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130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414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46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常聚友 《地下水》1996,18(2):71-73
应用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把在沙漠电探找水中电性差异小而无法采用量板解释的电测深曲线进行分析对比,定量地确定出最佳井位,满足了需水量要求。  相似文献   
72.
渤海古沙漠沉积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世界沙漠的分布特点和沙漠的发育条件,作者认为晚更新世末期渤海气候干冷,雨量稀少,西北风强盛,松散沉积物丰富,具备发育沙漠的条件.文章从以下方面证明渤海古沙漠的存在:(1)渤海约有四分之一区域为残留砂沉积;(2)在全新世盖层下的更新世砂质沉积具有高倾角的前积纹层;(3)渤海东南缘陆地和岛屿有古渤海沙漠衍生黄土分布.综合分析认为末次冰期时,渤海中部和辽东湾古沙漠发育程度好,渤海湾次之,莱州湾未发育沙漠.  相似文献   
73.
青藏高原的隆起,沙漠和黄土的形成,人类的起源与演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青藏高原大幅度的隆起,地质历史由第三纪进入第四纪。西域组(或玉门组)底的不整合面应代表我国第四系的下限,约3.00Ma B.P.。随青藏高原的抬升,气候日趋干燥,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黄土是由北部戈壁、沙漠中细粒物质被风吹至南部,后经季雨冲洗堆积在盆地中形成的。青藏高原上不存在第四纪大冰盖。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与青藏高原隆起关系密切,西瓦古猿在向北迁移中灭绝,其旁枝在高原东部形成真正的人属,然后再向北、东迁移,最终演化为智人。  相似文献   
74.
75.
世界自然地理图显示,除寒漠外全球大沙漠大部分位于热带。科学文献划分出极端干旱沙漠、半干旱沙漠和边缘沙漠带,但这些带之间的界线并非固定不变,并且常常受不同的观察者的主观和经验所影响。例如,相对于撒哈拉大沙漠区的居民来说,北美沙漠的许多地方似乎有很丰茂的植被。可见人们对于沙漠的理解有多大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76.
作者南北向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水文地质科学考察,沿线采集了33组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水样。通过分析与研究表明沙漠腹地地下水矿化度大多为4g/l ̄6g/l,其地下水的主体是在地质历史过程中由南部河流补给而形成的,沙漠腹地大气降水仅在利于地表水汇集的垄间洼地且地下水埋深较浅的地区,对地下水才具有一定意义的补给作用,由此而形成的地下水体漂浮在地下水的表层,对沙漠地区油田供水没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7.
沙漠化逆转过程的耗散理论应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崔旺诚 《干旱区地理》2003,26(2):150-153
用耗散结构理论探讨了沙漠化逆转过程的时间序列和空间结构,论述了沙漠化逆转过程中的“涨落”现象、耗散结构的形成及非平衡相变的发生。指出属于开放系统的沙漠化逆转过程表现为时间序列的有序和空间结构的无序,是多重耗散结构下的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并在特定的条件下具有自我调控的组织能力。熵增代表着沙漠化过程,负熵增代表着沙漠化逆转过程。这对研究沙漠化过程的平衡稳定有序与非平衡稳定有序的关系,恶化与逆转、单因素与综合、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并认为耗散结构理论的思想有助于建立一门有关“过程”的沙漠生态学,以丰富沙漠化研究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8.
对内蒙古春季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沙尘暴与大风、气温、降水、冷空气活动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沙尘暴空间分布不均匀,在自西向东减少的同时,有4个中心;绝大多数测站自70年代中后期以来明显减少,只是近年来略有增加;大风与沙尘暴统计关系密切,但个例分析则不然,少数测站沙尘暴比大风更容易发生;降水抑制沙尘暴发生;近期增温有利于沙尘暴的发生;冷空气与沙尘暴的关系各地情况不一.  相似文献   
79.
本文以二维薄板弹性挠曲模型为基础,对模型进行简化和参数优化选取,并在VC++6.0环境下采用Windows视窗设计,实现了前陆盆地挠曲沉降的正演模拟系统.应用这一系统模拟分析了库车古近纪-新近纪前陆盆地的挠曲沉降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库车古近纪-新近纪前陆盆地的沉降曲线总体呈上凸型,具有典型前陆盆地沉降的特点,根据沉降速率变化可以把整个沉降过程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对应盆地的四个构造层序发育阶段,每一阶段呈不同的沉降特征,相邻两阶段之间存在一盆地回弹隆升、逆冲构造活动终止期,盆地遭受广泛剥蚀形成两个构造层序之间的不整合界面.正演模拟通过将沉降过程时间离散,精细设定不同时间段的构造负载,能够精细恢复前陆盆地的沉降过程和演化.  相似文献   
80.
The field relations, mineralogy, and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including REE analyses of whole-rock samples and minerals) of granites and their associated molybdenite uranium mineralized aplites in Southeastern Desert, Egypt, have been studied. The granites are leucocratic and mostly peraluminous in nature with muscovite increasing at the expense of biotite. The chemical and minera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anitic rocks indicate that their melts originated from the LILE-enriched mantle wedge by partial melting and are contaminated by crustal melts, followed by thermogravitational processes. Leucogranites with higher Na2O/K2O ratios from Um Dargag and Um Maiat crystallized under H2O-saturated equilibrium conditions in which the exsolved vapor continuously migrated away. The REE patterns of the granites studied are characterized by LREE enrichments and negative Eu anomalies. In comparison, the potassic aplites and the more sodic leucogranites are depleted in LREE, enriched in HREE and show more remarkable negative Eu anomalies. Allanite and monazit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REE carriers in the granites. These minerals are strongly enriched in LREE, whereas fluorite and xenotime, which are more abundant in the aplites, are enriched in HREE. The average Lu/Ce ratio represents the fractionation trend with respect to HREE. It is 0.71 for radioactive fluorite, and it increases to 1.22 for non-radioactive fluorite. The high REE contents of molybdenite represent re-deposition of the mobilized Mo and REE. Due to the strong control of accessory minerals, the REEs are of limited use in petrogenetic modelling of highly evolved granitic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