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9篇
  免费   758篇
  国内免费   1067篇
测绘学   129篇
大气科学   550篇
地球物理   397篇
地质学   3169篇
海洋学   371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264篇
自然地理   40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21.
从测年方法和石笋年代学的研究入手,分别论述了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继而揭示了其特有的代用指标,如微层结构、稳定碳氧同位素以及微量元素等所蕴含的古气候与古生态环境信息.并进一步指出各代用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22.
袁林旺  刘泽纯  陈晔 《冰川冻土》2004,26(3):298-304
采用柴达木盆地达参1井自然伽玛(GR)曲线,建立了2 85MaBP以来的轨道调谐时标.对GR曲线、深海记录和黄土记录与太阳辐射曲线时频域的多维谱分析及奇异谱分析结果表明:达参1井GR曲线相对于太阳辐射的滞后时间短于深海及黄土记录3~4ka,GR曲线记录的岁差周期成分更为显著,且与太阳辐射在岁差周期上显示了更强的相关性.表明盆地古气候演化受到太阳辐射岁差周期强烈影响,具有低纬陆地记录的特征,而与深海记录和黄土记录受轨道倾斜周期和全球冰量变化的重要影响有别.  相似文献   
923.
新疆哈密黄山—镜儿泉镍铜成矿系统的地质构造背景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新疆哈密黄山—镜儿泉镍铜成矿系统的地质构造背景处于塔里木板块与准噶尔板块接合部位、塔里木板块东北边缘 ,与镍铜矿化有关的基性、超基性岩分布于混杂堆积之中 ,混杂堆积中的梧桐窝子群基性火山岩主要属洋壳型岛弧火山岩 ,部分属洋壳火山岩 ,吐—哈陆块是准噶尔洋上的陆块 ,黄山—镜儿泉基性—超基性岩并非是它裂开的产物。  相似文献   
924.
内蒙哲斯腕足动物群混生类型及古气候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广虎  任雅静 《世界地质》2000,19(2):112-116
根据早二叠世中国腕足动物地理分区和哲斯组腕足动物群中各属在世界的分布,筛选出一些典型冷暖属.据其地层产出特点确定了这个动物群的混生类型,并进一步讨论了哲斯期的古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925.
计算震磁背景场的数学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如何计算地磁场 (或地磁剩余场 )及其长期变化的趋势变化 ,是提取震磁异常的关键。文章简要介绍了计算震磁背景场的数学方法 :多项式方法、球冠谐和分析方法、矩谐分析方法和曲面样条函数方法  相似文献   
926.
华北地区早更新世生物-气候事件--以哺乳动物化石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华北地区几个早析世洞穴地点哺乳动物群的生态环境、气候变迁和动物迁移。龙牙洞、第18地点、贾家山以及东洞动物群都是喜冷型动物群,反映的气候干冷或干凉,植被为稀树草原、森林-草原或干冷草原。在气候方面,它们可与黄土层堆积时气候对比。第12地点显示炎热湿润气候,东洋界动物向北迁移,森林茂密,是我国北方一次重要的温暖事件,相当黄土剖面中的古土壤层(S24-S25)的气候。第9地点和西洞动物群批示气候  相似文献   
927.
西天山喀拉达拉基性岩体及其构造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云孝  李向东  张冀 《新疆地质》2000,18(3):258-263
在中国西天山伊什基里克山一带,发育有一系列橄榄辉长岩、橄长岩、辉长岩、辉绿岩床和岩墙群,同位素年龄为277~297Ma。其中哈拉达拉层状橄榄辉绿长岩-辉绿辉长岩体(又称大桥岩体)规模最大,约25.5km^2。根据近年来的实地研究,认为该岩体形成于伊犁盆地石炭一二叠纪裂谷带发育的构造背景之下,既有大量碱性玄武岩和火山碎屑岩,又有一定数量的基性一超基性杂岩和层状辉长侵入体,经历了稳定-亚稳定-稳定的演  相似文献   
928.
新疆白垩纪古地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早白垩世古地理 侏罗纪晚期的燕山早期地壳运动使新疆古地理景观发生了部分变化喀喇昆仑区晚侏罗世新特提斯海水向南退出,使其一度隆起为陆;塔里木区被乔喀塔格分隔为塔北-塔东和塔西南两个内陆盆地的范围较晚侏罗世明显扩大北疆区和东昆仑区的盆地则较晚侏罗世普遍缩小。这个时期,古阿尔泰山、古天山和昆仑山等仍然保持中高山或低山丘陵,有大量碎屑物质被河流带入盆地附图31。1.1 剥蚀区特征 早白垩世的剥蚀区大致可分为:中高山区、低山丘陵区和低地平原区1。 古昆仑山西段为中高山区,构成山系主体,地势南缓北陡,…  相似文献   
929.
新疆古近纪和新近纪古地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得林 《新疆地质》2000,18(4):352-356
新疆古近纪古地理特征是地势较平坦,沉积类型属稳定型,除塔里木西部和喀喇昆仑地区有海侵外,大部分地区为陆相河流-湖泊沉积。新近纪山体强烈隆升,三山两盆的地貌格局与现代相近,沉积物除塔里木盆地西南局部地区早中新世有过短暂海侵外,其余均为陆相沉积。由于构造活动性较大,山间和山前有过渡型沉积。新疆古近系和新近系的划分和对比见表1。 根据各地区的沉积特征、生物群及构造位置,大致可分为如下沉积大区:①北天山-准噶尔区;②南天山-塔里木区;③阿尔金和昆仑区。1 古近纪古地理1.1 北天山-准噶尔区 有证据的古新统仅见…  相似文献   
930.
1999年福建多台风活动的气候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500hPa、北太平洋海温及1900~1998年福建台风资料为素材,初步分析了1999年福建多台风活动的气候背景和大气、海洋的若干影响因素,进行了预测分析,所得结果可供气候预测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