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7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428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1201篇
海洋学   17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基于镉吸附的花生壳酶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农林废弃物中的花生壳,对其进行生物改性以便获得一种吸附镉的价廉易得的材料。以漆酶为改性试剂,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吸附镉的最优改性条件。结果表明在30℃,pH为5时,以100mL固定酶活的漆酶溶液对1g花生壳改性5d效果最佳。相对于改性之前,改性材料的吸附量增加了32%,2h后即趋近吸附平衡。通过红外、XRD、SEM等表征分析,发现改性材料表面更加粗糙,更多的自由羟基和羧基得以暴露,这为吸附量的增加提供了依据。在材料投加量为2g/L、溶液浓度为50mg/L时基本达到吸附饱和。实际废水的浓度大都低于50mg/L,因而该改性材料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2.
考察了形貌对尖晶石型锂离子筛吸附剂MnO2·0.5H2O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反应物Mn2O3的形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前驱体及其吸附剂的形貌。采用XRD、SEM、TEM、FT-IR、XPS和N2吸附—解吸等温线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表征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与立方形锂离子筛相比,球形锂离子筛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42.46 mg/g),同时对溶液中的Li+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表面脱质子和离子交换过程的共同作用增强了离子筛型吸附剂的提锂Li+性能。此外,本文对Li1.6Mn1.6O4与MnO2·0.5H2O的吸附—解吸机理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993.
羟基铁溶液-蒙脱石体系对砷的吸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立兵 《中国科学D辑》2005,35(8):750-757
可溶的羟基铁离子和铁的沉淀物对砷有极强的亲和性, 而蒙脱石对Fe(III)的水解以及Fe(III)的沉淀物相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为研究砷酸、羟基铁溶液和蒙脱石的混合顺序对羟基铁-蒙脱石体系砷吸附行为的影响, 进行了3个系列的实验: (1) 先混合羟基铁溶液和蒙脱石, 后加入砷; (2) 先混合羟基铁溶液和砷, 后加入蒙脱石; (3) 先混合蒙脱石和砷, 后加入羟基铁溶液. 对每个系列实验, 则研究了pH、离子强度、温度、初始铁质量浓度、初始砷质量浓度和吸附时间对砷吸附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所有3个系列的砷吸附率均随pH、温度、初始铁质量浓度、吸附时间的增加而不同程度增加, 随离子强度和初始砷质量浓度的增加而不同程度降低. 在研究的pH范围内, 砷吸附率随pH的变化趋势与前人报道的羟基铁溶液体系不同, 与蒙脱石相似. 离子强度对砷吸附能力的显著影响表明外层络合可能是羟基铁-蒙脱石体系吸附砷的重要机制. 在所有实验条件下, 三种混合顺序的羟基铁-蒙脱石体系都表现出极强的砷吸附能力, 其中系列(2)的砷吸附量最大而系列(1)最小, 原因与3个系列实验的砷、羟基铁溶液和蒙脱石的混合顺序不同有关. 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研究了3个系列实验沉淀物的物相组成. 结果显示, 除吸附于蒙脱石表面形成羟基铁-蒙脱石复合体外, 羟基铁还以形成纳米级含水氧化铁颗粒及其聚合体的方式沉淀于复合体之间. 系列(2)样品的纳米级铁颗粒粒径相对更小, 分布更均匀.  相似文献   
994.
龙爱民  陶澍 《地理科学》2002,22(4):458-462
对鲤鱼鳃部微环境进行了定量测量,建立了鲤鱼鳃部微环境的定量模型,对鱼鳃微环境进行了定量描述,通过暴露实验验证了EDTA络合态铜与高岭土颗粒吸附态铜对鱼鳃的生物有效性,并从形态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存在有效性的原因,即络合态与颗粒吸附态金属随水流经过鱼鳃时,将会部分地发生离解,转变成为可以直接被鱼鳃吸收的形态。  相似文献   
995.
为了研究水分含量和粒度对煤吸附甲烷性能的影响,取山西西山杜儿坪矿2号煤干燥样、平衡水样和注水样进行了等温吸附实验。基于分子间作用力对水含量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并运用维里方程拟合等温吸附实验结果来验证。实验结果发现,在未达到平衡水分之前,水含量对高煤级吸附能力影响小且注水煤样中的液态水影响增加了甲烷吸附量;同一种煤的高含水煤样对液态水的亲和能力要远比平衡水煤样对气态水的亲和能力强。  相似文献   
996.
扬子地台寒武系泥页岩甲烷吸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敍  王思波  曹涛涛  宋之光 《地质学报》2013,87(7):1041-1048
对采自扬子地区寒武系黄柏岭组、幕府山组和牛蹄塘组的泥页岩进行了甲烷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所分析页岩的TOC含量在1.08%~4.16%之间;粘土矿物含量在36.7%~62.3%之间。页岩样品甲烷吸附量测定结果显示,寒武系页岩甲烷最大理论吸附量与页岩TOC含量之间总体上呈正相关性,表明有机质丰度是控制页岩甲烷吸附能力的重要因素。而粘土矿物总含量与页岩甲烷最大理论吸附量之间缺乏相关性,仅蒙脱石含量与页岩甲烷最大理论吸附量呈正相关性,显示个别粘土矿物具有较强的甲烷吸附及影响页岩吸附性能的作用。寒武系不同地区页岩吸附性能存在显著差异,遵义牛蹄塘组页岩甲烷最大理论吸附量在2.76~5.30mL/g之间;南京幕府山组页岩甲烷最大理论吸附量在1.36~4.35mL/g之间;池州黄柏岭组泥页岩甲烷最大理论吸附量在1.63~2.72mL/g之间。此外,寒武系不同地区页岩有机碳含量与甲烷吸附量之间关系变化很大,显示页岩吸附量不仅受有机质丰度类型的影响,而且受有机质成熟度、区域地质演化以及粘土矿物吸附等多种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997.
黄铁矿中金的吸附—还原—生长模型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8.
兰坪坳陷上三叠统原油地球化学及有机成矿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兰坪坳陷金顶矿区下含矿层产有多层稠油,储层主要为上三叠统三合洞组的灰岩和角砾状灰岩。原油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有机母质是多源性的,并以低等水生藻类贡献为主,沉积水体介质以还原性占优势,具有较高盐度,有机质热演化处于成熟一高成熟阶段,生物降解改造较为强烈。铅锌金属与稠油的共生、金属硫化物的有机生物硫特征、有机质富集地区矿化强烈等均表明有机质参与了金属成矿。按照不同世代有机质与金属成矿作用机理,本区有机成矿主要以配合作用及吸附、还原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999.
D001改性树脂脱氟剂的制备及脱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D001改性树脂脱氟剂的制备以及离子交换方式、酸洗、铁交换量等对脱氟剂饱和吸附量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共存离子对脱氟效果的影响和D001改性树脂脱氟剂可能的脱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离子的交换方式、酸洗以及树脂载铁量对脱氟效果有一定的影响,采用酸洗和动态交换方式可显著增大脱氟剂的脱氟效果;共存离子对该脱氟剂的脱氟效果没有明显地影响,研究还揭示了该脱氟剂的脱氟机理和操作简单、易再生、能重复使用和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00.
文章综述了广西已发现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和金矿床的矿源体类型及其成因机理,以及矿床特征,并对广西可能存在的其它矿种的离子吸附型矿床成矿条件进行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