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08篇
  免费   1833篇
  国内免费   1451篇
测绘学   1398篇
大气科学   810篇
地球物理   1735篇
地质学   6829篇
海洋学   116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275篇
自然地理   1977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409篇
  2022年   471篇
  2021年   553篇
  2020年   404篇
  2019年   477篇
  2018年   338篇
  2017年   356篇
  2016年   384篇
  2015年   452篇
  2014年   891篇
  2013年   628篇
  2012年   785篇
  2011年   764篇
  2010年   747篇
  2009年   670篇
  2008年   758篇
  2007年   631篇
  2006年   608篇
  2005年   495篇
  2004年   475篇
  2003年   428篇
  2002年   405篇
  2001年   396篇
  2000年   353篇
  1999年   271篇
  1998年   251篇
  1997年   225篇
  1996年   242篇
  1995年   266篇
  1994年   162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75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朱伟  李玲  杨鹏  杨崇敬  艾洪键 《地球学报》2024,45(1):112-122
本文以山东省日照市蓝色经济区为研究区,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 选取场地稳定性、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条件, 地形排水条件、地质灾害及其他因素6个一级评价因子, 构造活动、场地土类型、建筑场地类别等13个二级评价因子, 利用专家-层次分析定权法进行区内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得到了相应工程建设评价分区图。评价结果表明, 日照市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总体较好, 大部分地区适宜进行高层建筑工程建设, 占84.50%;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条件优越, 全区多数地区属于城市地下空间建设适宜区, 适宜性差及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付疃河两岸附近和海岸附近、大型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一带区域及城区; 轨道交通建设适宜性良好, 小部分不适宜区主要集中在付疃河下游夹仓和小古镇一带及其沿海地区。评价结果可有效地服务于该地区规划布局、建设发展和工程选址,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2.
李焰  梁美丽 《北京测绘》2021,35(2):222-229
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城市空间的良性扩张。为了研究边界划定的方法,以我国某港口城市作为研究区域,在空间增长模拟的方向进行探索。研究中借助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元胞自动机边界工具,构建既符合生态资源环境要求又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的边界划定,同时,为了实现城市用地健康和动态管控举措,提出了建立健全土地用地管理机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3.
基于辽宁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几何特征和空间展布,对1980年以来辽宁地区ML≥2.0地震的累计频次和1900年以来Ms≥5.0地震的年发生率的空间分布及其与活动断裂构造背景关系进行研究,获得了基于地震学的辽宁省内主要断裂和构造区(带)的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的初步评估结果。辽宁地区主要断裂活动性较高的有海城河断裂、金州断裂九寨—盖州北段、朝阳—北票断裂等;辽宁地区未来3年发生Ms≥5.0地震危险性较高的断裂依次有海城河断裂、金州断裂、熊岳—庄河断裂、鸭绿江断裂及赤峰—开原断裂与柳河断裂交汇处等。在判定区域地震危险性和城市地震风险时,除了依据前兆异常的空间分布,还应充分考虑区内主要构造(断裂)的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4.
谭传凤 《地理研究》1990,9(3):57-67
本文建立了国土资源评价的指标系统,应用“三角形法”进行了综合评价,高度概括了区域国土资源的宏观特征。  相似文献   
175.
新疆第三次荒漠化监测中的问题及其建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回顾了新疆3次在荒漠化监测中所进行的荒漠化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也是新疆开展荒漠化监测的基础;介绍了以遥感与地理信息为主要技术的荒漠化监测评价的方法;阐述了新疆第三次荒漠化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目前新疆荒漠化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难操作性和遥感数据源选用的随机性,进而对上述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6.
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是一个城市环境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改进的密切值法是其中一种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通过对1991-2000年10年间广东省三大城市——广州、深圳和珠海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发现20世纪末,大气环境质量最好的是珠海市,最差的是广州市。与广东省平均水平相比、三大城市中。广州市污染程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空气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来看,自1997年开始,三大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趋于好转,为新世纪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7.
《地下水》2006,28(4):F0004-F0004
陕西省水工程勘察规划研究院始建于一九四九年。长期以来承担着全省地下水监测研究、地下水盗源调查评价、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钻井技术设备研究、科技推广等专业按术工作和机井工程建设监督、质量管理,钻井施工资质管理等行业技术管理工作。具有国家甲级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水文地质勘察、岩土工程资质.  相似文献   
178.
在地震预报工作中什么是我所特色?如何突出我所特色?阐明了个人见解。认为:特色问题是个重要问题。分析同样的资料,是否突出我所特色,关键在于从什么角度去分析,去研究。只有从分析与研究地震应力-应变场的角度,利用各家可利用的长处,用以描述、刻化和论证地震应力-应变场的变化,从中找出显著应力变化区,并逐一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估,给出地震应力-应变场的变化和地震预测图才是我所的特色。在此基础上,本人还对地震分析预报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谈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9.
湿地功能快速评价中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针对目前湿地功能快速评价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了产生这些不足的原因及湿地功能快速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分析表明:湿地功能快速评价方法是为了达到“湿地功能无净损失”目的,是在需要评价的湿地如此之多而从事湿地功能评价的专业人员又极其缺乏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它对于湿地恢复与重建以及湿地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的评价是非常有效的;在湿地功能快速评价过程中,把相对未受人类干扰的参照湿地的功能指数规定为1,这就使得快速评价方法不能对参照湿地的功能进行评价,而目前最需要评价其功能的湿地往往就是这些相对未受人类活动干扰的湿地;在相同水文地貌的湿地类型内评价湿地功能之间的差异,这使得快速评价方法不能评价湿地的水文地貌功能;由于快速评价的结果都是相对的功能指数,并不能说明湿地所提供的功能量是否满足人们的需求,因而在决策中不能单独使用;快速评价都是“一次调查就获得结果”,同时由于快速评价过程中指标选择的主观性、指标赋值的主观性、采样点空间设置的主观性以及采样时间的主观性,对于具有时空变化特征的湿地功能的评价结果的可重复性和科学性是很低的。为了使湿地功能评价的结果对管理和决策具有指导意义,基于湿地功能量计算的、定量的评价湿地功能的方法必须开发出来。针对不同的评价目的,湿地功能评价可采用双重参照标准:一是以自然为参照来评价湿地功能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以及湿地恢复与重建成功与否;二是以人类需要为标准来评价湿地提供的功能量是否满足了我们的期望,以便采取措施改进湿地功能来满足人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0.
采集和分析了五通桥区不同功能区和乡镇73个土壤样品,以了解山丘平原过渡区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和污染特征。结果表明,重金属的平均含量为Pb32.18mg/kg、Cd0.82mg/kg、Cu28.61mg/kg、Zn108.08mg/kg、Ni32.66mg/kg、Cr72.44mg/kg;与四川土壤背景值相比,Cu、Ni、Cr的含量与之持平,Pb增加了0.11倍,Zn增加了0.32倍,Cd的积累较为严重,比背景值增加了10倍。污染评价结果显示该过渡区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不同功能区的污染程度排序为工业区〉生活区〉农业区。Cd在六种元素的土壤污染分担率中占55.46%,是最主要的污染元素;土壤Cd含量与Pb和Zn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25和0.500),表明存在Pb—Cd和Zn—Cd的复合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