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19篇
  免费   3783篇
  国内免费   3570篇
测绘学   512篇
大气科学   490篇
地球物理   1353篇
地质学   13759篇
海洋学   1877篇
天文学   205篇
综合类   883篇
自然地理   893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402篇
  2022年   568篇
  2021年   617篇
  2020年   532篇
  2019年   668篇
  2018年   620篇
  2017年   411篇
  2016年   443篇
  2015年   555篇
  2014年   800篇
  2013年   664篇
  2012年   781篇
  2011年   811篇
  2010年   712篇
  2009年   814篇
  2008年   900篇
  2007年   660篇
  2006年   615篇
  2005年   615篇
  2004年   617篇
  2003年   560篇
  2002年   562篇
  2001年   580篇
  2000年   554篇
  1999年   599篇
  1998年   504篇
  1997年   474篇
  1996年   508篇
  1995年   433篇
  1994年   460篇
  1993年   355篇
  1992年   353篇
  1991年   343篇
  1990年   296篇
  1989年   221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8篇
  1948年   7篇
  1943年   11篇
  194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弧后碰撞造山作用及其大地构造相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继碰撞造山带模式后,许靖华教授近期又提出一种新型的大地构造相模式,即造山带均由三个大地构造相组成:日耳曼(Alemanide)、摄尔特(Celtide)和类特(Raetide)大地构造相。日耳曼相处于遣山带边缘,为一套浅海沉积地层和磨拉石相地层,大多发生变形,但却未发生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993.
龙门山前陆盆地充填序列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文章以构造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相结合的综合地层学分析方法作为分析龙门山前陆盆地的基础,以不整合面和其对应面作粉割盆地充填序列的基本界面,并按不整合面的规模和性质,将龙门山前陆盆地充填序列分割为6个构造层序和14个层序,初步查明了龙门山前陆盆地充填序列和沉积体系三维空间配置模式及其在时间上的演变。建立了龙门山前陆盆地地层格架和充填模式。  相似文献   
994.
鲁东碰撞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来明 《山东地质》1994,10(1):100-108
  相似文献   
995.
华南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成因地层格架及演化历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详细研究盆地中各类沉积体系的沉积构成和演化过程的基础上,通过成因地层对比,建立了残留海湾—前陆盆地的成因地层格架。根据沉积体系的时空组合及其与相关等时性地层面的配置关系,划分出了3个构造沉积幕,每个构造沉积幕都是盆地基底荷载挠曲变形至弹性回跳过程的沉积响应。海平面升降变化和盆内软沉积物压实沉降虽然不能触发和主控盆地基底的构造挠曲旋回,但对各构造沉积幕的地层构型和持续时间有重要影响。盆地基底荷载挠曲变形与海平面升降或压实沉降过程以不同方式叠加,产生各种类型的构造沉积幕,与前陆盆地共生的还有后陆盆地和残留的弧后盆地。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本文阐述了电镀金刚石孕镶钻头的研制方法和原理。此种钻头适用于坚硬、致密、弱研磨性(即所谓打滑)地层的钻进。攻克“打滑地层”的途径是:(1)降低钻头胎体耐磨性,促使金刚石出刃;(2)改变钻头底唇形状,提高金刚石破碎岩石的比压,增多孔底破碎岩石的自由面,使之易于破碎岩石。从4个钻探队、39个钻头的生产试验结果来看,上述研制工作既合理又有成效。  相似文献   
999.
太行山北段早前寒武系龙华河群为六十年代所建,后来发现五台山区的五台群底界已延入龙华河群之中。近年来,许多新资料表明,它实际上包括了龙泉关群、五台群及滹沱群的一部分。因而,应废除龙华河群,并对它进行重新划分。  相似文献   
1000.
《甘肃地质》1985,(Z1):78-100
第一节 地球化学特征 中祁连山西段中—晚元古代地层厚逾万米。我们在进行专题研究过程中,采集了岩石全分析样56个,半定量光谱分析样1379个。现根据各地层剖面中岩石化学分析资料及微量元素分配情况,简要分析各地层单元的地球化学特征。 一、常量元素地化特征 沉积岩石的化学成分,能反映沉积物的物质来源、搬运方式、沉积环境和变质程度。它不仅对探求元素富集规律有价值,而且对推断沉积年代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古构造和岩浆活动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