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5篇
  免费   2079篇
  国内免费   2489篇
测绘学   109篇
大气科学   771篇
地球物理   975篇
地质学   8419篇
海洋学   1014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443篇
自然地理   690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386篇
  2021年   411篇
  2020年   351篇
  2019年   365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361篇
  2014年   482篇
  2013年   386篇
  2012年   490篇
  2011年   499篇
  2010年   386篇
  2009年   440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373篇
  2004年   372篇
  2003年   379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412篇
  2000年   387篇
  1999年   359篇
  1998年   353篇
  1997年   391篇
  1996年   332篇
  1995年   304篇
  1994年   252篇
  1993年   227篇
  1992年   229篇
  1991年   190篇
  1990年   193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51年   4篇
  1946年   4篇
  1944年   3篇
  194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Salemi(西西里西部)附近的米辛尼亚期沉积岩中,我们对一种新型的以米为单位的复合补丁礁进行了描述.其建造由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组成:(1)陡倾穹隆状微生物岩丘夹凝块叠层石和结壳状生物;(2)覆盖在微生物岩五上的珊瑚一微生物建造,其中珊瑚群体为微生物岩石所覆盖(这些微生物岩石与各种各样的结壳生物有关).微生物岩丘的增生作用是葡萄状集合体的发育、畚箕藻骨骼、结完状有孔虫、苔鲜动物、龙介虫和已胶结双壳类的堆积结果.正如地中海中其它类似的米辛尼亚期生物建造,不同部分复合微生物岩丘建造的增生过程似乎是均一的…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在油田勘探与开发中 ,充分认识古冲沟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本文利用东营北部凸起带的地质、钻井、航磁和地震等资料 ,对古冲沟在地震剖面上的特征和古冲沟储层预测方法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5.
不同厚度冰层下的冰下火山喷发产物:两个来自南极的实例J.L.Smellie等本文着重介绍南极半岛两个保存最好的冰下层序(亚历山大岛的芒特皮纳佛和格雷厄姆地北部的布朗布拉夫).通过对岩相和岩相组合的分析确定喷发时和喷发后作用过程,以及原始冰层的最小厚度...  相似文献   
106.
近1300年来古胶州港位置的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依据有关方志、文史资料,着重考证了近1300年来古胶州港位置的变迁,研究发现,古胶州港的位置自唐代至清末近1300年间,沿胶州湾西、北岸大致经历了7次变更,特别自明代开始,港口位置变迁尤为频繁,作者初步分析认为这与历史时期胶州湾内西、北岸的不断淤涨和胶莱南河、大沽河口的冲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7.
分析了砂岩型铀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尝试从成矿系统演化论的角度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即,以系统观为指导,以物质迁移的动力学为主线,从区域地质背景演化,特别是构造动力演化、岩相古地理等方面入手,恢复矿前期、成矿期、矿后期的区域古地形格局。运用融入了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的古水文地质分析方法,重建区域演化进程中各地质时期的古流场。着重从区域尺度上研究矿质的源-迁移-汇(成矿)-保存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8.
黄土高原西部白草塬剖面L1 和S1 记录的古地磁场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详细介绍了黄土高原西部白草塬剖面L1和S1的高精度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结果,讨论了白草塬剖面记录古地磁场的特征,从古地磁学角度探讨白草塬剖面黄土沉积的连续性.白草塬剖面黄土沉积物中,磁铁矿和磁赤铁矿是主要的亚铁磁性矿物,粗粒的碎屑磁铁矿是其天然剩磁和特征剩磁的主要载体.白草塬剖面L1和S1没有记录任何地磁漂移.其中,L1没有记录Mono Lake或Laschamp地磁漂移的原因可归结于黄土沉积物堆积过程的不连续性和/或粗颗粒载磁矿物的重磁化,但前者是主要原因,而堆积过程的不连续性是导致S1没有记录Blake地磁漂移的主要原因.因此,白草塬剖面的L1和S1分别存在约2000年和 4000~6000年的沉积不连续.  相似文献   
109.
对南海西部越南岸外上升流区17954-2站浮游有孔虫属种组合变化、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AMS14C测年的分析以及浮游有孔虫表层海水温度、温跃层转换函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MIS3期,南海西部表层海水温度大体呈现暖-冷-暖的变化趋势;温跃层深度由浅到深阶段性变化;短时间尺度上温度与温跃层发生幅度较大的快速变化。暖事件(IS)对应于浮游有孔虫暖水种、混合层属种含量的增加,冷水种、温跃层属种含量的减少以及冬夏SST的升高;冷事件则与之相反。表层海水生产力亦大致呈现3个阶段(61~51ka,51~42ka和42~32ka)的变化,在千年尺度的快速气候事件中,暖事件对应浮游有孔虫生产力属种含量降低,冷事件对应升高。此外,在MIS3内部分暖事件(IS6和IS11~13)表现出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温跃层深度变浅和表层海水生产力升高的状况,表明该区此时上升流的存在,其形成原因推测是由于东亚夏季风加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0.
多年平均表层水温超过28℃的"西太平洋暖池",是全球海平面高度的加热中心和大气三大环流的辐散中心。为评价西太平洋暖池中心区域海洋生物泵的演化特征、规律与机制,本文以位于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Ontong Java海台的WP7柱状样为材料,通过提取浮游有孔虫δ13C组成、底栖有孔虫群落和钙质超微化石下透光带属种Florisphaera profunda相对百分含量变化等指标,反演该区250kaB.P.以来的古生产力的演化历史。研究结果表明,250kaB.P.以来西太平洋暖池中心区的古生产力演化与地球轨道变化控制的冰期-间冰期旋回以及岁差控制的太阳辐照率密切相关。在冰期-间冰期尺度上,西太平洋暖池中心区距今250ka以来的生产力变化间冰期明显低于冰期,而且在间冰期阶段生产力相对稳定,冰期波动幅度较大。在冰期或间冰期背景下显著的岁差周期是该区古生产力演化的又一重要特征。而且在岁差波段生物生产力的变化可能领先极地冰体积变化2~4ka左右。热带东西太平洋的古生产力演化在冰期-间冰期变化和岁差尺度上存在ENSO式的变动机制,而且二者互相调谐,产生了似30ka和19ka周期,并出现了"半30ka周期"和半岁差周期。此外,WP7孔Neogloboqudrina dutertrei的δ13C显示在MIS 1/2,MIS 3/4和MIS 5e/6的冰期向间冰期的过渡期的冰消期阶段存在变轻事件,可能与数千年尺度的大洋环流演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