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97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吴小波  陆辉 《地质与资源》2015,24(2):137-140
尕林格矿区矿体和围岩磁性差异明显,磁法勘探是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通过对尕林格Ⅳ矿群成矿地质条件、C4-4子异常地球物理特征的分析以及用解析法对ZK10001孔三分量磁测井曲线做定性、定量解释,推测出盲矿体的方位、埋深、距离钻孔位置,从而正确布钻,达到找矿目的.  相似文献   
112.
用刚收割的水稻(Oryza sativa L.)秸秆浸提液代替水配制培养基培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追踪测定微囊藻的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膜透性、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光合膜自发荧光强度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水稻秸秆浸液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质量比≥1/100(水稻秸秆/水)的水稻秸秆浸提液对微囊藻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如下:藻细胞生物量在实验过程中逐日降低,藻细胞叶绿素a含量和光合速率急剧下降,呼吸速率和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膜透性迅速升高,细胞光合膜自发荧光强度显著衰减.用不同的有机溶剂对该浸提液进行萃取,浓缩后用滤纸片法在固体培养基上做抑藻实验,乙醚和乙酸乙酯萃取液能明显看到抑藻圈,证实其中含有抑制物质.  相似文献   
113.
尕林格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位于青海东昆仑祁漫塔格造山带与柴达木盆地结合带中部。电气石作为矿区内普遍出现的矿物,部分呈半自形-自形粒状出现在正接触带矽卡岩化蚀变火山岩中(Tour-Ⅰ),也有呈他形粒状形式出现在外接触带变质砂岩中(Tour-Ⅱ)。因其生长化学行为与寄主岩石和流体的化学属性强烈相关,所以电气石的主、微量元素成分为研究热液体系背景下的流体演化及成矿物质来源提供了渠道。尕林格电气石的化学成分包括富Na-Mg的镁电气石和富Ca-Mg的钙镁电气石。Tour-Ⅰ中的环带电气石存在早期核部(Gen-1)被晚期边部(Gen-2)交代的不连续反应边特征。Gen-1为钙镁电气石,而Gen-2为镁电气石。由于镁铁质火山岩的缓冲作用,Gen-1更多地显示出原地寄主岩石的化学成分。随着流体的持续补充,Gen-2则更多地与流体成分保持平衡,显示出较窄的变化范围,与成矿密切相关。Gen-1比Gen-2更加富Fe,意味着流体中Fe浓度降低;而Na含量逐渐上升则暗示流体p H值的升高。尕林格绝大部分矽卡岩电气石都是在早期成核阶段结晶生长的,因为电气石在酸性和中酸性溶液中更加稳定。除此之外,部分Tour-I中还存在沿早期电气石颗粒边缘生长的增生边结构(Gen-3)。Gen-3比Gen-1更加富Ca,推测Gen-3是在相对封闭环境下颗粒间隙溶液作用下的产物。Tour-Ⅱ则既包括钙镁电气石,又含有镁电气石。在Tour-Ⅰ中,Fe和Mg的含量变化范围较大,这与实际观测的Tour-Ⅰ围岩为镁铁质中-基性火山岩密不可分。Tour-Ⅱ比Tour-Ⅰ更加富集B、Ti、Sc、V、Cr、Ga、LREE等元素,这与B的溶解度随流体p H值的升高而升高有关。随着岩浆演化流体p H值的升高,B在相对碱性溶液中大量富集,而大部分微量元素和LREE易与挥发分结合成络合物的形式迁移,因此,B含量高的溶液中部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也会升高。  相似文献   
114.
随着煤炭资源勘查不断向纵深发展,超千米钻机的效率等各项指标也倍受关注。THJ-2000型钻机通过实际钻探工作的验证,最深孔达1700多m,并且钻进时由于扭矩和提升力得到明显改进。事故率明显降低,实现了超千米快速钻进,特别是在巨厚第三、第四系履盖地层施工中显示出了巨大优势。分析了该钻机的各项技术参数、完成20个超千米地质勘探孔和煤层气井的实际情况,指出了该钻机的优势和尚存的问题。以期得到行业同仁的指正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5.
谷洋洋  刘冰  杜虹  张允允  秦松 《海洋科学》2016,40(7):170-177
藻胆蛋白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也可以作为医学研究中的荧光标记物和氧化应激疾病的潜在治疗药物。高纯度藻胆蛋白的分离纯化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目前,蓝藻中的螺旋藻和红藻中的微藻紫球藻是研究较多的材料,龙须菜近年来的广泛种植,扩大了原材料的来源。藻胆蛋白的粗提主要是由物理破碎和化学沉淀组成,破碎的方法因原料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差异。高纯度的藻胆蛋白获取主要是通过离子交换,疏水层析等方法,这些方法耗时长,回收率低;双水相萃取,利凡诺沉淀,壳聚糖和活性碳吸附沉淀为人们分离纯化藻胆蛋白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6.
尕尔穷铜金矿位于念青唐古拉板片与南羌塘板片之间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区内花岗岩类形成于燕山晚期,主要为中酸性侵入岩,以岩基、岩株、岩枝、岩脉等形态产出。岩石具有较低的SiO2(52.92%~79.21%,多数集中在60%~65%,平均为63.64%)和较高的Al2O3(10.43%~16.49%,平均为15.23),高碱(ω(Na2O+K2O):4.86%~7.15%),ω(Na2O)/ω(K2O)比值变化较大(0.26~2.26),弱的负铕异常和负铈异常,相对富集不相容元素Rb、Th、K、Ce,而Ba、Ta、Nb、Ti亏损。这些特征表明花岗岩类是准铝质-弱过铝质钙碱性I型花岗岩,其源区物质可能是基性玄武质成分,形成于与板块俯冲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的陆缘弧环境,为深部地壳物质熔融后与幔源基性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7.
西藏尕尔穷铜金矿元素空间分布规律及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尕尔穷铜金矿床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唯一达到详查级别的矿床,其金资源量已达大型规模.根据30个钻孔的成矿元素化学分析结果,对各成矿元素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尕尔穷矿床具有较明显的与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有关的元素分带特征,矿体从南东→北西向、深部→浅部具有Mo→Cu(Au)→Cu+Au+Ag→Au+Cu+Ag→A...  相似文献   
118.
西藏革吉县尕尔穷铜金矿矽卡岩特征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矽卡岩岩石学特征、矿物学特征研究,发现矽卡岩主要产于大理岩和石英闪长岩、花岗斑岩接触带上,垂向上多有大理岩-硅化角岩-矽卡岩化大理岩-硅灰石矽卡岩-透辉石矽卡岩-石榴子石矽卡岩-石英闪长岩的分带特征。矽卡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显示矽卡岩主要为钙矽卡岩,具有弱Eu负异常和轻稀土富集等特征;同时具有富集Rb、Th、Cs、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Hf、Ti、Y等高场强元素特征。矽卡岩地球化学特征受大理岩和石英闪长岩、花岗斑岩的控制和影响,显示其与大理岩、石英闪长岩和花岗斑岩成因上有密切关系。通过对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成矿背景和时空关系的讨论,指示了尕尔穷矿床成因是与岩浆热液有关的接触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9.
新疆西天山赛里木地块中部的库尔尕生铅锌矿床受NW向断裂构造的控制;矿体呈脉状、透镜状;矿石呈网脉状、块状、浸染状、角砾状和斑杂状构造;矿石的矿物组成简单,金属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和方解石。脉石石英中发育纯液体包裹体和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5.4~158.8℃。脉石石英和方解石的H、O、C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流体的δD值主要为-96.8‰~-84.3‰,δ18O值为-10.92‰~-6.11‰,反映出成矿流体来自岩浆水与大气水的混合水;方铅矿的δ34S值为4.1‰~8.4‰,与区域上晚石炭世的斑岩体来源硫范围(如达巴特流纹斑岩体硫化物的δ34S值为4.9‰~7.9‰,平均6.3‰)相似,揭示其硫可能为斑岩来源;方铅矿的铅同位素组成为206Pb/204Pb=18.207~18.291,207Pb/204Pb=15.595~15.654,208Pb/204Pb=38.085~38.291,在Δβ-Δγ成因分类图解上投影于"化学沉积型铅"与"海底热水作用铅"界线附近,可能反映出有相当一部分成矿金属物质来源于围岩。综合分析认为,库尔尕生铅锌矿床可能是与斑岩有关的远源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20.
黄学强 《地质与勘探》2012,48(2):344-351
[摘 要] 为了尽快突破高原寒冷区寻找隐伏矿难题,选取青海尕大阪矿区开展地电化学方法找矿示范及预测研究。在测区内已知剖面开展示范研究,结果显示,在已知矿体上方集中测出了明显的地电提取Cu、Pb、Zn 等元素异常及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基于示范研究成果,在矿区东南部开展隐伏矿预测研究,并圈定有利找矿靶区4 处。通过本次研究可知,高原寒冷景观条件下地电化学有两个特征:隐伏矿的氧化溶解是有限的,电化学溶解则是主要的溶解类型;活动态离子在垂直方向的迁移能力大于水平方向。两个特征亦是地电化学方法在本区示矿效果明显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