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苏丹白垩纪碎屑岩中的柱状节理与裂谷肩旋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在苏丹西部Mellit地区白垩系碎屑岩中发现一种罕见的柱状节理,经研究认为是沉积岩层受到中新世喷发的玄武岩溶岩流的烘烤而失水收缩形成的。可以合理地假定柱状节理在形成时是垂直于大地基准面的,根据柱状节理和沉积岩层的产状,笔者计算出Mellit地块的两期旋转事件:自晚白垩世初期到中新世初期该地块向338°方向倾斜了18°.而自中新世以来又向138°方向倾斜了18°、经过详细分析非洲大陆西部、北部、中部和东部中新生代裂谷带的构造演化史后发现:Mellit地块实际上位于南苏丹裂谷带的西北裂谷肩上,该地块自晚白垩世初期至中新世初期,向NW方向倾斜是南苏丹裂谷带干裂谷化阶段造成的裂谷肩块体的向外旋转;该地块自中新世以来向SE方向倾斜是南苏丹裂谷带在后裂谷热沉降阶段造成的裂谷肩块体的向内旋转。而南苏丹裂谷进入后裂谷热沉降阶段是与新生代东非裂谷带和红海的发育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2.
利用温度全局优化法探测堤坝多重集中渗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温探测堤坝工程中的多重集中渗漏通道位置是一种反问题,为取得全局最优解及突破现有方法的局限性,采用不同优化算法相互配合的温度全局最优化方法,以达到有效准确探测显著集中渗漏通道的位置。结合各算法优势及目标函数不连续性等特点,选用全局搜索(GS)、多初始点(MS)及遗传算法(GA)3种方法联合补充优化。首先利用GS搜索局部最优点; 然后结合目标函数不连续点及上述局部最优点,人工增加MS优化起始点进行多初始点优化; 最后依据上述局部解,利用GA混合算法优化,从而有效提高全局最优化的概率。根据堤坝工程集中渗漏通道低温补给的特点,对优化目标函数进行了具有特定物理意义的修正; 为减少每次迭代的优化参数,基于温度测试精度提出分步优化方法,根据温度或修正目标函数残差吸引盆特征确定某步优化的集中渗漏数量; 由修正残差与温度测量精度相对大小确定优化是否终止,对应修正残差最小的优化结果为集中渗漏通道位置的真实解。结合工程实例,计算了某水库左坝肩的多重集中渗漏通道位置,分步优化了两个主要的集中渗漏位置,直接法优化3个集中渗漏位置。文献及工程实践证明了该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为了堤坝等水利工程岩土体的集中渗漏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快速、准确的湿地地物分类是实现湿地精准监测的基础。为进一步研究湿地地物显著极化特征对分类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最优极化特征组合的SAR影像湿地分类方法。该方法利用箱型图等方式,在特征选择因子等准则下从多种极化分解方法选择最优极化特征进行组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分类。首先,为了简化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PolSAR)影像并降低其斑点噪声,对互易处理后的极化SAR影像进行多视化和精致Lee滤波。然后,进行6种极化分解,得到多种极化特征。再之,利用箱型图、Cloude-Pottier平面散点图和均值散点图详尽分析上述极化特征和双台河口湿地典型地物散射机制间的相关性,并据此在特征选择因子、特征判断因子、H/α平面等和均值标准差的准则下选择最优极化特征组合。最后,以上述最优极化特征组合为输入,设计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分类器,实现湿地的最优分类。本文以辽宁省盘锦市辽河入海口双台河口湿地为例,采用2016年7月的C波段Radarsat-2全极化数据验证最优极化特征组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① Cloude-Pottier分解的HAα、MCSM (Multiple-Component Scattering Model )分解的表面散射、Pauli分解的T33与Yamaguchi3分解的表面散射和二面角散射为最优极化特征;② 使用最优极化特征组合不仅可以减少极化特征冗余,还可以提高各湿地地物的生产者精度、分类总精度及Kappa系数,其中各湿地地物的生产者精度提高1%~5%,分类的总精度可达到94.25%,Kappa系数达到93.63%。  相似文献   
34.
通过对黑河水库左坝肩特殊的岩体组成及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以断层破碎带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实验研究并运用有限元等计算方法,对单薄山梁的渗透变形及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计算,为实际工程的决策与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瑶药膏联合瑶药罐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脑卒中后SH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瑶药膏合瑶药罐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水肿程度、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0%(38/40),对照组为80.00%(32/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FMA评分,水肿程度以及MBI评分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幅度更为明显,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瑶药膏联合瑶药罐治疗脑卒中后SHS疗效颇佳,可明显缓解疼痛,减轻水肿,改善肢体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6.
小湾水电站坝肩不良地质体及工程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湾水电站为大(Ⅰ)型一等工程,其大坝类型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双曲拱坝由于传力特性,其对坝肩岩体的抗滑、抗剪要求较高,小湾水电站坝肩不良地质体较为发育,因此不良地质体边界的确定及力学参数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在工程的实际处理中,针对坝肩不良地南体设计了洞塞置换和抗剪洞,坝肩洞塞的增设增加了坝肩的稳定,提高了坝肩的安全丰裕度。  相似文献   
37.
为了论证和评价金沙江拟建某水电站高拱坝坝肩岩体的变形稳定性,应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坝肩岩体在天然状态和荷载后的应力、变形和破坏的发展特征模拟研究,分析了坝肩岩体在正常工程荷载下的变形特征及超载状态下变形破坏特征,结果表明坝肩岩体在正常工程荷载下处于稳定状态,得到了坝肩岩体在超载条件下的变形破坏机制,并评价了坝肩岩体的整体稳定安全度和超载能力.  相似文献   
38.
华北东北部的面波相速度层析成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华北临时地震台阵197个宽频带台站2006年12月~2007年6月记录的面波资料,用双台法测定了435条路径上周期8~75 s的基阶瑞利波相速度频散曲线.通过Ditmar & Yanovskaya 方法反演得到33个周期分辨率为30~50 km的相速度分布图像.分析研究了4个具有代表性周期的相速度分布图像,这些图像揭示了华北东北部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横向非均匀性质.10 s周期的相速度分布图像清晰地勾绘出了华北东北部盆地与山区及其内部次级构造单元的边界,平原与山区的相速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华北东北部6级以上的强震大都分布在16 s周期高相速度与低相速度急剧变化的过渡带上,规模较大的断裂也大部分位于过渡带的边界附近;在研究区域中部,26 s周期的相速度出现一个明显的呈北东向展布的相速度梯度带,该梯度带与重力梯度带位置相近,说明该重力梯度带两侧的地壳速度结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9.
虽然台湾西部的造山运动逐渐减弱,但台湾海峡的确还发生大、小地震。主要由于后勤原因,以前的研究基本没触及该地区。然而该地区的整体地壳构造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它可能提供造山运动之前原始台湾的线索。通过将使用台站对从环境地震噪声提取的时域经验格林函数(TDEGF)与传统面波双台法(TS)相结合,我们能构建出5~120s之间的瑞雷波相速度频散曲线。使用台湾和海峡两岸的台湾宽频带地震台阵(BATS)的台站,我们能够获得该地区不同地方的平均一维Vs结构。如预期所料,结果显示在地壳上部15km内有显著的剪切波速度差异。总的来说,中国大陆沿海地区上地壳和台湾岛西南海域上地壳分别出现最高Vs和最低Vs,它们相差约0.6~1.1km/s。对于海峡的不同地方,海峡中部上地壳Vs结构比北部和南部低约0.1~0.2km/s。台湾海峡地下的上地幔Vs结构(莫霍面-150km)比AK135模型低约0.1~0.3km/s。整体地壳厚度约为30km,比台湾岛下的地壳厚度更薄且变化更小。使用水深超过1000m海域中的短周期频散数据反演地震波速度结构除大陆架外还应将水层考虑进去。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关节围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 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关节围刺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肢水肿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简化Fugl-Meyer功能量表上肢部分(U-FMA)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70.00%(2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上肢水肿评分、U-FMA评分、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关节围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缓解疼痛、恢复关节活动度,并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