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4篇
  免费   793篇
  国内免费   2117篇
测绘学   101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341篇
地质学   6481篇
海洋学   289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338篇
自然地理   120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229篇
  1995年   221篇
  1994年   248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200篇
  1991年   161篇
  1990年   149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0年   4篇
  1949年   2篇
  194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成矿规律及成矿远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岗岩型铀矿是我国四大类型铀矿之一,它们主要集中分布于南岭中部的诸广一贵东地区,区内已发现数个花岗岩型铀矿田、数十个铀矿床,是我国花岗岩型铀矿最为重要的大型矿聚集区。花岗岩型铀矿在诸广、贵东岩体内的集中分布与区内富铀古陆块、深部构造环境、幔涌区强烈深源岩浆活动、挤压向拉伸转变的构造环境、富铀沉积建造及富铀岩体、多期次热液蚀变叠加、高低差异的放射性元素迁移、良好的还原条件和封闭环境等区域地质背景和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该区花岗岩型铀矿所具有的成矿规律和一系列有利于成矿的良好地质背景来看,该区乃至整个南岭范围地质背景相似的地区是铀成矿的有利地区,仍存在着寻找隐伏富大铀矿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22.
123.
丰宁银矿外围是金矿新开发区。通过对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各金矿矿床特征的分析,提出了该区金矿成矿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与银、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具有成因联系,是在统一地质作用下,同一成矿系列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在矿床分布上具有“南金、北银”特点。  相似文献   
124.
张宝水 《山东地质》2002,18(1):45-49
在介绍波动方程储层物性参数地震、测井联合反演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煤田地震资料进行了参数反演处理,获得了多参数、高分辨率反演资料。利用该资料对煤层附近岩浆岩侵入范围和薄煤层分布情况进行解释,并对第四系的含、隔水性进行划分,均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5.
126.
冀东冀西与岩浆隐爆作用有关的绿岩带再生型金矿床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冀东、冀西广泛分布着以深变质绿岩带为主的变质基底,同时也是中生代岩浆活动十分发育的地区。剧烈的岩浆隐爆作用,对区内早期的绿岩带和其中的金及金矿床进行了强烈的活化改造,形成一批与岩浆隐爆炸用有关的绿岩带再生型金矿床。该类金矿床由于赋存在不同的隐爆构造,具有多样性的矿化特征,可再细分为隐爆震碎角砾岩型金矿床、隐爆角砾岩筒型金矿床和隐爆侵入角砾岩墙型金矿床。文中较详细地阐述了各类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它们相互间的空 布关系及与成矿有关的浅成侵入岩的特征。指出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常与重熔岩浆有关的脉状-细脉浸染状金矿床、斑岩型金矿床共同产出,组成矿床组合,并具有垂直分带的分布特征,这对认识矿床的成矿机制和指导找矿有重大意义。最后,还讨论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27.
128.
岩浆混合作用——来自甘肃北山的野外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 1∶2 5万马鬃山幅区调填图和方法研究工作中 ,通过观察到的一些与岩浆混合模式相关的现象 ,指出暗色微粒镁铁质包体是岩浆混合作用的有利证据 ,讨论了与花岗岩侵入体相关的镁铁质小岩体混合成因的可能性 ,认为岩浆混合作用在造山带岩浆活动中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9.
山东省宋家沟金矿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产于莱阳群林寺山组断裂破碎带中.牟—即断裂带为切割莱阳群的断裂,对金矿起控制作用.早白垩纪晚期的火山—岩浆活动为深部含金热液的运移提供了通道,并在其有利的构造部位沉淀成矿.稀土元素特征和氧、硫同位素特征亦说明宋家沟金矿的物质来源以深源为主(幔源及下地壳中的金),是早白垩世晚期的火山—岩浆活动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0.
山东省宋家沟金矿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 ,产于莱阳群林寺山组断裂破碎带中。牟—即断裂带为切割莱阳群的断裂 ,对金矿起控制作用。早白垩纪晚期的火山—岩浆活动为深部含金热液的运移提供了通道 ,并在其有利的构造部位沉淀成矿。稀土元素特征和氧、硫同位素特征亦说明宋家沟金矿的物质来源以深源为主 (幔源及下地壳中的金 ) ,是早白垩世晚期的火山—岩浆活动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