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6篇
  免费   1388篇
  国内免费   1614篇
测绘学   75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777篇
地质学   5721篇
海洋学   731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243篇
自然地理   731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282篇
  1999年   265篇
  1998年   246篇
  1997年   282篇
  1996年   260篇
  1995年   221篇
  1994年   208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48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51年   3篇
  1946年   3篇
  1942年   4篇
  194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滇池历史地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初步研究了地质时代滇池的形成,人类历史时期滇池及周围的环境演变发展的过程,特别是生产活动,文物古迹的分布和气候,动植物的变迁,提出保护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处理好了,是可以和谐共进的。  相似文献   
992.
河南登封白坪铝土矿的古地貌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趋势面分析法恢复登封白坪G层铝土矿沉积时的古地形;用相关分析法研究了古地形对含铝岩系厚度、植物分布、钛率以及矿体分布、矿石质量、矿石结构的控制作用,提出了古隆起控矿的观点。在成矿机理与找矿方法方面也提出了新看法。   相似文献   
993.
广东二叠纪地层分布广泛,尤以粤北、粤东、粤西北发育最好,也是广东的主要含煤地层。二叠纪动物群繁盛,大量的动物化石大多采自泥岩和灰岩,计有138属421种,主要包括(?)、腕足、双壳类、头足类和牙形刺等。根据动物的生态特征、分布状况以及沉积环境,广东二叠纪古生物地理区可分成连阳区和粤北-粤东-粤中区,同时依照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区有12个动物群。这些动物群总属于浅海相和海陆交互相的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94.
西藏是介于古代南北大陆板块之间的过渡地带,自石炭纪以来,依次经历了前特提斯洋→古特提斯洋→特提斯洋的兴衰变迁过程:金沙江、怒江、雅鲁藏布三条缝合线分别是不同地史时期南北大陆坂块的分界线。本文总结了西藏板块构造的基本特征,论述了板块构造对西藏成煤条件的控制作用,认为西藏板块构造的特殊演化经历,是造成西藏各成煤期含煤性普遍不好的主要根源。指出昌都板片成煤条件相对较好,是西藏的主要找煤远景区。  相似文献   
995.
华南古岩溶铀矿床的矿物学特征为:表生矿物发育,原生成矿矿物少见;矿化脉体几乎没有;矿石中铀主要呈吸附状态,其次呈显微和超显微沥青铀矿存在。与古岩溶有关铀矿床则出现典型低中温热液矿物组合,矿化脉体期次分明,矿石中铀基本呈可见状沥青矿存在,沥青铀矿具有热液成因标型。鉴于该类矿床成矿前主岩溶为冷水成因,而热液成矿流体是与岩溶无关的体系,故属古岩溶热液叠造成矿   相似文献   
996.
李彬 《中国岩溶》1997,16(4):313-318
中国南方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岩溶面积广阔,岩溶发育以地表峰林、峰丛、封闭洼地、地下大型洞穴和丰富的地表、地下次生化学沉积为特征;挪威北部现地处极地地带,岩溶发育以地下大型洞穴、岩溶大泉为主要特点,并有较丰富的地表微形态,但无宏观岩溶地貌,地表、地下次生化学沉积物也很少和很小。因此,对比两地现代环境下的岩溶发育特征,可为利用岩溶记录来重建古环境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表明,岩溶记录,尤其石笋的古环境信息解译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气候、生态、水文等因素,并利用多种替代指标,以克服单一替代指标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97.
陈方  贺辉扬 《中国沙漠》1997,17(4):355-361
在海岸带,沙粒粒径和水分含量是决定沙粒起动风速的最主要因素。闽江口南岸海滩沙的平均粒径为2.0Φ,水分含量多在0.3%~1.0%之间。运用Johnson的经验公式,可计算出海滩沙的起动风速为6~7m/s。这一结果与实际观测值十分吻合。由于海岸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同等条件下海岸带沙粒的起动风速明显大于内陆沙漠沙,而风沙流的输沙率明显小于内陆沙漠沙。海岸带是风速剧变带,在引用陆地气象台站的风速记录分析海岸风况和研究风沙运动规律时,必须对风速进行订正。  相似文献   
998.
半荒漠风沙区土地沙漠化生物整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德祥  魏玉梅 《中国沙漠》1997,17(2):194-198
试验证明,土地沙漠化生物整治技术能在半荒漠风沙区取得显著的作用和效果。在柠条、毛条、花棒、杨柴、沙木蓼等灌木树种的适生立地上营造防风固沙林,林后3~4年,灌木就可郁闭成林,流动沙丘完全被控制变为固定沙丘;林下植被结构得以改善,优良品种增多,如能合理开发其饲料等用途,还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9.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if article.graphicalAbstractinfoCn && article.graphicalAbstractinfoCn != ""}}{{@ article.graphicalAbstractinfoCn}}{{/if}}  相似文献   
1000.
太湖14000年以来古环境演变的湖泊记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东西太湖短柱岩芯的沉积物的物理、化学、生物指标的综合分析,讨论了该区距今14ka来的古气候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4.3-13.3kaBP,太湖水位低,环境指标甚至表现为暴露特征,反映了气候干旱:13.3-12.4kaBP,为偏暖湿的过渡阶段;该孔柱270-280cm (11.5kaBP左右)各类指标均明显反映冷干特征,可能是YoungerDrays事件的记录,与我国东部其它地区有可比性;约10.9-10kaBP,这一时期是整个研究时段内一个较显著的温暖期。表现为还原沉积环境和水位相对较深;约10-7.2kaBP为冷暖交替的过渡带;7.2-5.737kaBP为暖湿气候;5.05kaBP多项分析指标发生突变,反映物源发生显著变化,可能存在沉积间断;表层沉积物则呈现现代环境的特征,西太湖藻类生长茂盛,偏氧化的沉积环境。目前湖泊生产力较高,富营养化程度高,表现为藻型湖泊特征;东太湖有机质来源以东太湖中生长较为茂盛的维管水生植物为主,目前湖泊生产力较低,富营养化程度低,表现为典型的草型湖泊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