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4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275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32篇
地质学   1150篇
海洋学   35篇
综合类   88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测井资料在碳酸盐岩洞—裂缝型储层产能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一种基于测井资料来预测双孔结构碳酸盐岩储层产能的新方法。首先根据碳酸盐岩剖面中双孔结构储层的地质和测井特征,提取与储层产能密切相关的多个测井和地质参数,考虑到这些参数与产能的非线性相关关系以及产能数据的变化特点,采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其储层产能的预测模型,由此处理了轮南地区的多口井测井资料。所预测的储层段产能与试油产能较为一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2.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利用油田大量现场岩心纵向(或平面)劈开面图像资料,可直接分离出岩心剖面上裂缝信息.最大类间方差法的二值化算法是基于类间方差达到最大为准则,采用该法获得了理想的二值化效果,较准确地从岩心剖面中提取出裂缝图像信息.  相似文献   
73.
青西油田位于酒西盆地西部的青南凹陷,油田主体构造格局为窟窿山背斜和柳沟庄断鼻,储集体主要是下白垩统下沟组半深湖-深湖亚相泥云岩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砾岩.下沟组地层现今埋深大于4000m,处于晚成岩阶段,岩石胶结致密,属于特低渗储层.由于泥云岩具有纹层状结构和富含长石、石英等特殊矿物成分,以及铁白云石胶结的砾岩具有较强的刚弹性,在多期构造运动和成岩作用下,易形成顺层或切层裂缝网络、粘土矿物转化收缩缝网络、成烃演化微裂缝网络、溶蚀缝洞网络和构造裂缝网络等,构成油气运聚的网络,在流体封存箱和流体异常高压成藏机制作用下形成裂缝性油藏,油气富集在构造转折带、弧形断裂外侧、断裂交互部位、背斜构造等应力集中和释放区.油藏含油气层段长,下沟组整体含油,油气富集程度差别大,裂缝是油气主要的渗流通道和重要的储集空间.由于岩石矿物成分复杂、裂缝类型及组合形式多样,故有效裂缝发育段的识别难度较大.该油藏具有井间产能相差悬殊、产量递减速度快、弹性产率差异大、酸化改造效果不一等特点.  相似文献   
74.
为了从FMI资料中提取定量信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要对FMI图像数据进行分割.即从实际FMI资料中分离出反映孔洞、裂缝的子图像,然后用相应的方法对分割后的子图像进行分析处理,提取相应参数.本文通过研究大量图像分割算法,认为奇异点多阈值分割算法、基于过度区的分割算法、Hopfield网络方法、基于图像间模糊散度的阈值化算法是FMI图像分割的有效方法,实现了从FMI图像中将地层中有用目标,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同时,为了得到孔洞及裂缝的形状参数,本文还研究了轮廓跟踪标识边缘的方法以及根据标识的边缘进行填充的算法.在此基础上,也研究了根据目标边缘坐标计算目标的长度、宽度、圆度、裂缝密度、孔洞密度等参数的方法.上述所有方法在SUN工作站GeoFrame平台上开发成功,通过对LX45等八口井的处理结果与岩心分析数据对比表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5.
岩石内部成分和结构反映其形成过程的环境条件。本文利用高分辨率X射线微观层析成像(微观CT)技术,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断层构造岩(以断层角砾岩、碎裂岩为主)进行三维成像观测和定量分析,尝试从微观角度给出该地区断裂活动特征的解释。研究珠三角地区8个断层构造岩的样品,除一个样品中仅以孔隙状态呈现外,样品中均可见明显裂隙;样品孔隙度范围在1.4%到13.4%;大量样品中可见代表高密度矿物成分的白色影像,其体积占比范围从0.7%到15.6%;裂隙和白色影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对裂缝大小、延伸方向和延伸尺度等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取了裂隙体积和裂隙长度的分形维数。样品内部,不同尺度的微裂隙的优势方向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定向样品还表明,微米CT样品中裂缝的优势方位与宏观断裂的主要活动方位具有一致性。背散射电子成像及能谱分析表明,断层角砾岩的基质以石英为主,白色影像为铁氧化物,可能是流体在孔隙、裂隙中流动所逐步沉淀形成。断层角砾岩的微观结构显示其形成的力学属性为拉张环境,至少经历了岩石破碎、流水作用形成含铁矿物沉淀、胶结,以及后期的进一步破碎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6.
页岩"甜点"层段中有机质和脆性矿物对裂缝的发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控制作用,揭示并把握裂缝萌生、发育和演化的机理与规律,对于压裂目标层段的优选以及页岩气增产和稳产具有极为重要的工程实践价值。以黔西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为例,通过地化测试、岩石力学实验以及扫描电镜,深入剖析和揭示了"甜点"层段中与有机质和脆性矿物相关的控缝机制,并结合数值模拟实验展现了"甜点"层段中裂缝的形成和演化的完整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和脆性矿物的同步富集为裂缝的发育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其中裂缝趋向于沿着有机质形成的结构面传播,有机质的孔隙结构对裂缝具有较为明显的诱导机制。在外力作用下,内在积累的能量转化为脆性矿物的变形和变位,脆性矿物含量越高者裂缝发育能力越强,裂缝发育程度越高。数值模拟实验呈现了一种由于有机孔隙和脆性矿物所导致的应力集中从而诱发裂缝萌生和演化的整个过程。该研究成果可为深化认识裂缝的成因机理以及压裂施工过程中相关压裂参数的调整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7.
储层裂缝特征测井解释方法综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了更好地研究裂缝性砂砾岩储层和其它裂缝性储层裂缝的测井解释问题,综述了目前在裂缝性储层裂缝测井解释中主要采用的常规评价、人工神经网络和斯通利波3类方法在识别裂缝带和定量计算储层裂缝参数两个方面的应用原理和研究现状,并指出了今后的一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8.
针对目前裂缝岩芯检测的技术缺陷,建立了裂缝面、在层层面及钻井井身等产状要素之间的空间几何学联系,利用这种联系可以确定非定向取芯井裂缝的真实产状,研制了裂缝岩芯检测资料处理系统软件,可提高代作效率和精确度;应用该技术对江汉盆地王场地区潜江组非砂岩进行了研究,结果揭示了目的层裂缝成因类型、空间分布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据此所提出的靶区经钻探已获得油流,说明该技术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吉林大安油田储层裂缝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岩芯描述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大安油田裂缝的分布特征,发育规律,分组裂缝所起作用及其对开发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大安油田储层中发育了受沉积微相和构造控制的四组裂缝。  相似文献   
80.
本文利用变参数回归分析建立了多口井的泥质岩储层裂缝密度模型。该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3.5%,较常系数回归分析、BP网络模型进行裂缝预测的精度高(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8.7%、17.9%)。通过实际资料处理认为该油田在纵向上随时代变老,深度加深,裂缝密度降低。即从N22、N12到N1,平均裂缝密度从0.78条/m、0.5条/m降低到0.3条/m。在平面上,沿构造轴部裂缝最发育,平均裂缝密度N22、N12、N1层分别为0.58条/m、0.6条/m、0.3条/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