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2篇
  免费   407篇
  国内免费   1197篇
测绘学   27篇
地球物理   109篇
地质学   3473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85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129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3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91.
变质岩石学研究定量化是近来变质地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变质作用PTt轨迹研究就是这方面的突出例子。所有这些定量研究都涉及到平衡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方法。我们按照平衡热力学逻辑发展纲要,结合变质岩石学的研究现状,建立了变质岩石学中平衡热力学框架。在这一理论框架中不仅对一些重要基本概念和方法作了介绍,更侧重阐述了不均匀体系中独立组分变量和独立体系变量的特点和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变量在变质岩定量研究至关重要部分。在此基础上,简单介绍了近来发展的热力学数据库、平均温度压力计算、成因格子建立和环带矿物推算PT轨迹的基本思路和所涉及的方法,这对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变质作用的 P-T-t 轨迹研究是当今变质地质学的前沿课题,它使变质岩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P-T-t 轨迹从动态的观点出发,表达一个造山带范围内区域变质作用温度和压力随时间而变化的全过程。它不仅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岩石形成的 P-T-t 演化及其成因,而且它与构造背景的结合将会更好地解释构造环境的 t-s(space)演化(P-T-t-s)。建立 P-T-t 轨迹的基本手段之一是利用地质温度压力计,而后者的基础又是变质矿物及其矿物组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3.
辽西变质杂岩特征和变质作用的PTt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西早太古宙变质杂岩是由85%~90%长英质片麻岩(主要是英云闪长岩—花岗间长岩—花岗岩组合(简称TTG)的深成花岗杂岩)和10%~15%上壳岩(包括层状火山—沉积岩、脉岩及基性超基性侵入岩等)组成.斜长角闪岩和基性麻粒岩可与世界变质拉斑玄武岩对比.TTG岩石可能由中酸性岩浆与围岩熔融而成.麻粒岩相是中压区域高温变质作用的产物,变质作用的演化为退变质、近等压冷却(IBC)反时针型的PTt轨迹.  相似文献   
994.
Ridl.  J 李才 《世界地质》1993,12(4):8-15
造山带中能引起岩石块体相对垂直运动数公里或更多的任一阶段的变形,在变质历史中应有一个可识别的印记。P—T-t轨迹上所见的结果,是依据在造山带地层中所确定的岩石块体运动是相对上升还是下降而定。可以预测上升断块在其运动开始不久之后会冷却,但P—T-t轨迹的结果与增厚和剥蚀旋回结果没有明显不同。下降断块将在运动之后重新加热。较早期变质历史的证据有可能被叠覆。可以认为造山带内相对垂直运动阶段的辨认,最好通过变形—变质作用结构关系及P—T-y轨迹联合研究进行。阿尔卑斯Lukmanier Pass地区表明了结构样式预示的:这里,一定变形阶段时间上紧接变质作用高峰后,相对于Helvetic推覆体,该地区向北上升。  相似文献   
995.
美国内华达山脉(Sierra Nevada)西部变质带是古生代以来的活动大陆边缘和显生宙大陆增生的典范,通过对其变质变形史的研究及其与秦岭造山带的对比,认为其对中国造山带的研究,尤其是对大陆增生、增厚及演化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6.
东海变质岩区广泛分布多种类型的长英质片麻岩,构成片麻岩杂岩区。这一套长英质片麻岩,前人曾认为是变质的火山岩、火山-沉积岩经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混合岩,并根据岩石类型、混合岩化作用程度以及所含表壳岩包体的多少,按沉积地层学原理划分了地层单位,建立了群、组、段。近年来,有关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无论是在太古宙花岗—绿岩地体,还是麻粒岩一片麻岩地体中,花岗岩类侵入体均占主导地位。我  相似文献   
997.
庐山前震旦纪变质基底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项新葵  许建华 《江西地质》1993,7(2):103-114
  相似文献   
998.
豫西峡河岩群层序及变形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瑞保  张延安 《河南地质》1993,11(2):104-111
  相似文献   
999.
中国成煤大地构造演化与煤变质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成煤大地构造演化中,不同的地区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地槽期,地槽和地台期,槽、台及地洼期),构成了单层、双层和三层大地构造层,同时形成了地槽、地台和地洼三种成因类型的煤田,各煤田在不同变质作用的影响下形成了不同变质程度的煤类。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