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188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468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06篇
自然地理   17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1.
铁路用地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基础,是维护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条件,是铁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资本。在铁路大提速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铁路用地管理,是摆在我们铁路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12.
广西东大门掀起大建设的热潮,古郡苍梧县面临沧海桑田的巨变。南梧高速公路、洛湛铁路通车,自治区A类工业园区崛起,岑梧高速公路、马梧高速公路、南广高速铁路先后破土动工,打造西江黄金水道扩建现代化大型船闸,特别是投资150亿元建设的广西最大的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落户苍梧,  相似文献   
913.
铁路路基病害类型、机理及检测与整治技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针对既有铁路的特点,分析了常见铁路路基病害的类型、机理;提出路基病害的检测应运用现代化检测工具,采用原位和区段测试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路基病害整治技术的复杂多样,整治具体路基病害的困难性,指出了铁路路基病害智能管理系统能较好地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914.
自青藏铁路通车以来,其冻土地区铁路路基的融沉冻胀病害层出不穷,铁路路基过渡段的差异沉降问题尤为严重。基于一般地区铁路路基过渡段差异沉降的治理方法,结合冻土区铁路路基的主动降温措施,对冻土区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结构进行了探索性的改进研究,并对改进后铁路路基过渡段的长期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将传统块碎石铁路路基上层路基填料换填成一定高度的单一粒径碎石,可使铁路路基在满足力学稳定性的前提下,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然对流换热效应;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发现,改进后的铁路路基过渡段结构在气温变暖的环境背景下主动降温效果明显,且长期热稳定性好;桥台对铁路路基过渡段的温度场影响较大,建议对受太阳辐射强烈的桥台进行保温处理。  相似文献   
915.
张远海 《中国岩溶》2019,38(2):295-299
石花洞的发现和考察2018年4月27日,中铁十二局在修建渝怀铁路复线的施工过程中,于隧道ZDK541段遇此溶洞,当时石花洞的科学和美学价值并未引起各方注意。2019年3月26日,铜仁市洞穴爱好者,网名“探险者从来”偶过此地,得知并对这一景色绝美的溶洞进行了初步探测。  相似文献   
916.
掌握列车移动荷载作用下路基的动应力响应特性可为路基沉降预测、状态评估提供依据。建立重载铁路车辆-轨道-路基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并在钢轨轨面引入中国三大干线不平顺轨道谱以实现轨道不平顺的模拟。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轨道高低不平顺对路基面动应力分布的影响,统计了4种列车轴重下路基面3个位置(钢轨下方,线路中心)处的动应力峰值沿线路纵向的分布,对路基面动应力峰值的随机分布形式进行了正态性检验,对动应力峰值的最大值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轨道不平顺导致路基面动应力沿路基面中心不对称,路基面动应力峰值沿线路纵向服从正态分布。随着轴重的增大,动应力峰值离散程度增大,动应力峰值分布曲线变陡。动应力峰值的预测值和现场实测值相吻合,证明了有限元模型及统计分析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对路基动变形及累积沉降的可靠性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17.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堤临界高度数值计算分析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堤的修建, 改变了原有天然地表的热平衡条件, 从而引起了路堤下多年冻土上限位置的变化. 为了确保铁路路堤完成后, 在考虑全球气温升高的条件下, 未来50 a中多年冻土上限不发生下移, 采用有限元的分析方法, 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粗颗粒填土路堤的临界高度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 得到了不同年平均气温条件下路堤的上下临界高度值, 并从中找到以铁路正常运营50 a为限, 路堤临界高度存在与否的年平均气温临界值为-3.5 ℃. 分析发现, 无论是修筑高路堤, 还是低路堤, 地温均呈上升趋势, 冻土处于退化状态.  相似文献   
918.
宁西铁路沿线经济带构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郭荣朝  顾朝林 《地理科学》2004,24(4):413-418
宁西铁路东起江苏南京,西至陕西西安,沿途经过江苏、安徽、河南、湖北、陕西五省,铁路总长1149km,是我国又一条东西向交通大动脉。宁西铁路建成通车将极大地改善沿线地区交通条件,并推动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宁西铁路沿线经济带构建的作用以及沿线区域概况,指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宁西铁路沿线经济带形成演化机制,并提出构建对策:统一规划,完善区域交通运输体系;统一管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细分市场,大力发展旅游业;统一协调,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比较优势,构建经济增长极,进行空间结构重组;市场导向,实施产业结构重构;控制人口,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19.
基于区际经济联系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空间整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引入区域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测算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并用对应的航空、公路和铁路客运联系资料进行验证,得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内部的主要联系方向以及省际的主要联系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海峡西岸经济区内部的经济联系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海峡西岸城市群;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际经济联系方向仍然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所得结论与实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20.
泄水式管片衬砌泄流量对衬砌外荷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启祥  马婷婷  陈菲 《岩土力学》2011,32(4):1108-1112
提出了采用泄水式管片衬砌结构型式解决铁路隧道高水压问题的结构设计理念。考虑渗流场对围岩应力场的影响,建立了水荷载为渗透体积力的管片衬砌外荷载计算公式,探讨了围岩渗透系数与最大可泄流量、衬砌控制泄流量与衬砌壁后接触应力的相互关系,以及围岩条件对衬砌壁后有效应力和接触应力的影响规律,并将该计算方法与远场水荷载视为面力的简易衬砌外荷载计算方法进行对比,以评估简易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将水荷载视为面力与将其视为渗透体积力进行接触应力计算时,两者结果仅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接近度,前者只能作为衬砌外荷载选择的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