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14篇
  免费   3766篇
  国内免费   3674篇
测绘学   274篇
大气科学   90篇
地球物理   2049篇
地质学   16673篇
海洋学   1482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866篇
自然地理   686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389篇
  2022年   549篇
  2021年   588篇
  2020年   483篇
  2019年   560篇
  2018年   424篇
  2017年   441篇
  2016年   457篇
  2015年   550篇
  2014年   921篇
  2013年   670篇
  2012年   856篇
  2011年   839篇
  2010年   703篇
  2009年   759篇
  2008年   774篇
  2007年   683篇
  2006年   607篇
  2005年   670篇
  2004年   643篇
  2003年   611篇
  2002年   710篇
  2001年   724篇
  2000年   734篇
  1999年   762篇
  1998年   661篇
  1997年   674篇
  1996年   709篇
  1995年   615篇
  1994年   650篇
  1993年   509篇
  1992年   529篇
  1991年   480篇
  1990年   413篇
  1989年   328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8篇
  1948年   7篇
  1945年   6篇
  1943年   10篇
  194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贵卅南部泥盆系中下部发育着一套石英砂岩——蟒山石英砂岩(乐森(王寻),1929)。以往用传统地层学理论强行将其与时间地层单位统一,造成划分对比上的混乱。本文用多重地层划分的概念,对蟒山石英砂岩的穿时性作了讨论,并用古地质图等分析了穿时机制。重新确定了岩石地层单位—蟒山石英砂岩的定义。  相似文献   
992.
豫西太原组、山西组中潮道沉积的类型和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豫西太原组中的潮道为陆表海滨岸潮道类型,其特点为:向上变细的层序,冲刷切割下伏的灰岩层,具大型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和双向交错层理,潮道曲流砂坝发育。山西组下段的潮道为障壁后潮道,位于障壁砂坝后的潮坪区;潮道砂岩泥质杂基较高,正粒序,砂体自海向陆分叉尖灭;潮坪、潮道等亚环境组合影响了其上发育的煤层的厚度变化。山西组上段的潮道为下三角洲平原潮道类型,多位于分流河口,砂岩为正粒序,双(单)粘土层和潮汐周期层序发育。  相似文献   
993.
朱明善 《沉积学报》1988,6(3):78-88
本文据东海五口探井的559个碎屑矿物样资料,用主要重矿物的含量及其组合特征编绘了含量变化图,试图进行分层比较。位于西湖凹陷的平湖一井和玉泉1井重矿组合特征可比性较好;龙井2井三潭组以下与上两井缺少可比特点;灵峰1井除东海群外,其余地层与上列3井相比,差异是大的。  相似文献   
994.
金红石中铁的存在形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对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成因类型矿床及人工合成的金红石的20个样品进行了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金红石样品中都含有钛铁矿的嵌晶,金红石和嵌晶钛铁矿晶粒中多含有含钛赤铁矿(Titano-hematite)的出溶相。金红石晶粒中的含钛赤铁矿于600℃消失;而钛铁矿中的含钛赤铁矿于800℃消失,且整个晶粉转变成亚铁假板钛矿(Ferro-pseudobrookite)。总结出金红石中铁的三种存在形式:类质同象置换钛的Fe~(3+)、固溶体出溶相含钛赤钛铁矿中的Fe~(3+)及钛铁矿中所含的Fe~(2+)。  相似文献   
995.
本文用矿石显微镜及单晶X射线分析方法,研究了攀枝花—西昌地区铁钛氧化物矿物的显微结构共生组合特点、各出溶相间的关系和分布方位以及不同岩石和矿石显微结构共生组合上的差异。业已查明它们受岩浆旋回和岩石类型所控制。本文指出了磁铁矿-钛铁晶石固溶体显微出溶结构可能是拐点分解经调制结构后的终期产物。  相似文献   
996.
在实测地表大地热流、岩石放射性元素含量以及生热率的基础上,作者计算了攀西古裂谷地区的深部热流值(q_r)及地壳上部放射性元素富集层厚度(D),即分别为38.4mw/m~2和15.7km。与世界上其它地区相比,本区具有较高的深部热流值和较大的D值。笔者进一步阐明,较大的D值是攀西古裂谷地区地壳分异程度差在地热上的反映,而较高的q_r值表明本区来自地壳深处上地幔的热量比较大,这与攀西古裂谷地区的整个地质发展历史相一致。  相似文献   
997.
东秦岭寒武纪构造古地理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出寒武纪以商丹断裂带为界,东秦岭地区北部属中朝板块南部陆缘区,为主动大陆边缘,以双列岛弧为特征;中部和南部属杨子板块北部陆缘区,由两隆(大陆区北缘和中秦岭微板块)—凹(南秦岭盆地)组成,为被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一、问题的提出自从新奥法施工问世以来,给破碎巷道掘进带来了全新的观念和施工原则,传统的木材支护方法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生产实际需要。近几年来,地矿部门进行了锚喷支护的试验和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地质勘探巷道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进行锚喷支护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主要因为在软弱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