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264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972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1年   2篇
  1950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5篇
  1947年   4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3年   5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81.
赣东北地区不同构造单元内微古化石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赣东北地区构造复杂,可以为扬子地块、浙西地块和南华造山带等三个不同类型构造单元;通过对该区微古化石资料的系统整理,发现不同的构造单元中所产微古化石类型存在较大的差别,从一个侧面佐证了三个不同类型的构造单元具有各种不相同的演化历史及特点;同时通过对扬子地块中发育的大面积浅变质岩系中微古化石资料的整理,其微古组合时代主要为蓟县纪-青白口纪,结合岩石地层及其它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与对比研究,认为扬子地块中大面积出露的浅变质岩系时代为中元古代;这一结果对研究赣东北地区不同构造单元的构造演化历史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2.
燕山地区大红峪组火山岩古风化作用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红峪组火山岩,在成岩后受古风化作用影响引起化学成分的变化,特别是深风化带岩石后期K2O沉积的影响,造成从未风化到深风化 TAS图解,碱度系数,岩系指数及岩石类型等方面相应地发生变化,在TAS图解上,岩石向碱性增加,SiO2减少方向变化,碱度系数变在,岩系指数的变化使火山岩反映为从钙碱性到超碱性,岩石类型也出现不确定性,深化带岩石根据民分计算标准矿物时,出现白榴石,霞石等碱性矿物,而实际矿未见这一现象,也是后期K2O沉积影响的结果。排除古风化的影响,作者认为大红峪组火岩应力钾质的粗而岩和粗面玄武岩,属钙碱系列,粗面玄武岩为铝过饱和型,粗面岩为正常型。不存在明显的岩浆分离晶作用,其原始岩浆应以基性为主。同上述的原因,影响了对岩浆来源,构造环境的判断,推断其构造环境,是在总的海进条件下,出现多次的海退,伴有多次火山喷发活动,水动能比较大,气候干旱,封闭,半封闭闭的海盆中富含钾的环境。  相似文献   
83.
山东南墅地区孔兹岩系变质矿物的成因及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墅地区孔兹岩系的变质矿物具有多成因、多世代的特征 ,其经历三阶段五幕的变质作用 ,形成了以Sil+Gt +Cord +Bi +Kf +Pl+Q为代表的共生矿物组合。通过对主要变质矿物成因及演化特征的分析 ,结合温压计估算 ,确定该区孔兹岩系峰期变质作用温度为 70 0~ 75 0℃ ,压力为 0 .6~0 .7GPa ,变质程度达角闪麻粒岩相。确立 pTt轨迹具顺时针演化特点 ,反映一种陆 -陆碰撞造山带式构造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84.
桂北四堡群中科马提岩系及其成因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桂北四堡群中许多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实际上是火山岩或次火山岩。有的还具有科马提岩岩流的结构分层,其堆积带上部橄榄石和辉石晶体间隙中充填有基质物质。这些基质中发育了典型的橄榄石鬣刺结构。科马提岩与其伴生玄武岩属具成因联系的同一演化系列。在微量元素及REE特征上,区内科马提岩具有较好的Ⅱ类科马提岩属性,它们系亏损地幔经较小程度部分熔融产生。  相似文献   
85.
地质调查和年代学资料表明,研究区内早燕山期侵入岩为一套中性—酸性双峰式岩系。通过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对该岩系的成分演化特征、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较细致的论述,得出该岩系是一个具不连续演化特点的钙碱性岩系,形成于破坏性板块边缘的张性环境,相当于Ⅰ型花岗岩系,属于环太平洋岩浆作用的内容。  相似文献   
86.
麻山群孔兹岩系地层新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继圣 《地层学杂志》1992,16(4):304-311
<正> 黑龙江省东部出露一个较为独特的地质构造单元,前人曾赋以“老爷岭台背斜”、“佳木斯隆起”及“佳木斯中间地块”等名称。地块总体呈南北向展布,向北向东分别越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进入俄罗斯远东南部,周围均被加里东期及其后侵入的花岗岩所包围。地块内主要出露两套变质岩系,一为麻山群,构成该地块的主体,另一“黑龙江群”。张贻侠等认为,该地块是一个由异地的龙江地体和基本为原地的麻山地体在晚元古代末(600—750  相似文献   
87.
洱海东部第三纪火山岩与同时代基性岩为超K岩系。Nd、Sr、Pb同位素与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地幔源区区别于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作用源区,相近于腾冲,与东非和南意大利的火山作用有相似之处。该区火山作用存在三个主要组分端元:(1)低SiO_2,低K,LIL富集程度低的端元;(2)低SiO_2高K,LIL高度富集端元;(3)高SiO_2高K,LIL中等程度富集的端元。三个端元的Nd、Sr、Pb同位素组成分别为:(1)0.51255,0.7067,18.65;(2)0.51260,0.7060,18.71;(3)0.51230,0.7071,18.47。三个端元的形成与构造环境从古俯冲带地幔源向裂谷地幔源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88.
89.
西非克拉通结晶基底构造分区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0.
皖南赣北地区早,中奥陶世含笔石黑色岩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