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324篇
海洋学   114篇
综合类   216篇
自然地理   3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31.
高波 《地下水》2004,26(3):187-189
本文分析了临汾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水资源现状,提出了水资源配置、建设节水型社会、调整产业结构、加强采矿排水管理、污水资源化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32.
基于遥感信息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媛  邢立新 《世界地质》2004,23(2):175-178
遥感信息是对自然界的反映,它具有宏观、动态、准确、快速的优点,可以及时提供动态数据。基于遥感信息,对吉林西部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进行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不损失或很少损失原有的信息,将原来个数较多而且彼此相关的变量转换为新的个数较少而且彼此独立或不相关的新变量。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指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吉林西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3.
关中盆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研究--以渭南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关中盆地东部的渭南市为例,概述了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认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重复利用率低;行政区块限制,水资源调配不够;不合理开采地下水,出现负环境效应;地下水人工调控力度不够,不能有效的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地下水资源的研究、规划和管理滞后等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六项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包括节水对策、开源对策、改水对策、调水对策、增补对策以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4.
35.
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优化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彬 《福建地理》2004,19(4):43-46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从现存和未来发展需要考虑,提出增强公众保护意识、启动“节流-治污-开源”系统性治水战略、人工调整水资源时空分布、引入市场机制适当开展水贸易、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等对策,用科学方法来优化配置我国水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利用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36.
祁连山区天然草原退化原因分析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天然草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技术创新,人类无节制的赢利活动加剧了草原退化,导致了西部生态环境的恶化。论文以祁连山区的肃南县为例,通过对天然草原退化现状的调查研究,剖析了祁连山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突出问题和草原退化的深层原因,提出了天然草原永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7.
衣华鹏  张鹏宴 《福建地理》2005,20(3):23-27,32
庙岛群岛旅游资源丰富。本文运用特尔斐法(Delphi)及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庙岛群岛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估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10个条件适宜的岛屿进行评估。进而提出优化庙岛群岛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实现可持续利用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8.
兰州大学(盘旋路校区)2003年生态足迹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人均消费产品的数量是计算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关键和基础的一步。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运用自下而上法收集资料,计算小尺度生态足迹。兰州大学(盘旋路校区)2003年的生态足迹计算结果为:人均生态足迹0.892hm^2,男、女生的人均生态足迹分别为0.976hm^2和0.788hm^2。这些数据与全国或者西部的人均生态足迹相比明显偏低,但总生态足迹为4119.3hm^2,是校园面积的73.7倍。因此,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学生的生态足迹,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9.
在剖析生态足迹分析法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不同消费水平对生态足迹时空变异的影响,划分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两类不同的消费群体,分别计算各自的生态足迹,其次进一步细化模型中人均水资源足迹,从而构建生态足迹与生态容量平衡模型。根据平衡模型计算出生态盈亏,得出区域生态持续性评价结果。并以1999年北京西部山区门头沟区为例,进行模型计算和生态可持续评价,结果表明1999年门头沟区处于生态赤字状态,说明该区生态系统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在对门头沟区的初步研究基础上,指出生态足迹作为山区生态可持续评价指标的优点及当前存在的缺点。  相似文献   
40.
开展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被认为是解决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供应的一项战略举措。湖南危机矿山"起死回生"了。国土资源部开展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开展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被认为是解决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供应的一项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