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8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983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40篇
地质学   3613篇
海洋学   18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93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87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9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作者利用热力学方法研究了若尔盖铀矿床含矿热液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含矿热液具有高温高压性质,来源于深部,而不是大气降水或由大气降水成因的地下水,随着含矿热液的演化,从早阶段到晚阶段,其温度、压力、碱度及氧逸度降低,而氧化还原电位升高,说明铀在相对还原条件下迁移,而在相对氧化的成矿环境中被还原。  相似文献   
102.
张继荣 《云南地质》1997,16(1):85-90
1矿床地质特征矿床位于德钦县拖顶乡尼任。区域构造上处于松潘-甘孜褶皱系,中甸褶皱带,布伦-石鼓褶皱束。矿区出露泥盆系中、下统。泥盆系下统(D1)为一套浅变质的陆源碎屑岩,顶部具一层厚约10米的黑色含石膏条带炭质、钙质板岩;中统(D2)为一套局部大理岩化的内碎屑白云岩、砂质、泥质白云岩。矿区为一向北东~北北东缓倾斜的单斜构造,发育近南北向的逆断层及近东西向的正断层。铜矿(化)体产出于中泥盆统(D2)底部白云岩中,受层位及岩性控制,已发现5个铜矿体(图1)。1·1含矿层铜矿(化)体产于泥盆系中统下段(DZ),岩性…  相似文献   
103.
我国几种优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形势及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彭程电 《云南地质》1997,16(3):293-304
中国的锡、锑、钨矿储量产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30%-80%,在国际上具有明星的优势和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笔者仅就这些矿产国内近期开发形势,国外主要储产国的产销动态,世界市场供需、价格行情,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资源的优势转化和造就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作些剖析和探讨。笔者引证了国内近年来盲目扩大生产,甚至滥采乱挖,不顾成本和市场供需形势,低价超量倾销出口,结果导致价格暴跌,矿山企业亏损,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大量浪费。研究指出多生产多出口,与价格回升不可兼得。只有上下各方取得共识,加大限产力度,主动调控市场,加强对产供销采取多层次多手段多方法的严格监管调控,采取保护性开采,适量出口,才能保持这类国际市场上较稀缺而我国较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品的供需关系平衡发展,使价格稳中有升。并创造一些能够垄断和控制国际市场的条件,以达到少出口多创汇,使资源优势真正形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最后笔者指出,资源是前提,技术和调控是手段,高效益是目标,可简化成:资源+技术+调控=高效益的持续稳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4.
研究了隐爆角砾岩与断层角砾岩、火山爆破角砾岩的区别,隐爆岩筒上、中、下部隐爆角砾岩的区别,含矿隐爆角砾岩筒特征,以及与隐爆、成矿作用有关的次火山(超浅成)岩特征。  相似文献   
105.
对北大巴山地区岚皋-镇坪一带的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及其与早古生代碱基性火山杂岩的成岩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本区曾经历了裂陷-愈合一再裂陷-愈合的地质发展和演化。早古生代时期本区是一个在已固结愈合的中-晚元古代的裂陷的扬子地台北缘构造软弱带的基础上重新活化的大陆边缘陆内断陷构造带。它不仅控制了区内该时期碱基性火山杂岩的产出位置、岩浆脉动活动特征,而且还影响到岩浆物质来源的深度。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了与杂岩密切相关的碱(钾)质煌斑岩的金刚石含矿性。  相似文献   
106.
红赐堡—黄土窑一带早前寒武纪孔兹岩系经历一期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并可划分四个变质阶段。各阶段石榴石的分布、形态、矿物组合、化学成分及其成因条件均存在明显差异。通过成因矿物学的系统研究,结合多种地质温压计的估算结果及变质反应实验资料,确定本区孔兹岩系石榴石的结晶生长演化史及变晶变形序列。  相似文献   
107.
吉林省东南部早寒武世晚期地层中含有数层含铜层,它们主要赋存在红色岩层所夹的灰绿黄绿色岩层之中。本区含铜层的形成与当时富氧阶段中的缺氧时期息息相关;而且该类型含铜层主要产自滨海或滨浅海地带,受当时古地理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08.
油气和含油气包裹体及其在油气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个实用的油气和含油气包裹体分类方案,详细论述了各类油气和含油气包裹体的相态、组成和均一温度特征。在同一油气藏,均一温度越高,油相包裹体中的气态烃和挥发份的含量也越高。依据油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的变化及其与同生水溶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的关系可以研究油气藏在充填过程中油气组成,特别是气态烃和挥发份含量的演变。进而可以研究油气藏的油源--生油岩的类型和热演化程度。本文评述了依据油相包裹体和同生水溶液包裹体PVT相图推断其捕获温度和压力范围的有效性和局限性。最后讨论了各类油气和含油气包裹体的成因机制及其在油气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含油气盆地构造样式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含油气盆地构造样式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关于构造样式的确切含义及类型的划分,由于对构造样式概念理解的不一致,导致了构造样式类型划分的混乱;构造样式的鉴别,往往由于过分强调了某些单一“鉴定标志”而忽略了总体变形特征,从而导致对构造变形机理的错误判断;中国含油气盆地的构造反转问题。  相似文献   
110.
山西临县紫金山含钾岩石开发利用建议李意(山西省化学矿产公司)含钾岩石系指含有较多钾长石或水云母、海绿石等矿物,K2O含量一般达到9%以上,目前可被工业利用的一类岩石的总称。含钾岩石主要用于制取钾肥(氯化钾、硫酸钾和碳酸钾)、钾钙肥及钙镁钾肥、钙镁磷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