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15篇
地质学   407篇
海洋学   8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基于含油污水管道内输送液体温度高、无压和检测区域面层为硬化混凝土的特点,对某厂区含油污水铸铁管道地下渗漏问题,利用探地雷达方法进行了探测。分析表明,污染物在地层中的扩散形态、污染物与孔隙水的导电性和综合介电常数是影响探测结果的主要因素,而这些因素又受到土层孔隙度、饱和度和污染物与孔隙水的相互作用影响,从而改变了土壤污染区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综合分析获得的不同类型渗漏污染源引起的异常特征前提下,将探地雷达剖面划分成三大类型,并依据这些典型图谱特征,圈定了渗漏点并得到了验证,研究结果证实了探地雷达方法对此类特殊污染物和污染区探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72.
综合利用常规测井、核磁共振测井、电阻率成像测井及地层测试数据,并结合岩芯实验分析结果对琼东南盆地松涛凸起区低阻油藏的储层特征进行精细表征,从宏观及微观等多方面深入分析了低阻油藏的成因及主控因素并定量确定低阻油藏的储层下限。结果表明,低阻油藏岩性以细砂岩为主,含少量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生屑砂岩,孔隙度及渗透率值变化较大,电阻率增大系数<1.5。研究区沉积环境主要为滨岸相环境,细粒物质含量偏高,较小的粒间孔隙及较差的孔隙结构造成地层中束缚水含量偏高,是造成研究区储层电阻率偏低的重要因素,泥浆侵入、导电矿物及黏土矿物附加导电性等对储层电阻率影响较小。在此基础上对低阻油藏储层下限进行了定量分析,确定了研究区低阻油藏储层孔喉半径、孔隙度、渗透率、电阻率、含油饱和度及泥质含量的下限值。此研究为琼东南盆地松涛凸起区低阻油藏的识别及勘探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加速了研究区低阻油藏的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673.
天然气水合物是全球未来能源的接替资源,高饱和度(Sh>50%)水合物储层是未来面向工业化开采的首要选择。截止到目前,高饱和度天然气水合物有利沉积相带与储层条件之间的关系仍缺乏系统研究。根据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系统总结了墨西哥湾、日本南海海槽、韩国郁陵盆地、印度Krishna-Godavari盆地以及南海神狐海域等全球5个天然气水合物热点钻探区64口井取芯及井-震联合资料,对含水合物储层岩性、沉积环境、水合物饱和度等参数进行的详细总结分析表明:在必要的温压环境和气源条件下,深海平原区块体搬运沉积和浊流等高沉积速率的深水砂质沉积物赋存孔隙型水合物,水合物可分布在砂岩、极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黏土和泥等粒级沉积物中,但高饱和度水合物主要赋存于粉砂-细砂岩中,储层孔隙度与饱和度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中国南海神狐海域发现含有孔虫黏土质粉砂或粉砂质黏土这种特殊的细粒沉积物,其水合物饱和度可达到中高水平(20%~76%)。上述研究成果及认识奠定了下一步寻找优质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地质基础,也可为高饱和度水合物商业化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4.
瞿成利  刘刚  路波 《海洋科学》2009,33(7):23-29
采用稳定加液一反应系统对5、15和25 ° C下镁方解石沉淀在海水中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镁方解石的沉淀速率(R)对过饱和度(Ω)的响应均可通过R=k(Ω-1)°或Log(R)=nLog(Ω-1)+Log(k)形式的动力学方程加以表达.pCO2的变化会显著改变过饱和度进而影响到镁方解石沉淀速率,但这一变化并不会对镁方解石沉淀形成过程的动力学表达产生影响.相比之下,不同温度下镁方解石沉淀形成的动力学方程存在明显差异,表明这一动力学过程同时还具有强烈的热力学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