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237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108篇
地质学   615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41.
建立二维非线性数值波浪水槽,模拟了规则波条件下破碎立波对直墙建筑物的作用.从直墙上压力分布和各测点的压力过程线等方面与物理模型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讨论了破碎立波的作用特点,分析了压力过程线出现马鞍形变化的原因.将破碎立波波浪力与按规范方法和立渡理论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对计算结果的的分析比较,验证了该数值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42.
《河南国土资源》2009,(7):48-48
随着城市建设改造步伐的加快,对城区内违法建筑、旧城改造的拆迁也越来越多。很多政府部门或房产开发公司为了督促房主及时拆迁,通行的做法就是在涉及的房屋墙上涂上一个大大的“拆”字。殊不知这一行为既让群众产生了反感情绪,又影响了市容,有违法之嫌。  相似文献   
843.
一提起苏小青,修武县方庄国土资源所所长封志仲充满感情地说:“我们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一个人管七八个行政村,每天不停地跑,仍招呼不过来,这就给违法用地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果各村国土资源协管员都像苏小青这样,时刻当好国土资源前沿‘哨兵’,我们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肯定会又是一个样。”  相似文献   
844.
为提高装配式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并针对震后梁、柱构件损伤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工塑性消能铰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摇摆墙结构.人工消能塑性铰即梁、柱构件在梁端采用机械铰及附加耗能钢板连接的构造,基于该构造的框架结合底部铰接的剪力墙,形成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摇摆墙结构.使用OpenSEES软件建立了人工...  相似文献   
845.
林超然  谈哲敏 《气象科学》2022,42(4):427-439
台风次眼墙位于主眼墙外侧,由次对流环和低层切向风次极大值两个基本结构组成。本文通过一系列理想数值试验讨论了不同初始涡旋外围风场结构对次眼墙形成的影响作用以及关键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次眼墙形成的时间和位置与初始涡旋外围尺度显著相关:随着外围尺度递减,台风从形成完整双眼墙、伪双眼墙到没有双眼墙逐步过渡,次眼墙形成时间推迟且位置更加靠近台风中心。动力学分析发现,初始外围尺度可控制外雨带分布,雨带的非绝热加热主导了主眼墙外围边界层径向入流和绝对涡度径向输送的分布和大小。绝对涡度径向输送和摩擦耗散的相对大小及位置决定了次眼墙低层切向风次极大值出现的可能性和位置。动量强迫对低层切向风次极大值的大小仍有贡献。  相似文献   
846.
完全非线性孤立波的直墙反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报道了应用边界积分方法模拟完全非线性孤立波的传播与直墙反射,给出了波形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本模型对计算孤立波的传播与直墙反射是有效的。三阶Boussinesq方程的孤立波解比低阶方程的孤立波解更接近完全非线性的数值解.当来波波高增大时,孤立波直墙反射的相位滞后变小。若考虑大波高孤立波的直墙反射或波——波相互作用,一阶理论预报的相位滞后往往低估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847.
截断墙法能减小地震过程中因地基液化导致的地下结构上浮,但难以防止地震结束后由超孔压消散引起的结构上浮。此外,已有研究未考虑竖向地震对抗上浮效果的影响。因此,在截断墙的基础上增设抗拔梁与碎石土层,采用有限元-有限差分耦合方法,分析了改进截断墙的最优参数设计及在双向地震下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设置碎石土层在震后的抗浮效果明显,抗拔梁的搭接长度为1.5 m时足以防止结构上浮;强震下截断墙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结构上浮,在震后的上浮量也较大,而改进的截断墙法在震中能有效地抑制结构上浮,在震后结构基本不上浮;设置改进的截断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地震过程中车站结构所受的内力。  相似文献   
848.
钻孔咬合桩在设计计算中,有两种主要计算方式,一为忽略素桩,仅计算荤桩的支护稳定性能,二为将荤桩与素桩等效为地下连续墙进行支护结构稳定性计算。为研究钻孔咬合桩的设计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使用弹性地基梁法与有限元法分别计算荤桩、等效为地连墙的位移,用correl函数将所得数据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相关系数计算,同时,将计算所得数据与实际监测值的位移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适合钻孔咬合桩的设计计算方法。即应先使用弹性地基梁法仅计算荤桩;再使用有限元法,将咬合桩等效为地下连续墙进行建模分析,对设计图的变形进行二次评估验算。  相似文献   
849.
南宁市某基坑采用“两墙合一”双环形支撑体系,为研究基坑开挖工况下地下连续墙及坑外浅基础建筑物的变形特性,基于现场监测资料,对基坑开挖引起的临近建筑物沉降、地连墙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以及地连墙墙体侧向位移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周边建筑物沉降受其高度、基础形式、埋深、距基坑距离以及与基坑相对位置等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大;地连墙竖向变形受基坑开挖暴露时间以及临近建筑物的影响较大,其最大竖向位移VWY变化区间为(-0.088%~0.083%) He(He为开挖深度);近建筑物段地连墙侧移呈现为“内凸悬臂复合式”变形形态;“坑角效应”导致位于坑角处的地连墙呈现出“阶梯内凸式”变形形态;地连墙的最大侧移变化区间为(0.02%~0.21%)He,平均值为0.085%He。  相似文献   
850.
富Nb基性岩在大地构造重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首次厘定的东昆仑三叠纪富Nb基性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岩石成因和地球动力学背景。结果显示,岩石以辉绿岩岩墙群形式产出,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51 Ma;岩石的SiO2(48.15%~54.41%)、MgO(4.33%~9.74%)和Al2O3(13.38%~16.41%)含量较高,属于钙碱性玄武岩系列岩石;岩石轻重稀土分馏较显著(LaN/YbN为3.43~6.85),具有弱负Eu异常(δEu为0.71~0.91),富集LILEs(Th、U和K等),亏损HFSEs(Nb、Ta和Ti等),Nb含量显著高于岛弧玄武岩(10.92×10-6~20.88×10-6);岩石具有富集的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εHf(t)为-1.4~1.3]。综合区域资料,本文认为东昆仑早三叠世富Nb基性岩墙群形成于东昆仑古特提斯洋俯冲消减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