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257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10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大庙岭铅锌矿位于马海复背斜倾伏端,宛田-马堤断裂带东侧,东邻燕山晚期铅厂花岗岩小岩株。矿体受NEE-NE向的断裂构造控制,呈不规则脉状、透镜状产于下古生界寒武系边溪组和奥陶系白洞组中,为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的低温热液铅锌矿床。赋矿岩石为灰岩、白云质灰岩、泥砂岩、粉砂岩。铅锌矿矿石构造以脉状、角砾状为主,部分为块状、浸染状,硅化、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与铅锌矿化关系密切。结合地质、物化探资料,笔者认为I号矿体和II号矿体的含矿断裂破碎带向深部有较大延深趋势,矿区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2.
本文通过研究与总结前人成果基础上.对桂北江南古陆南缘拗褶带中铅锌矿进行成矿预测。文中侧重探讨了该带的成矿环境、典型矿床特征、控矿因素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地、物、化成矿信息.总结提出了7 条成矿预测标志:采用特征分析法对该带中的19个成矿单元进行资源定性预测评价,认为其铅锌矿资源潜力较大,有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3.
双尖子山银铅锌矿位于大兴安岭中南段,是近年来该区域新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银多金属矿,属热液型矿床并经历了多次矿化叠加。磁异常与金属矿有较强的相关性,磁性结构能够较好地反映控矿构造。本研究在各类先验信息约束下,对双尖子山铅锌矿区约1200 km2的高精度磁法数据进行了定性分析,并通过三维物性反演计算,得到了该区域地下5 km内的三维磁性结构,初步揭示了深部构造特征。获得的认识如下:(1)研究区高磁性岩体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北部,呈北东—南西向条带状展布。(2)基于磁性结构,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主要构造单元和6个次级构造单元;(3)研究区总体断裂构造呈北东—南西走向,南部断裂构造转为北西—南东走向;(4)研究区中部和东南部有较大范围的隐伏岩浆岩,且以中酸性岩浆岩为主。  相似文献   
104.
大新铅锌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赤峰市翁牛特旗政府所在地乌丹镇南西。该区域是内蒙古赤峰地区著名的硐子—荷尔勿苏—梧桐花铅锌多金属矿床集中区,区内岩浆活动频繁,褶皱、断裂发育,具有良好的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文章详细论述了翁牛特旗大新铅锌矿床地质特征,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受构造裂隙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铅锌矿,并总结了找矿标志,为下一步勘探和采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5.
文章以三江成矿带之金沙江成矿带中铅锌矿点(化)为研究对象,按铅锌矿化集中区划分原则,将该流域中铅锌矿划分为永善—盐津、彝良—镇雄、宁南—巧家、普格—会理与会泽—东川五个矿化集中区,并按赋矿(含矿)地层、矿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回归分析方法,使用找矿标志及控矿因素的综合信息量值与已知资源量,分别对五个矿化集中区建立一元非线性回归方程,拟合矿化集中区资源量,完成对铅锌矿化集中区资源量的定量估算,其估算结果表明金沙江流域中仍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6.
107.
《四川地质学报》2022,(3):414-417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是我国超大型铅锌矿床,矿床的形成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依据矿床地球化学特征、铅同位素特征等,以成矿溶液的形成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在结合矿区构造特征,对矿液的运移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了早、中、晚三期矿液运移特征。  相似文献   
108.
以广西大厂镇鲁塘铅锌矿尾砂为研究对象,通过淋滤实验研究了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尾砂中Cu、Cd、Zn、Pb和As等元素的活化和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经高浓度氧化、高浓度还原条件处理的尾矿表现为pH<7的酸性环境,经低浓度氧化环境条件处理的尾砂呈现pH>7的弱酸性至弱碱性环境;尾砂中Cu、Cd元素活化迁移受pH值的影响明显,即高浓度还原和高浓度氧化条件可以促进Cu和Cd元素的迁移,酸性条件对Cu和Cd元素的迁移起到促进作用;Zn与Cd元素存在竞争吸附关系,但二者仍有明显差别;Pb和As元素受到还原条件的影响,能有效促进Pb和As元素的释放迁移。在淋滤实验前期,铅锌矿的表面阻力较小,由于环境酸碱性的改变,初始尾砂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位能发生变化,重金属元素初期迁移能力得到加强;淋滤后期,矿物颗粒表面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促使颗粒表面的阻力增加,重金属元素的溶出量减少,迁移能力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09.
研究目的】川滇黔地区铅锌矿成因具有多样性,特别是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关系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从前人关注较少的二叠系碳酸盐岩中的铅锌矿入手,研究成矿物质来源。【研究方法】以云南寻甸县太平子铅锌矿为研究对象,运用S、Pb、C、H、O同位素实验数据及流体包裹体测温等方法,对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流体特征进行探讨。【研究结果】矿石铅同位素组成比较均一,分布集中,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8.543~18.584、15.646~15.694、38.799~38.958,属于正常普通铅,具壳源特征,主要来源于基底岩石,水岩反应可能使赋矿围岩贡献少量的成矿物质。矿石硫化物δ34S变化范围为-13.6‰~-7.3‰,方铅矿的δ34S高于闪锌矿,硫同位素分馏并未达到平衡,生物成因硫酸盐还原作用(BSR)是还原硫的主要来源。热液方解石δ13CV-PDB范围为3.8‰~4.7‰,δ18OV-SMOW范围为12.0‰~16.7‰,相较于滇东北其他重要的铅锌矿床,具有明显的低δD、高δ18Ofluid特点,成矿流体中的水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和有机水的混合,具有中—高温、低盐度特征。【结论】太平子铅锌矿在成矿物质、流体、成矿温度等均与区域上其他典型铅锌矿有较明显差别,具有典型的岩浆-热液成因特点。  相似文献   
110.
刘兵 《探矿工程》2022,49(4):87-92
四川尔呷地吉铅锌矿区位于南北向甘洛-小江断裂(本区内称为马拉哈断裂)北段与马拉哈背斜的复合部位。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岩层破碎、裂隙发育,存在钻孔坍塌、漏失、缩径、掉块等钻探难题。为避免井内复杂事故、缩减钻井周期、降低作业风险,在该矿区开展了钻探技术研究工作。以ZK4522、ZK4737、ZK7545钻孔施工问题为例,重点剖析了钻孔事故频发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总结了适合该矿区钻探施工的钻孔结构设计,并对不同地层使用冲洗液配方进行了阐述,对水泥浆护壁工艺、套管护壁工艺采取了技术管控措施,在该矿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一套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钻探施工方案,为该矿区以后的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措施和经验,同时对其他类似钻探施工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