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0篇
  免费   1647篇
  国内免费   2003篇
测绘学   198篇
大气科学   1669篇
地球物理   805篇
地质学   5949篇
海洋学   736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323篇
自然地理   714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308篇
  2021年   292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41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336篇
  2002年   390篇
  2001年   358篇
  2000年   330篇
  1999年   290篇
  1998年   302篇
  1997年   331篇
  1996年   308篇
  1995年   254篇
  1994年   260篇
  1993年   187篇
  1992年   191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165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51年   3篇
  1946年   3篇
  1942年   4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造礁珊瑚骨骼中保存着丰富的古气候古环境信息。文中概述了90年代以来中国科技人员研究南海珊瑚礁和珊瑚礁、发展高精度珊瑚年代学,建立后报海面温度(SST)计,重建SST序列、由珊瑚礁推算古海平面变化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2.
以南沙海区NS90-103柱样为例,利用各种古生产力指标物,如有机碳含量,有孔虫壳和有孔虫碳同位素,重建了200000a以来古生产力变化,并对结果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33.
青岛市50年来的旱涝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Z指数旱涝指标,对青岛市50年来的旱涝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Z指数旱涝指标能较好的反映青岛市的50年来的旱涝演变情况;青岛市的旱涝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和群发性的特征。同时通过功率谱分析。我们发现青岛市的旱涝存在着淮3年,准6年和准36年的显著周期。  相似文献   
34.
深沪弯古森林遗迹和牡蛎礁的^14C年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明亮  许志峰 《台湾海峡》1991,10(1):101-102
  相似文献   
35.
地中海东部的早中生代俯冲——土耳其西北部三叠纪榴辉岩提供的证据AralOkay等晚古生代古地理再造表明现今地中海东部地区是一辽阔的海域。虽然有地质证据证明这一地区存在过这个古生代海洋——古特提斯海,但是对于这个古特提斯俯冲史的资料是缺乏的。因此,我们...  相似文献   
36.
黄茅海晚第四纪孢粉组合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雷作淇  郑卓 《热带海洋》1990,9(4):24-28
  相似文献   
37.
本文通过古生物地层法和^10Be法测年。确定了多金属结核三个生长世代的年龄。并联系当时发生的重要古海洋事件,探讨了大洋多金属结核的生长历史.  相似文献   
38.
本文分析了当地前期气象要素——温度的演变特点与汛期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回归方程,并由此作出降水量的长期预报,从预报误差和试报结果看,效果是好的。  相似文献   
39.
再论萨拉乌苏组的地层划分及其沉淀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萨拉乌苏组的沉积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按照岩性将其划分为17层,结合本文及前人的测年结果将萨拉乌苏组定为中更新世一全新世的沉积,因此,提出“萨拉乌苏组与晚更新世的马兰黄土为同期异相或异期异相”的看法是值是商榷的,此外,本方萨拉乌苏组中末次间期以来的沉积作了重点研究,建立了这一时间段的气候曲线,并通过与典型的风成沉积及深海氧同位素阶段的对比,讨论了最的事一个气候旋回中这一地区的环境演变历史。  相似文献   
40.
华南三水盆地白垩纪—早第三纪古纬度漂移与南海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依据三水盆地古地磁数据所反映的华南地块的古纬度漂移讨论南海的演化模式。结果认为,华南在南海的形成演化中居主导地位,南海基本上是晚白垩世至中新世期间通过华南的南漂及其后的北向回漂过程中,华南大陆南部的拉张、断裂、解体并自东向西扩展的方式形成的,而南海中散布的微大陆碎块则是在华南回漂时被滞留下来的。演化过程中,其周缘菲律宾岛弧自南向北漂,直到上新世后才构成南海的东界;印支地块则仅起转换边界作用;加里曼丹则基本土没有明显的漂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