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501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50年   3篇
  1944年   3篇
  1941年   3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姬书安  张立军  路芳 《地质学报》2023,97(6):1723-1740
中国辽宁西部早白垩世翼龙类化石非常丰富,其上部的九佛堂组翼龙类组合以含有丰富的无齿的古神翼龙科、朝阳翼龙科等进步类型而与下部的义县组翼龙类组合相区别。本文描述了辽宁西部建昌盆地九佛堂组一新的大型翼龙类化石,其以上下颌无齿、吻端指数为3.7、前颌骨背支细长且封闭鼻眶前孔背缘、很大的鼻眶前孔后端超过上下颌关节位置、轭骨的上颌骨突基部宽大而应被归入朝阳翼龙科(Chaoyangopteridae)神州翼龙属(Shenzhoupterus)。其以较大的体形(翼展2.05 m)、平直的上下颌咬合面、轭骨的眶后骨突较泪骨突长且基部略宽、第4~7颈椎长度依次减小等特征,区别于朝阳神州翼龙(Shenzhoupterus chaoyangensis),而被命名为三亚神州翼龙(新种)(Shenzhoupterus sanyainus sp. nov.)。这是辽宁西部早白垩世翼展最大且不具牙齿的翼龙类属种,它的发现丰富了九佛堂组翼龙类组合内容,对认识朝阳翼龙科的骨骼形态与生态习性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2.
哈密夹白山韧性剪切带位于阿其克库都克断裂以北的狭长地带,构成该地区古糜棱岩片.由北向南卷入的地层有石炭系干墩岩组、梧桐窝子岩组和雅满苏岩组,共同构成了北天山区域低温动力变质岩系.从显微尺度的变质变形矿物构造入手,结合地质学、岩石学资料对该地区古糜棱岩片的几何学、力学性质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63.
新疆—甘肃北山北部地区指中蒙边界以南,红石山蛇绿混杂岩带以北地区,在1∶25万《红宝石幅》区调过程中,在该地区火山沉积地层中发现了丰富的腕足动物化石点几处,代表性属种有巨扭贝Megastrophia sp,大窗巅石燕Acrospirifer macrothyris Hall,小扭月贝(未定种)Stroph onella sp,疑问巅石燕Acrospirifer dubius Su,正形贝(未定种)Isorthis sp,刺无洞贝Nargunella sp.,模糊"威尔逊贝""Wilsoniella"obscusa Xu,科贝丹巅石燕杂色亚种Acrospirifer cobedanus varius Kaplun,北方中窦维尔贝Mesodouvillina borealis Su,标准神房贝Latonotoechia cf.latona(Barrande),广西始舒克贝Eoschuchertella guangxiensis Wanglet Rong。时代属早泥盆世中晚期。该腕足类化石的发现对于确定北山北部地区火山沉积地层的时代提供了古生物学证据,对恢复哈萨克斯坦板块南缘晚古生代地史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An unusual jaw found in a calcite nodule from Collishaw Point, Hornby Island, British Columbia (off the east coast of Vancouver Island) represents the first definitive pterosaur found in British Columbia, and the first istiodactylid from Canada.  相似文献   
65.
In 1996 Bennett published a cladistic analysis of the Archosauromorpha with 14 taxa and 126 characters, combining all the characters from several previous analyses (e.g., Gauthier 1984, Sereno and Arcucci 1990, Benton and Clark 1988) unless justification for discarding a character could b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66.
The French pterosaur record extends from the Late Triassic to the end of the Cretaceous (Mazin et al., 2001 and references therein), with occurrences at various horizons of the Triassic, Jurassic and Creta-ceous, but the completeness and quality of the avail-able fossil material is highly variable.  相似文献   
67.
《河南地质》2010,(12):47-47
近日,在浙江金衢白垩纪盆地东阳一带,首次发现一组约8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恐龙、鸟和翼龙脚印遗迹化石群。该化石群共有3层,已发现翼龙等7种不同种类的脚印化石,共90多个脚印。  相似文献   
68.
新疆哈密大南湖矿区北露天煤矿首采区东南部需要揭露Ⅲ火烧岩区一部分,这使得烧变岩水成为露天煤矿矿井充水的主要水源。资源勘探阶段的水文地质资料表明,烧变岩区赋水空间发育、透水能力强,储存量非常可观,但由于受资源勘探阶段水文地质勘探工程量制约,水文地质条件未能详细查明。因此为达到查明烧变岩地下水水力联系、水质变化情况,充分暴露Ⅲ火烧区烧变岩的水文地质条件的目的,设计了该次群孔抽水试验。该次试验查明了烧变岩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为烧变岩地质条件下防治水工作提供了依据。综合分析表明Ⅲ火烧区烧变岩为储存量型含水层,其补给条件差。  相似文献   
69.
孙继虎 《地理教学》2014,(10):0-F0002
正在广袤无垠的新疆哈密南部库姆塔格沙漠深处,由于地球独特的地壳结构、地质作用及风蚀、流水等外力因素作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奇观。大自然的创造力常常令人叹为观止,吸引着无数的旅游者和探险家前去观光和探险。笔者亦跟随一支探险队深入库木塔格沙漠深处,探寻大漠深处的地质奇观。  相似文献   
70.
地质历史上的二叠纪、三叠纪,正是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多样辐射的时期,也是低等四足类相互更替的时期。那时地球上只有一个大陆—盘古大陆,中国所处的位置是南海北陆的格局。山西位于华北古陆上,这片土地出露着大面积的三叠纪陆相地层,无数的科研机构、专家学者都曾来这儿工作过,并在这里发现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中国肯氏兽动物群"。本文简要介绍了该动物群的研究历史、多样性概况、时代讨论及在生命演化史上的意义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