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59篇
  免费   8234篇
  国内免费   3404篇
测绘学   1250篇
大气科学   481篇
地球物理   29436篇
地质学   12834篇
海洋学   1919篇
天文学   106篇
综合类   1885篇
自然地理   886篇
  2024年   220篇
  2023年   932篇
  2022年   998篇
  2021年   1417篇
  2020年   1031篇
  2019年   1258篇
  2018年   838篇
  2017年   855篇
  2016年   770篇
  2015年   1125篇
  2014年   1798篇
  2013年   1525篇
  2012年   1883篇
  2011年   1764篇
  2010年   1689篇
  2009年   1898篇
  2008年   1871篇
  2007年   1496篇
  2006年   1565篇
  2005年   1495篇
  2004年   1467篇
  2003年   1468篇
  2002年   1645篇
  2001年   1552篇
  2000年   1425篇
  1999年   1385篇
  1998年   1322篇
  1997年   1397篇
  1996年   1457篇
  1995年   1477篇
  1994年   1355篇
  1993年   1335篇
  1992年   1357篇
  1991年   1151篇
  1990年   1056篇
  1989年   742篇
  1988年   128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45篇
  1979年   46篇
  1977年   20篇
  1976年   19篇
  1974年   21篇
  1954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采用PCR技术对2种亚洲龙鱼的mtDNAD_Loop全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序列结构分析和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2种亚洲龙鱼的mtDNAD_Loop在靠近5’端有3个终止相关序列TAS(Ⅰ、Ⅱ、Ⅲ),靠近D_Loop的3’端有4个保守区域CSB1、CSB2、CSB3、CSB-D。在终止相关序列和保守区域之间是连续重复区域。经DNASP4.0软件分析,全序列中检测出多态位点数(S)为26,其中有17个转换,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13,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17.333。  相似文献   
32.
依据岩性组合、古生物特征及地震事件层研究,对胶辽鲁西徐淮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可作如下多重划分对比:鲁西黑山官组、二青山组分别与辽东的钓鱼台组,南芬组相当,胶东豹山口组可与南芬组对比,它们同属青白口系。辽东南关岭组下部、鲁西石旺庄组下部、苏皖北部贾园组、淮南九里桥组皆为一套砂灰岩组合,都发育第一期地震事件层,并开始含有后生动物化石,为等时地层单位,与其以上各前寒武岩石地层单位同属灯影峡阶,鲁西的佟家庄组、浮来山组可分别与辽东桥头组、长岭子组、胶东辅子夼组、南庄组、苏皖北部兰陵组一城山组、淮南伍山组一四十里长山组对比,归属《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新划分的陡山陀阶。  相似文献   
33.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零偏VSP资料解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六级三分量检波器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中实施了零偏VSP测量.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地震波速度主要介于4500~7000m/s之间,显著高于一般的沉积岩地区,而且随深度变化不明显.声波测井速度系统地稍低于VSP层速度,可能是由于井壁处岩石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而造成的.地震波速度与岩石密度和岩性存在明确的对应关系,榴辉岩的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均显著高于片麻岩类岩石;由榴辉岩退变生成的斜长角闪岩类岩石,其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均呈现出较大的变化,主要与其退变质程度有关;超基性岩中的裂隙系统导致其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大幅度下降.由于榴辉岩与其他岩石类型之间存在较大的波阻抗差异,因此用零偏VSP资料标定该区地震波的地质层位是有效的.关于地震波反射的原因,通过综合研究地震波(包括反射纵波、上行转换横波、井筒波)的特征、岩石速度和密度分布以及井径变化,认为主要是岩性分界面、韧性剪切带和断裂(带),但还有一些因素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4.
天灾研究中的当代物理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当代物理学中的量子化方法,将日-地空间量子化。借天体分层结构特征,对地震震级公式及天体引潮力激起的孤波储能触发地震的原理作了探索性讨论。  相似文献   
35.
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在柴达木陆块北缘首次发现古元古代变质镁铁—超镁铁质岩,获得成岩年龄为1952±15Ma,其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岩浆来源于亏损地幔,反映出该地区克拉通在古元古代(19亿年)发生了一次强烈的裂解(洋)事件,对于研究柴达木盆地北缘元古代结晶基底地质构造演化及进一步探讨柴达木盆地的起源及构造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地质线索。  相似文献   
36.
37.
鲶鱼、鸽子、虎皮鹦鹉等动物行为活动的定量观测结果表明,1989年唐山震区发生的四个Ms≥4.0 级强余震前1-2天和几天内,动物的习性活动值呈现明显增高,其活动性重心发生改变,昼夜活动节律紊乱。这有可能为临震预报提供一定的信息。  相似文献   
38.
39.
40.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山西省境内多年来发现的全新世古地震的基本特征,并将其分为七大类和若干种。文章对每种古地震遗迹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