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324篇
海洋学   114篇
综合类   216篇
自然地理   3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冷爱国  孙爱华 《地下水》2010,32(6):147-149
分析了日照市的水资源现状以及在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水资源危机、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途径:实行地表水、地下水、城市雨水以及过境水的优化分配、联合调度;发展节水农业;配套高效、健全的保障体系;建设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工程;改善水库周边环境,提高水资源保护意识;采取有效的海水入侵防治措施等。  相似文献   
82.
以塔里木河三源流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区2004-2007年统计年鉴资料,从社会经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三方面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和熵权法,对研究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三源流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基本达到饱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呈现弱不可持续状态,具体表现为和田地区(Ⅲ)阿克苏地区(Ⅲ)喀什地区(Ⅲ).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一些促进三源流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8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动态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考虑经济目标、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目标,以区域水资源支撑能力的限制和经济、环境、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依存关系等为约束,建立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质量改善三者相协调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动态识别模型;将该模型用于滇池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动态识别研究,得出流域内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对该方案进行分析,得出滇池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间的协调性及其随时间的动态演变特性.  相似文献   
84.
乌鲁木齐河流域北部平原局部地区出现了地下水水位下降和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为了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结合《乌鲁木齐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和《米东新区水资源规划报告》设计了现状开采方案、增加补给量方案、减少开采量方案和增加补给量与减少开采量联合方案。运用北部平原地下水非稳定流模型对这四个地下水开发情景模拟方案进行了模拟,模拟的时间段为2007~2050年。对预测期间地下水水位的动态变化、地下水水位降深及水均衡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增加补给量与减少开采量联合方案是乌鲁木齐河流域北部平原地下水的可持续开采方案。实施该方案应从北水南调引0.7×108m3/a地表水用于北部倾斜平原的农业灌溉,同时要减少地下水超采地区的地下水开采量0.50×108 m3/a。  相似文献   
85.
王亚飞  樊杰 《地理学报》2023,(11):2676-2693
承载能力是资源环境领域持续近两个世纪的经典命题,其概念与研究框架不断被更新,但始终聚焦在人地矛盾与可持续性。本文构建了人地关系分析框架,系统解析国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演化过程,通过国外趋势与国内外对比分析,提出中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重点方向。研究发现:(1)国外承载能力概念根植于(新)马尔萨斯主义理论,由资源供给、环境污染、生物圈退化等矛盾扩展为人地关系系统性矛盾,经历了资源承载能力(始于19世纪)、环境承载能力(始于20世纪70年代)、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始于20世纪90年代)、自然系统承载能力(始于21世纪10年代)4个研究阶段;(2)承载能力在国外不同学科领域具有不同的概念内涵,即使在同一学科领域也可能存在不同应用场景与适用范围,且由于挂钩政治经济学理论,因技术进步、市场机制与时空有限性等产生争议,因此其概念讨论与使用需加以约束和明确;(3)当前中国承载能力研究与国外几乎同步,其优势在于人地关系整体性与系统性的区域尺度研究,但在全球尺度、自然与社会科学理论方法融合等方面仍有对接和追赶空间。本文建议围绕学科融合与理论、尺度效应与机理、模型—数据融合与集成、不同空间单元与典型类型区...  相似文献   
86.
钾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为转变钾盐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供决策依据,可推动钾盐资源持续化综合开发。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分析法,构建钾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指标评价体系,由此得出柴达木盆地钾盐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水平仅为0.241,处于传统发展阶段。根据各指标准则层得分情况,分析柴达木盆地钾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87.
正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缩写,作为反映经济趋势最重要的指标,GDP核算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GDP本身也有缺陷,如侧重于对经济增量的反映,而不能反映经济质量的好坏等。当前,对于GDP及其衍生指标的增加常见诸笔端。经济持续增长并不一定意味着人民生活满意度的增加,中国许多经济学家感到虽然GDP指标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而积极贡献,但是没有涵盖一些重要因素,不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于是纷纷寻找一些新的宏观经济指标来作为  相似文献   
88.
西藏自治区具有水资源、生态区位优势,淡水资源丰富,水资源蕴藏量占全国总量的首位,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以湖泊淡水资源为主,开发利用程度弱,通过对区域冰川水资源等可再生资源的分析,提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进管理用水体制及加大水资源对生产力布局影响等措施,实现西藏水资源长远规划利用,提高水资源区域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89.
临城县属于缺水地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多,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趋尖锐。通过对水资源的供需分析和预测,结合该区特点,提出了是多方开源、全社会节水和加强水资源管理利用等切实可行而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0.
正本刊讯报道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将如何实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在近日举办的奉贤·2014城市设计国际研讨会上,201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西泽立卫、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院副总建筑师杨明等国内外知名建筑师齐聚一堂,围绕"当代大都市新区发展策略"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参会嘉宾分别围绕"基于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城市与设计"、"滨水空间营造"、"打造时尚与活力之都"3个主题进行了主题演讲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