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64篇
地质学   184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右江盆地晚古生代深水相地层沉积构造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丛林  史晓颖 《中国地质》2006,33(2):436-443
在对测自桂西地区的田林八渡、那坡坡荷、百色平圩、阳圩等地晚古生代的深水相沉积地层的沉积特征、玄武岩地球化学分析以及重要的构造地质事件研究的基础上.对右江盆地晚古生代盆地沉积演化做了阐述,提出了右江盆地自早泥盆世晚期开始出现大陆边缘裂离,先后经历了裂谷盆地形成阶段(早泥盆世晚期-中三叠世早期)、洋壳盆地形成阶段(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洋壳盆地强烈扩张阶段(晚石炭世-中二叠世)、洋壳盆地收缩阶段(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早期)-洋盆封闭快速充填阶段(中三叠世晚期)的完整沉积盆地演化序列。  相似文献   
82.
祁连山西段酒西盆地区阶地构造变形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对祁连山西段酒西盆地晚第四纪阶地的研究表明,该区早第四纪以挤压褶皱、逆冲为特征的构造变形在晚更新世期间乃至全新世仍继承性地进行着,表现为横穿褶皱和逆断裂带的河流及冲沟阶地面的形成、阶地类型的转变、阶地级数的增多和阶地面被断错或发生拱曲变形.其中祁连山北缘大断裂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垂直运动速率约为1.92~2.00mm/a.老君庙背斜逆断裂带在晚更新世初以来的垂直运动速率约为1.15~2.56mm/a.白杨河背斜逆断裂带晚更新世初以来的垂直运动速率约为0.32~0.58mm/a.  相似文献   
83.
黄河中游水系的阶地发育时代   总被引:62,自引:2,他引:62  
岳乐平  雷祥义 《地质论评》1997,43(2):186-192
本文通过磁性地层学方法研究了兰州段黄河阶地,宝鸡段渭河阶地,洛川段洛河阶地,结果表明:兰州段黄河最高阶为六级阶地,发育于1.40MaB.P.,兰州地区黄河最早出现在1.60MaB.P.。一级支流宝鸡段渭河最高阶地为五级阶地,发育于1.20MaB.P.洛川地区洛阳最早出现在1.20MaB.P.。黄河中游水系的阶地形成,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以及地壳不断震抬升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84.
85.
利用现代地形资料鉴定断层活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述及场地断层活动性与地震地质背景的问题。工程场地内存在若干条印支—燕山期逆断层。对探槽揭露的断层分析表明,这些断层自晚更新世以来未发生新活动。同时对场地及附近地区层状的夷平面、喀斯特溶洞及河谷侵蚀一堆积阶地等现代地形,进行地貌调查、第四纪地层分析和相应的计算,进而认为,这些断层自晚中更新世以来未发生新活动。因此,就断层活动性而论,该场地是适于工程建设的。 现代地形资料可资鉴定断层活动性  相似文献   
86.
桂西北晚古生代地层中的沉积灰岩墙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2,他引:8  
桂西北晚古生代地层中近直立的二叠纪、三叠纪沉积灰岩墙与围岩时代相差最大超过80Ma(中二叠统茅口组灰岩墙插入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中),有人推测岩墙至少切穿整个石炭系、是海底扩张造成的巨型张裂隙;有人认为它是古构造间断面上古褶皱轴面裂隙充填。但这两种认识都有无法解释的矛盾。笔者识别出沉积灰岩墙内的变形平行层理和垂直贯入层理为地震灾变事件记录,认为沉积灰岩墙是地震液化沉积物流贯入地裂缝形成,是强地震事件在软硬岩层中的不同响应。同时发现与同沉积断裂伴生的台地边缘角砾岩是震裂岩、并有同期斜坡相塌积砾屑灰岩和盆地浊积岩(夹多层玄武岩),从而揭示右江盆地内二叠纪—早三叠世火山—构造—地震—沉积系统、并初步解释了沉积灰岩墙成因。沉积灰岩墙表明右江盆地晚古生代有多个地震活跃期,灰岩墙与围岩的时间差标志多期局域构造活动。从而质疑早石炭世一中二叠世“右江盆地为稳定碳酸盐岩台地阶段”,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将可能引起地层和构造关系的重新调整,进而对右江盆地演化和全球超大陆裂解提出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87.
The formation of strath and strath terra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ectonic uplift in the drainage basin.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straths at Yandantu and Changcaogou on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northern margin fault of Altun,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aleoclimatic data,the tectonic uplift since late Epipleistocene as revealed by stream terraces at the two places is discussed. At Yandantu, three levels of stream terraces( T1, T2 and T3 )have developed since 16ka BP, where T1, T3 and T2 are fill terraces and the buried major straths are exposed. The ages of three treads are dated to be about 16.1ka BP, 12 .Ska BP and 6.2ka BP, respectively. The three terraces reflect three tectonic uplift events, while the ages of the treads represent the occurrence time of these events. The stream is still beveling the bedrock and widening the channel at present, and the modern strath is being generated. The uplift rate is 4.8~4.5mm/a since 16.1 ka BP in this area. From 12.8ka B .P to 6.2ka BP, The uplift rate was 6.4mm/a.The uplift rate is 3. lmm/a since 6.2ka BP.At Changcaogou, four levels Of stream terraces(T1, T2, T3 and T1)have developed since 7ka BP. All of them are fill terraces. There are buried straths under the deposits. The buried major strath is exposed on T3 and T2 and the minor strath on T1‘and T1. The ages of treads of the three terraces (T3, T2 and T1’) are 7 ka BP, 3 ka BP and 2.5 ka BP, respectively. The four terraces reflect two uplift events induced by tectonic activities. One occurred in about 7 ka BP, and the other in 3ka BP. The uplift rate is 5.gmm/a since 7.0 ka BP at Changcaogou.From 7ka BP to 3ka BP, the uplift rate was 7.0mm/a, and since 3ka BP till now, the uplift rate is 4.7 mm/a.  相似文献   
88.
吉林榆树周家油坊晚更新世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是对吉林榆树周家油坊二级阶地沉积进行孢粉分析的总结。从孢粉资料可以说明,沉积物堆积时期的古植被属森林草原类型,气候寒冷较湿。通过孢粉组合对比,二级阶地形成的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 周家油坊在吉林省榆树县西南18公里,因该处二级阶地盛产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所以该地不仅成为东北地区第四纪的“标准”地层之一,也尝有“榆树动物群”之称。但因化石层位欠清,所以在地质时代等问题上仍存争议。为了探讨“榆树动物群”的生活环境及阶地沉积的地质时代,建立该区第四纪孢粉地层层序,在二级阶地采集了一些样品进行孢粉分析  相似文献   
89.
桂西金矿的生物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宏伟  乃中专 《广西地质》2002,15(1):19-24,48
生物成矿研究由来已久,但生物及其有机质演化在成矿中的作用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文章试图借鉴石油的成油理论,从生物及其有机质演化的角度对桂西右江盆地内部金矿的成矿作用作初步探讨。认为右江地区金矿的形成是生物(特别是菌藻类生物)的吸附和生物所产生的有机质热解、分异从而导致金的络合物形成,金元素活化、运移,在碳酸盐台地顶部超覆面(不整合面)上的细碎屑岩中因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而沉淀的结果。碳酸盐台地边缘是金矿成矿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90.
艾比湖阶地三维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STER、ETM、SPO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应用遥感软件对影像增强处理,突出了艾比湖湖积堤信息。将实际采样点、卫星遥感影像和DEM数据叠加,确定了湖岸线和阶地遗址。通过构建水淹模型,方便准确地获得艾比湖阶地的实地三维信息,制作高精度DEM数据,生成仿真的三维数字地形模型,实现了艾比湖的三维显示以及三维水淹,可以从不同角度、视点和高度观察地貌的整体和部分特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工具还可以准确地计算不同时期湖面面积、体积,确定水淹范围,反演不同时期艾比湖湖面情况,对研究艾比湖难以到达区域的地貌形态和地貌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