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501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50年   3篇
  1944年   3篇
  1941年   3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化石的记忆     
●晚始新世中期乌兰戈楚哺乳动物群1929年发现的乌兰戈楚哺乳动物群,主要分布于四子王旗境内,以兔形类的链兔,雷兽类的大角雷兽、副雷兽、晚雷兽,两栖犀类的副两栖犀、副卡地犀,鼷鹿类的脊齿鼷鹿,及古老的娅兽、蒙古中兽等繁盛为特征。  相似文献   
102.
孙继虎 《地球》2010,(2):44-47
在新疆哈密,巍巍天山下,一座美丽的现代化新城屹立在绿洲的边缘,这里有规划整齐的街道,被绿树环绕的座座高楼。片片如毯的草坪上点缀着各色花草……特别是道路两旁、居民小区,广场上一个个太阳能照明路灯,还有新建住宅楼顶的太阳能热水器以及外墙的隔热装置,显得龙为醒目,处处让人感到这是一个现代气息很浓的小城镇!这就是以节能减排著称的深居内陆的吐哈油田。  相似文献   
103.
贾飞龙 《地球》2013,(10):104-107
正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位处郑州郑东新区,建筑面积5800,布展面积4100m2。建筑形式新颖别致,独具风格。馆内设有地球厅、恐龙厅、生物演化厅、古象厅、矿产资源厅、地质环境厅、矿物厅、4D动感影院(多功能厅)和地震海啸感受剧场,馆外有矿石林、科普广场、恐龙雕塑等。馆内收藏了省内外地质矿产、古生物、矿物标本5万多件。展馆内展示有亚洲体腔最大的恐  相似文献   
104.
中朝古陆的解体与华北、华泰二克拉通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荃 《地质学报》2012,86(10):1553-1568
半个世纪之前,黄汲清和任纪舜等将华北、东北南部以及西北的阿拉善这类凡有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出露的地区确定为单一的中朝古陆(或准地台).这种观念一直被沿用迄今.近年,构造地层地体的研究发现原称之“中朝古陆”是由华北和华泰两个克拉通构成,计 11个地块或地体.重新厘定的华北克拉通,其范围只限于辽宁省西部和北部、河北省、内蒙古南...  相似文献   
105.
中国是世界上独一元二的占生物化石宝库,美国科学家曾说:“世界上没有其他地方在如此关键的时间,保存如此完好的、如此多的化石群落”,“这些沉积和这些化石不仅是中国的财富,也是世界的财富”。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的澄江动物群和凯里动物群、关岭动物群、热河动物群等重大发现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6.
岑巩县羊桥乡罗家塘杷榔组仅出露中-上部地层,岩性单一,均为青灰、灰绿色粉砂质泥、页岩.在其上部层位发现了俞氏贵州始海百合(Guizhoueocrinus yui Zhao,Parsley et Peng,2007),计有棘皮动物始海百合、腕足动物、软体动物-软舌螺、节肢动物-三叶虫等8属9种,包括了2个未定名的新种和1...  相似文献   
107.
额济纳旗及其邻区中二叠统产丰富的腕足动物群,该动物群具有北方冷水动物和特提斯暖水动物混生的特点,划分为Spiriferella-Kochiproductus-Yakovlevia 组合,称为“哲斯动物群”。在生物古地理分区上,该区为北方生物大区和特提斯生物大区之间的过渡带,称为中蒙生物省。动物群的组成、丰度和分异度等特征在银-额(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的东西部有明显的差异:盆地西部北山地区海水较浅,腕足动物群丰度高,分异度略低,以个体较大、壳体较厚的冷水分子占优势,共生少量的双壳类和珊瑚;东部杭乌拉地区海水略深,腕足动物群丰度稍低,分异度较高,含有大量的小个体腕足,共生冷水型珊瑚和丰富的海百合类,世界广布分子和暖水分子超过一半。说明该腕足动物群在受纬度和温度控制的同时,也受水体深度的影响,在同一海盆的不同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对该动物群的起源、区域分布特点和共生生物的分析,认为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的哲斯动物群的时限为罗甸期—孤峰期。  相似文献   
108.
甘肃第四纪古地理环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曹兴山 《甘肃地质》1996,5(2):40-56
第四纪在全球性冰期和间冰期气候影响下,甘肃气候呈干旱、寒冷与温暖、湿润交替变化。沉积物以灰色格调为主,水平和垂直分带规律明显,成因类型复杂。各地区在小气候影响下植被发育不平衡。总的看来,以干旱区系草本植物为主,喜温暖湿热的木本植物较少,一般呈荒漠草原型和疏林草原型,局部为森林草原型。动物群的分布和古人类的发展受古地理环境影响:早更新世早期以大型哺乳动物为主;早更新世晚期和中更新世以穴居的鼠兔类为主;晚更新世以干旱—半干旱草原型动物群为特征;全新世在适宜条件下人类文化得到发展,部分野生动物在人类豢养下成为家畜  相似文献   
109.
哈密头苏泉哈尔欣巴A型花岗岩厘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研究表明新疆哈密头苏泉地区哈尔欣巴花岗岩为A型花岗岩.该岩体富硅(SiO2=71.87%~76.80%)和碱(K2O+N2O=7.39%~8.94%),贫铁、锰、镁(FeOt 0.67%~2.04%;MnO 0.03%~0.06%;MgO 0.10%~0.61%),具较高FeOt/MgO比值,A/NKC=0.78~1.02,属准铝质花岗岩石.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上,岩石富Zr,Rb,Ce等不相容元素,亏损Ni,Co,Cr等元素.10000×Ga/Al为3.12~4.1,大于A型花岗岩下限值(2.6).在Zr,Ce,Nb,Y与10000×Ga/Al,及(Nb+Zr+Ce+Y)/(FeOt/MgO)、SiO2/( FeOt/MgO)图解中大多数点都落在A型花岗岩区域.在A1-A2构造环境判别图上显示后造山花岗岩特征.对头苏泉地区哈尔欣巴A型花岗岩的厘定,为研究该区地壳物质组成及构造演化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孙继虎 《地球》2009,(5):93-95
新疆哈密位于北纬40°-45°之间,处在盛行西风穿行的通道上。西风,是自然界的一把艺术刀,在山体上、戈壁中和石头上,留下了它的优美刻印,刻出的是绝美地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