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4篇
  免费   1518篇
  国内免费   740篇
测绘学   644篇
大气科学   574篇
地球物理   2137篇
地质学   1688篇
海洋学   372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63篇
自然地理   106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地震数据很难识别薄砂体的问题,对比分析了采用地震资料提频处理、分频处理、储层高分辨率敏感参数反演等不同手段得到的储层预测结果,筛选出高分辨率储层敏感参数反演作为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储层主要预测手段。通过探讨砂泥岩对声波时差的响应,以及对比分析自然电位、自然伽马以及补偿中子孔隙度与声波时差的关系,确定自然电位与声波时差的相关性最好,由此选取自然电位作为最佳电性敏感参数参与高分辨率敏感参数反演预测。从井点、剖面、平面等方面检验和评价高分辨率储层预测成果,结果表明其反演预测效果较好,符合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的储层预测要求,实现了对石炭系主力砂体空间展布的解释与描述,建立了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储层模型。  相似文献   
992.
利用位错理论模型将遗传算法运用于断层三维滑动参数反演问题的求解,采用川西地区2004—2007年GPS观测数据对龙门山断裂带主要断层的三维滑动速率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反演结果在量值上整体较小,与地质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走滑分量︱U1︱〈3.2 mm/a,倾滑分量︱U2︱〈1.54 mm/a,张开分量︱U3︱〈2.5mm/a,低滑动速率反映断层的闭锁及应力的积累及大地震发生的危险性;局部分量较地质结果偏大,反映实测GPS数据反演结果体现的是断层实时活动状态;遗传算法的全局收敛、不依赖初值等优点使结果更加稳定,而张开分量显示局部不规律性,表现出各子断层空间活动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993.
大岗山坝区岩体现场剪切蠕变试验及参数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剪切蠕变试验是了解岩体剪切蠕变特性的最重要手段。针对大岗山水电站坝区"硬、脆、碎"辉绿岩脉进行了现场剪切蠕变试验,分析了岩体的剪切蠕变变形规律和剪切蠕变速率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剪应力较小时坝区岩体剪切蠕变仅呈现出减速蠕变和稳态蠕变2个阶段;当剪应力接近屈服强度时,坝区岩体剪切蠕变速率由渐变增长转为突变增长,岩体在短时间内即发生破坏,呈现出加速蠕变特性。恒定正应力下辉绿岩体的稳态流变速率与剪应力之间可用指数关系来表征。根据剪切蠕变试验曲线,进行了岩体剪切蠕变模型辨识。辨识表明,西原模型可以较好反映坝区辉绿岩脉的剪切蠕变特性。通过优化反演获得坝区岩体的剪切蠕变参数,为坝基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4.
贾善坡  陈卫忠  于洪丹  李香玲 《岩土力学》2011,32(10):3163-3170
进一步分析了第Ⅰ部分[1]提出的泥岩渗流-应力耦合蠕变损伤模型。在连续损伤力学理论和比奥(Biot)理论的基础上,导出了考虑渗流-应力-损伤耦合的蠕变损伤有限元格式,建立了弹性预测、塑性修正、损伤修正-渗透系数修正的数值分析框架,编制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根据监测的衬砌长期变形数据,采用优化反分析法获得了蠕变损伤模型中的待定参数,并应用于比利时核废料库施工过程中泥岩巷道围岩渗流-应力耦合过程、损伤演化以及长期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泥岩开挖后渗透性明显增大,约为原岩的120倍,蠕变效应导致泥岩裂隙和渗透性自愈合,约3.5年后渗透性基本恢复到原岩的数量级,围岩中部的蠕变明显大于顶部和底部。研究成果对软岩隧洞长期稳定性的预测与预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深部矿产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临汾磁铁矿资源调查中,应用大地电磁测深法,结合已知钻孔标定、控矿环境分析以及反演断面电性等值线特征和目标层位的错动,圈定了1 400 m深度磁铁矿体的顶、底板界面和控矿断裂构造的位置。验证结果表明推断的顶、底板深度与实际深度误差分别为3.8%和0.5%,是频域电磁法在深部矿产资源勘查中应用于直接找矿比较成功的实例。表明探测深度大、对高导层(体)反映敏感的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深部及隐伏矿勘查中也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6.
论述了地下温度和电阻率之间的关系,在较小范围工区内(考虑测井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反演电阻率预测地热田深部温度,探讨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事实证明,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数据进行反演得到的电阻率分布,不仅能够探测地层埋深和断裂构造的空间分布情况,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推断热储构造的温度.  相似文献   
997.
叶益信 《地质与勘探》2011,47(4):649-653
EH-4电磁成像系统是目前国内外较为先进的电磁法勘探仪器,它具有勘探深度大、成果反应直观、轻便高效等优点。本文首先介绍了该方法的工作原理,然后以抚州地热区的勘查为例,说明它在热储构造勘查中的应用。本文通过高频大地电磁测深(EH4)在抚州地热区的应用,结合快速松弛反演(RRI)技术,揭露了该地区的深部地电剖面特征,反演结...  相似文献   
998.
重磁3D物性反演技术在金属矿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璎 《地质与勘探》2011,47(3):448-455
反演问题是地球物理资料处理解释的主要环节.反演就是依据已获得异常特征,结合地质和其他资料,求解地下源体的空间位置、形状及物性特征参数.随着对地质体全方位精细结构研究要求的提高,重磁等反演技术已发展到3D反演阶段.重磁反演主要有两种方法,即形态反演(建立场源模型形态单元)和物性反演(构建物性模型单元).在物性模型构建中...  相似文献   
999.
郭忠明  王宁练 《冰川冻土》2011,33(3):539-545
介绍了雪粒径遥感反演的研究历史,阐述了球形或非球形假设下基于雪在可见光波段高反射,在红外区雪面反射率显著下降且对雪粒径变化敏感原理的遥感反演基础,其中包括诸如温度、波长、颗粒形状等,并总结了目前研究中所应用的模型和算法,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此外,为了得到反演粒径的准确性,讨论了诸如温度、波长、颗粒形状等因素对粒径反演...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大炮初至的近地表层析反演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研究了射线追踪、层析反演方法原理以及层析反演数值求解算法,提出了利用大炮初至直接建立初始地震模型,由小折射和微测井进行约束的层析反演近地表速度模型的处理流程,提出了基于多次回溯的高精度快速射线追踪算法和层析反演数值求解算法。采用双重网格技术提高正演模拟计算精度和层析反演的成像质量,另外,充分考虑多种质量控制方案,确保最终的反演速度模型精确。设计了10种不同地表地质条件的理论模型,进行模型试算,并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理论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反演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