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近2000年古里雅冰芯气候变化的子波分析   总被引:8,自引:10,他引:8  
杨保  施雅风 《地理科学》2001,6(6):488-492
运用子波分析方法探讨了δ^18O和积累量记录多尺度振荡特征,发现在年代际尺度上近百年来的升温仅是近2000年来的一次正常波动;在百年尺度上的升温是过去1700年来最强烈的一次,小冰期的三次冷期在该时间尺度上表现最明显,而中世纪暖期没有明显的反映。在温度和降水的组合中,无论在年代际尺度,还是在百年尺度和千年尺度上,暖湿、暖干、冷湿和冷干等四种类型的温湿组合气候都出现了。但是,在百年尺度上,以公元800’s为界,气候出现了转型,在此之前为暖干、冷湿,此后呈现暖湿、冷干的气候特征,伴随着气候状态转折的是200左右的周期发生了根本变化,之前该周期不明显,此后该周期的功率很强,达到了95%的信度标准。  相似文献   
32.
杨梅学  姚檀栋 《冰川冻土》2004,26(3):289-293
利用古里雅冰芯近2 000 a来的温度代用资料, 用奇异谱分析方法对气候变化的趋势及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指出近2 000 a来气候一直在变暖, 这是气候的自然变暖过程. 同时分析结果显示, 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增暖十分明显. 正是因为气候的自然变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叠加, 才使得20世纪成为过去2 000 a来最温暖的100 a.  相似文献   
33.
采用正交小波分解研究了近2 ka来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记录的气温和冰川积累量演变多尺度特征,得到了与构成序列中主要气候事件对应的尺度分量。用130 a尺度以上分量几乎可以重建冰芯记录中的主要冷暖或干湿气候事件。平均而言,温度和冰川积累量配置在大多数时间尺度上都呈正相关,即暖湿/冷干配置,但在130 a尺度上是负相关,即冷湿/暖干配置。20世纪以来的快速增暖增湿发生在260 a尺度上。线性增暖趋势和千年尺度分量都是暖湿/冷干配置并占有较大的方差,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百年尺度上的温湿配置。二者的结合直接导致千年尺度上温湿配置在8世纪出现由冷湿/暖干向暖湿/冷干气候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34.
考虑冰雪发射率受污染物、地形及冰雪中溶解水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冰川的表面温度存在较大差异。以青藏高原西昆仑山古里雅冰川为研究对象,基于MIE散射理论及DISORT算法,借助散射相函数计算二次散射光的方向分布,实现了DISORT辐射传递求解,并建立ASTER影像第10-14波段发射率估算经验公式。结果表明:ASTER影像的冰雪发射率估算值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冰雪发射率实测均值相差不超过0.0058,水汽含量(云)距地面高度为0km状况下,ASTER第10-14波段发射率均值分别为0.9792、0.9799、0.9819、0.9920、0.9781,且ASTER影像发射率温度分离算法的冰雪估计误差约0.5℃。冰川表面温度与高程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5.
The sedimentary sequences since 33 ka B.P. to 10 ka B.P. have been established in the Re'nacuo-Lake, Gaize area of north Tibet, through a study of a lacustrine section. The climate since 33 ka B.P. to 10 ka B.P. may be divided into two cycle include 5 dry phases and 5 moist phases from reconstructing the paleoclimate through a study of sporopollen analysis. It mainly reflects the general regularity of global climatic change through contrasting with the pale environment in northern hemisphere. Our pollen record reveals a regional climate history similar to those from the neighboring sites, including the GISP2, the Guliya ice core and core RM in Zoige, and thus supports the notion that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cts as an important link between climatic events in the North Atlantic realm and the Asian monsoon domain. The response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o the global climatic change is relatively sensi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