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9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307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188篇
地质学   640篇
海洋学   640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19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 汶东盆地位于中朝准地台鲁西断隆汶蒙坳陷中部,其东有蒙阴盆地,西为大汶口盆地。汶东盆地北与莲花山断裂为界,与新甫山隆起相隔,南邻东平-蒙山隆起。盆地面积约400km~2。其中主要分布下第三系汶口组。以蒙山断层为界,盆地可划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次级盆地主要受北西向蒙山断层及近东西向颜谢断层控制。朱家庄自然硫矿床即在其中。该区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一、岩石类型及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2.
103.
甘肃的寒武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武系主要分布于北山、祁连山、河西走廊及陕甘宁盆地。根据沉积岩相及动物地理区系分为三大沉积区和7个沉积分区:北山沉积区分为下统双鹰山组、中统大豁落井组、上统西双鹰山组;祁连山沉积区未见下统,中统月牙山群、黑茨沟群和格尔莫沟群,上统香毛山群;华北沉积区下统未分,中统毛庄组、徐庄组和张夏组,上统仅见崮山组。三大沉积区的动物群分别为东南型(除早寒武世外)、过渡型和华北型。寒武系下界相当于滇东的沧浪铺阶之底界,并与震旦系冰碛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寒武纪岩相古地理轮廓受当时的地壳变动和气候条件所控制。早寒武世中晚期开始海侵,在北山沉积区之西部呈海湾,在陕甘宁盆地西缘呈浅海陆棚,省内其余地区(除西秦岭外)呈古陆状态。中寒武世广泛海侵,在祁连山形成海槽,且地壳运动加剧,火山喷发活动频繁。晚寒武世大规模海退,仅在北山局部地区、祁连山西段和陕甘宁盆地有沉积,其余均为古陆状态。  相似文献   
104.
张兴永 《云南地质》1994,13(3):278-284
本文讨论云南开远、禄丰、元谋和保山的古猿在人类起源研究中的地位。通过与人类起源有关的中国古猿、南方古猿和西瓦古猿的时空分布、形态特征及有关学科研究的新材料的分析研究,认为西瓦古猿是猩猩的祖先,南方古猿可能不是人类祖先,中国古猿则很可能是人类祖先,滇中是人类起源的关键区域。人类发展的阶段为中国古猿-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相似文献   
105.
南阳盆地恐龙蛋化石古地理环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盆地恐龙化石群的发现是我国科学界的又一重大发现。本文依据野外调查和已有的资料,在深入分析区域地质构造、地层特点和化石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当时的古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过程。对区内古地貌轮廓,古气候与生物界,盆地沉积环境,恐龙灭绝的环境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并对“保存环境”提出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109.
110.
1400Ma前的后生动物实体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