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1篇
  免费   444篇
  国内免费   1225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09篇
地质学   3516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84篇
自然地理   9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3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安徽沿江煤田的煤变质因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沿江煤田的煤变质程度与远离长江的宣泾煤田的变质程度差异较大,前者绝大部分为高变质的无烟煤,而后者则为烟煤。这种现象明显地受长江剪切地带的控制,是一多种因素的叠加结果。  相似文献   
992.
小秦岭(陕西段)变质杂岩核构造与金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华北古地台南缘的小秦岭地区呈现为一典型的变质杂岩核构造。其主要构造要素:变质杂岩核(古台隆区),平缓韧性滑脱带(古台隆与古台坳过渡带)和多型拆离构造(古台隆区)较为完整可辨。其发展演化可能经历了地槽期、地台期和地洼期,在地洼期成型。该构造体系控制了区内糜棱岩型、石英脉型和破碎蚀变岩型(糜棱岩亚型和石英岩亚型)金矿的时空分布。提供了一类在没有深层矿源直接导入的条件下金矿形成作用的典型区域成矿实例。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反映1987年以来国内外变质地质学研究的新进展:(1)变质P-T-t轨迹与区域岩石学研究;(2)变质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3)高压、超高压变质。变质p-T-t轨迹按地壳拉张区、地壳增厚区、俯冲带和麻粒岩相变质地区等不同构造环境予以论列;变质流体岩石的相互关系是按区域变质、接触变质和麻粒岩相变质地区等三个类型对比描述。高压、超高压变质研究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也提出了许多问题。本文主要介绍柯石英榴辉岩岩石学和榴辉岩相岩石学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94.
递增变质作用若干问题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递增变质作用以沿造山带中区域热动力异常中心发育递增变质带和热为特征,变质作作用时间上的演经与其在空间上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在时间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所反映的变质作用热动力时空演化过程和机制以及变质作用的根本原因等,是变质地质学的基本问题,递增变质作用在时间上的演化与其空间上的变化是有机统一地过程。建立变质作用时空框架,客观地揭示变质作用时空溶化规律造山过程,是递增变质作用研究的必  相似文献   
995.
非平衡结构代表的变质反应性质和多种矿物地质温压计的研究表明,北京太古宙密云杂岩西段第二期区域变质作用的退变质P-T轨迹具等压冷却特点。Sm-Nd同位素定年显示,区内广泛发育的石榴石冠状体形成于(1717±34)Ma。初步分析认为,P-T-t轨迹的地球动力学成因可与吕梁运动期间华北地台裂谷作用和同构造壳下岩浆增生的演化背景相联系。  相似文献   
996.
陕甘川交界区碧口群的变质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魏春景 《地质学报》1994,68(3):241-254
碧口群由一套中晚元古代的变质双峰式火山岩及复理石型深积岩组成,其变质作用分为蓝片岩相和绿片岩相。据其野外分布及白云母b0值的变化可分成A、B、C三个变质带。蓝片岩相以钠质闪石+绿帘石共生为特征,在A带的大面积绿片岩中呈条带或残片状分布。对区内的角闪石、绿泥石、绿帘石及白云母等矿物及其间的交代关系研究表明蓝片岩和绿片岩并非同一物理化学条件下的产物。蓝片岩相的温度为300-400℃,压力为0.5-0.  相似文献   
997.
在分析造成华北地区南部晚古生代煤变质分带性的地质因素基础上,阐述了煤变质成因与区域构造格局演化的密切联系;从古地热异常形成机制出发,着重讨论了地下水热液对煤变质作用的影响,建立了煤的地下水效液变质作用地质模式;用古地热-煤变质系统的概念,根据热源、载热体和通道、聚热体3个要素的配置,分析了煤变质成因。  相似文献   
998.
大同-集宁地区太古代变质杂岩由葛胡窑灰色片麻岩系和丰镇群孔兹岩系两部分组成。根据普遍的构造交切关系及构造样式的有规律性变化,将大同-集宁地区太古代变质杂岩划分成4个构造变形序列,D-1变形仅仅在灰色片麻岩系中有发育,D_(2-4)变形在两套岩系中均有发育,其中D_(2-3)变形是区域性控制构造。同时对葛胡窑灰色片麻岩系和丰镇群孔兹岩系中褶皱的产状类型,褶皱的几何形态以及线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比。两套岩系之间,在上述各方面的特征存在着系统的差异。反映了两套岩系具有不同的构造物理环境和变形演化历史。进一步证实了两套岩系之间存在着不整合接触关系。  相似文献   
999.
试论彭山地区变质核杂岩构造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000.
一个晚元古代的洋内岛弧地体──东秦岭丹凤群变质火山岩的地球化学证据韩松,贾秀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张宗清,孙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710069)关键词丹凤群、变质火山岩、玄武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