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48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344篇
海洋学   10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中国大中型油气田主力烃源岩的分布在时代、盆地类型、岩性及沉积环境方面都具有多样性,主要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3.
塔里木古生代海相大油气田形成条件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举了塔里木盆地1984年以来油气勘探的一些重大进展,描述了塔里木原型盆地的特征以及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末期三次构造运动对盆地产生的形变改造作用,对塔里木盆地的构造变形区、构造变形层作了划分,并从形成大油气田的基本地质条件出发,阐述了塔里木盆地古生代海相地层具有多套烃源层和多种成油组合,并对大型古隆起、斜坡、区域性不整合面和断裂在塔里木油气勘探中的指向意义作了较深入的分析,认为它们是寻找大油气田的有利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74.
中国油气田古岩溶与油气储层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前,在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等的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及震旦系等多套地层中均已发现不少典型的古岩溶油气田。这些油气田古岩溶储层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垂向分带明显,地表残积岩溶带、垂直渗流—水平潜流岩溶带等发育齐全。(2)储集空间主要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半充填或未充填残余溶蚀孔洞缝组成。优质储层类型以裂缝—溶蚀孔洞型储层为主,此类储层为各大油气田高产稳产的最重要储层和主力产气层。(3)储层受古岩溶地貌和断层裂缝的控制明显。古岩溶斜坡、古岩溶高地边缘及断层裂缝发育区,古岩溶发育强烈,是溶蚀孔洞层和储层发育的有利地区。(4)埋藏有机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为有敏孔隙,它的发育与烃类的形成、演化和运聚相匹配。(5)古风化壳岩溶作用和埋藏有机溶蚀怍用的多期次叠加和改造,是古岩溶储层及油气藏形成的最佳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75.
苏北古潜山类型与油气藏形成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北地区古潜山油气藏勘探无重大发现的原因,主要是构造变动大、断裂发育、今构造不一定是古构造、圈闭落实程度低,储盖层条件具不确定性、对油气藏配套史认识不足等。尤其是古生界与新生界烃源岩之间夹了一套巨厚的中生界,从而形成了与任丘古潜山油气藏不同的特殊的苏北古潜山构造格局,为了避开这套地层,苏北地区古潜山的勘探方向,应以寻找新生界盆地箕状凹陷陡断裂带一侧的断块山为主:在断阶带的高台阶部位,古生界与新生界以断层方式直接接触,既有油源条件又有良好封盖效果,可形成较好的古潜山油气藏模式,主要有利地区有真武—许庄地区、荻垛地区、陈堡地区、杨村断裂带、龙岗次凹等。另外,至今仍为构造高的晚白垩世浦口期沉积地貌隆起或晚白垩世赤山期末构造隆起的古构造风化带,也会有较好的构造形成与油气运移的配套关系,并应处于晚燕山期“二次生烃”有利运移指向区,如盐城地区。  相似文献   
176.
济阳坳陷义和庄古潜山溶蚀、裂缝发育带灰色—遗传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裂缝识别测井、声波测井、深浅双侧向测井求取溶蚀和裂缝带发育参数-裂缝张开度、裂缝孔隙度、裂缝渗透率、地层系数、残余岩溶强度指数和裂缝发育指数,并结合岩芯观察和录井资料,给出控制特征参数,建立潜山灰岩储层单井溶蚀、裂缝带模式图。在此基础上,应用灰色-遗传过程识别系统对义和庄潜山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溶蚀和裂缝带识别,预测储层发育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177.
解启求  周中毅 《地球科学》2002,27(6):767-769
通过热解动力学模拟实验,对塔里木盆地塔参1井奥陶系干酪根的热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以此基础上利用KINETICS软件求取干酪根镜质体反射率(R0)的生成动力学参数,并结合塔参1井的沉积埋藏史,计算塔参1井寒武-奥陶系的古地温,这对于研究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高过成熟烃源岩的古地温是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8.
李毓芳  吴金跃等 《地质论评》2002,48(3):272,323-272323
1 新疆石油局根据地矿局叶城玉力群浅钻中轻质原油信息3年头口探井发现柯克亚高产油气田 椐《新疆通志》第九卷地质矿产志的大事记载,1974年12月,地质局二大队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皮山—叶城普查自然硫,在玉力群构造上浅孔中采到油砂样品,经石油局分析确定为轻质原油。1975年3月28日石油局致函地质局,赞扬二大队对玉力群液态原油的发现,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年4月燃化部石油勘探开发组致函地质局,感谢提供玉力群普查钻孔的含油显示资料,为玉力群构造和叶城凹陷开展油气普查勘探提供了重要线索。据王秋明(1992)回忆,1975年石油局地质调查配合电测深,查明了该构造深部有隆起,1976年2月勘定柯参1号井,5月开钻至1977年5月17日钻至3783.1m新第三系中新统地层,地下高压岩石颗粒间饱和凝析油滴,在短时间内,突然释放发生特大油气井喷,井底高压油气流呼啸冲向天空,其声震耳欲聋,大地为之颤抖,原油跌落地面,防护不严,引起  相似文献   
179.
模糊数学在优选油田开发方案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油气田开发方案中各评价指标既互相依赖,又互相矛盾,难以进行全面评价的特点。使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计算模型,通过模糊综合评判,选择了油气田开发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80.
塔里木盆地北缘已发现11个大中型气田(藏),均以白垩系为最主要的产层,其它天然气储量占该区探明储量60%以上。其中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和巴西盖组为主要产层。对巴什基奇克组和巴西盖组岩石物性资料统计分析并对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其储层物性主要受控于沉积相、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其中沉积相是最主要的控制因素。根据对该区白垩系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和各气田物性统计分析,将该区储层划分为Ⅰ、Ⅱ、Ⅲ3类,其中Ⅰ类和Ⅱ类储层区是油气田(藏)发育区,也是进一步勘探的首选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