花岗岩.卡穷微陆块呈岩片状夹持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卡穷岩群构成卡穷微陆块的主体,卡穷岩群是由花岗岩、花岗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大理岩、黑云斜长变粒岩、退变榴辉岩等组成的构造地质体.卡穷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获得的锆石SHRIMPU-Pb年龄为507Ma±10Ma,为泛非事件的岩浆活动记录,进一步证实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以南是泛非期基底,为解决青藏高原南部的构造演化问题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64.
四川盆地南部中—上寒武统储层成岩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南部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群)储层为一套碳酸盐岩局限台地沉积,其岩性为粗粉晶—细晶白云岩、砾屑白云岩、砂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等。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岩溶作用、破裂作用等,白云石化作用和岩溶作用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关键。白云石化的机理为混合水白云石化。岩溶作用具有多期性,包括沉积期岩溶、风化期岩溶、埋藏期古岩溶和褶皱期古岩溶等,以风化期岩溶为主。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破坏了大量的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压实作用主要发生在浅埋藏期,它与埋藏期胶结一同作用使孔隙度由原来的15%左右骤降至2%~3%左右。随着后来的岩溶作用和破裂作用等,部分储层的孔隙度又扩大到4%~5%左右,以晶间孔和晶间溶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  相似文献   
165.
本文通过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东、西部新生代沉积盆地基底岩性特征、基底构造格局、地壳结构和基底沉降结构等方面的论述,分析了北部陆缘东西部的地质差异,探讨了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认为南海北部陆缘东西部新生代沉积盆地发育于不同的构造单元上,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基底具有不同的沉降结构和构造活动性,而地壳结构的明显差异,揭示了东、西部沉积盆地形成内因的差异,东部盆地发育于拉张减薄的陆壳之上,并伴有地幔隆起与地壳的上拱作用,西部盆地则主要以地壳的裂陷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66.
钻遇莫霍面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深海海底是地球上离莫霍面最近的地方,目前有研究推测南海是世界上莫霍面深度最浅的海域之一,但缺乏足够的直接证据。深反射地震探测可以直接揭示岩石圈的构造形态,是莫霍面探测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长达15000 km的深反射多道地震剖面的解释、处理、制图和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形成了南海海盆区莫霍面反射特征和空间分布的初步认识。① 南海东部次海盆南部早期经历了较快速扩张,岩浆供应充足,受扩张停止后岩浆活动影响较小,基底平坦,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同时洋壳地震速度结构不存在异常,且有较强的广角莫霍面反射波和可识别的地幔顶部折射波,具备莫霍面钻探的基本条件。② 南海海盆不同区域的莫霍面反射强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东部次海盆莫霍面反射最为强烈且清晰,西北次海盆次之,西南次海盆仅有零星出现的清晰莫霍面反射且可信度不高。③ 识别南海海盆区莫霍面地震反射长度超过3500 km,首次形成了海盆区深度域莫霍面地震反射空间分布图。与重力反演的莫霍面深度相比,利用深反射多道地震计算的莫霍面深度细节更为丰富,并且可以在垂向上清晰刻画莫霍面的结构。整体上,南海海盆区莫霍面地震反射强烈和可信度高的区域中,深度较浅的区域之一是东部次海盆南部,最浅处仅约9. 5 km,其中水深4. 01 km,洋壳厚度仅5. 54 km。综合判断,东部次海盆南部是南海重要的莫霍面钻探备选区,这对南海莫霍面钻探选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7.
中国能源安全与南海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我国陆上石油资源日益枯竭,海上石油开发成为我国能源的战略重点。南海陆架新生代地层厚约2000~3000m。第三纪沉积有海相、陆相及海陆交互相,具有良好的生油和储油岩系。南海扼海上要冲-马六甲海峡,南海航线是我国能源的海上生命线,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我国南海资源和海域主权遭受到极大的侵犯。发展深海油气的勘探和开发技术,开发我国的南海深水石油资源,维护我国海域主权已经刻不容缓。优先进行南海石油开发是破解我国石油能源困局的必选战略。  相似文献   
168.
珲春地区位于我国与俄罗斯、朝鲜交界地带,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的金三角,由于它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南部地区和朝鲜庆兴、罗津地区有着相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且与俄罗斯的三个自然保护区相连,已经成为东北虎、远东豹及被捕食动物自由迁徙的生态通道,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虎最重要的生活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169.
单观嶂岩体是一个深成复式岩体,根椐同源岩浆演化的观点,岩石谱系的划分方法,将其划分为中排、大坑尾、梅屋一期结构单元和小龙归二期结构单元。从地质、岩石学、稀土元素、副矿物特征方面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70.
在青海省南部治多-杂多一带1:25万区域地质填图中,于杂多群中首次发现筵类化石2属13种(含未定种、比较种).生物群以个体较小的Eostaffella属为主,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大塘期-德坞期,与华南、藏东、塔里木盆地、西秦岭、俄罗斯等地同期生物群可很好地对比,属于低纬度暖水型特提斯生物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