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247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3 毫秒
21.
西准噶尔哈图金矿床勘查新成果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哈图金矿床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是西准噶尔第一大金矿床.2003—2009年哈图矿区找矿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新增金资源量28 t,累计金资源量56 t,哈图金矿床成为新疆第一大金矿床.通过地质研究,认为哈图金矿床矿脉具埋藏深,由浅入深逐步向NE向侧伏及在深部矿脉群汇聚的特点.近年新发现的L27-8号脉为矿区最大隐伏工业盲矿体.通过对哈图金矿床第三轮深部(地下400~1 200 m)找矿成果总结,为哈图金矿床深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
新疆哈图-包古图金铜矿集区锆石年龄及成矿特点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申萍  沈远超  潘成泽  潘鸿迪  代华五  孟磊 《岩石学报》2010,26(10):2875-2893
晚古生代,新疆西准噶尔地区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和广泛的金、铜成矿作用,形成了哈图-包古图大型金铜矿集区。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量表明,含矿闪长岩体形成于312.3±2.2Ma~332.0±2.8Ma,矿集区岩浆活动及其成矿作用发生在石炭纪。哈图-包古图矿集区成矿作用有4个显著特点:(1)地幔流体活动强烈;(2)构造应力转化快速;(3)拉斑系列和钙碱性系列岩浆成矿;(4)多种矿化类型集中发育等。哈图-包古图矿集区发育石英脉型-蚀变岩型金矿床、斑岩型铜矿床和同期的石英脉型-蚀变岩型金矿床以及热液脉型铜金矿床的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23.
姑婆山地区钨锡矿床位于南岭钨锡成矿带西南缘,是我国重要的钨锡产地。区内有新路、水岩坝和珊瑚三个钨锡矿田,矿床类型多样。其中,锡锌硫化物型、黑钨石英脉型和钨锡石英脉型矿床较为典型,区内钨锡成矿与壳幔混源型花岗岩体和断裂关系密切。笔者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总结了区内主要钨锡矿田和典型矿床地质特征,认为钨锡矿化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带性;通过对区内构造和矿床的D-O同位素、H e-A r同位素、Pb同位素、S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分析,认为深大断裂可能为幔源物质上侵提供了通道,钨锡成矿与岩浆作用关系密切,幔源物质参与了区内钨锡成矿。  相似文献   
24.
利用采自甘肃哈思山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树木年轮资料,采用区域曲线(Regional Curve)、负指数曲线(Negative Exponential Curve)和样条函数(Smoothing Spline,30 a步长和67%样本序列长度步长)3种不同类型的去趋势方法,分别建立了RCS、NEL、SP30和SP67四个树轮宽度年表。通过比较不同树轮宽度指数序列和它们对温度、降水的响应发现:4个树轮宽度指数序列的波动趋势十分一致,但波动幅度有所差异;4个年表对降水的响应较差,对温度的响应差异较大,其中,RCS和NEL年表对温度的响应更为敏感,保留了较多的温度信息;温度对研究区树木生长限制作用较强。利用功率谱方法分析了不同去趋势方法对不同频域气候信号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去趋势方法得到的年表保留低频变化信息的能力差别较大,其中用区域曲线和负指数函数方法建立的年表保留低频信息的能力较强,而用样条函数建立的年表保留低频信息的能力较差。通过综合比较分析,认为负指数函数是比较适合研究区油松树轮资料的一种去趋势方法。  相似文献   
25.
以江苏省常州市商业网点规划为例,采用哈夫模型预测常州市和武进区两级商业中心的服务区及潜在顾客数。在下述三方面有所创新:(1)传统哈夫模型只适用于同级点状商业中心的市场区域预测,在划分城市不同等级商业中心的市场服务区时有很大局限性,提出一种λ取值的理论模式以优化不同等级商业中心的服务区划分;(2)消费者到商业中心的距离D,包括直线距离、路网距离和路网交通时间,以这三类距离划分市场服务区存在很大差异。研究表明,基于路网距离和交通时间的哈夫模型,划定的商业中心服务区较为接近现实情况。(3)日本通产省的修正哈夫模型简单实用,但在分析次级商业中心的服务区时,需要重新调整距离衰减系数λ值,以提高哈夫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若辅之以商业市场调查确定λ值,市场区划分的准确性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6.
陈云杰 《地质与勘探》2014,50(4):641-648
龙首山地区是西北重要的花岗岩型热液铀矿产区之一,区内控矿条件复杂。研究选取甘肃省龙首山芨岭矿区内的矿床和部分矿点的热液碳酸盐样品并测定其C、O同位素组成:δ13C VPDB的值在-1.50‰~-6.33‰之间,δ18OSMOW值为-2.577~5.051‰之间。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中矿化剂ΣCO2主要来源于与区域深大断裂有关的幔源脱气作用,同时伴有海相碳酸盐来源;成矿同时期伴随的强烈流体脱气(CO2)作用对矿质沉淀至关重要。成矿热液的水源主要为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混合特征,但以大气降水形成为主。  相似文献   
27.
李保侠  李占双 《国外铀金地质》2002,19(4):187-191,230
Wind River组的有利岩相-长石砂岩的分布限定了有可能找到铀矿体的地区,容矿主岩的厚度变薄和主岩岩相在近地表被淋滤,更进一步限定了有远景的地区。矿体或卷状体的横断面上呈月牙形,平面上形状极其弯曲,水平方向上矿带呈不规则狭窄状,多数矿带可延伸几百米,一般情况下,它们呈首尾相接的叠瓦状产出,构成了前锋体系,蚀变岩石位于卷状体的凹处,而未蚀变岩石位于凸处。西气山,中气山属同一前锋体系的不同地段,东气山可能是同一体系的东延段。成矿溶液可能从南向北流动,在其流动途径上留下很大的蚀变岩石柱。到1970年底,气山地区估计生产了5千万磅U3O8(约1.92万吨金属铀),估计最终可回收总量达1.5亿磅的U3O8(约5.77万吨金属铀),在不远的将来,如价格升高有可能增加可回收的U3O8,总量约2.0亿磅(约7.69万吨金属铀)。  相似文献   
28.
布朗山位于西南三江南段勐海地区,大面积出露澜沧岩群。澜沧岩群主要由低级变质作用的砂泥质岩石和少量变中基性火山岩组成,其形成时代、物质来源以及地质意义等一系列问题一直存在很多争议。本文选取该地区澜沧岩群上部层位不含变火山岩地层的浅变质岩开展碎屑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分析和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明显的环带和较高的Th/U比值表明4件浅变质岩的大部分碎屑锆石是岩浆成因。年代学结果显示,该套地层浅变质岩中的锆石记录了与罗迪尼亚、冈瓦纳超大陆拼合及原、古特提斯洋俯冲有关的岩浆作用信息(1182~1104 Ma、593~560 Ma和378 ~328 Ma),其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328 Ma),暗示该套地层形成不早于早石炭世,而非以往认为的新元古代。结合其岩石组合特征,推测该套晚古生代浅变质岩系可能为泥盆-石炭系南段组。在澜沧岩群的年龄频谱特征图中,年轻的550 Ma左右峰期年龄与特提斯喜马拉雅碎屑锆石年龄峰期相同,说明其物源主要为东冈瓦纳北缘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与原特提斯洋和古特提斯洋相关。  相似文献   
29.
哈陇休玛钼多金属矿床是东昆仑成矿带东段目前仅有的中型斑岩型矿床。为了查明其成矿流体性质及成矿物质来源,构建矿床成矿模式,本文进行了详细的流体包裹体和H-O-S同位素研究。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显示,哈陇休玛矿床发育气液两相和含CO2三相两种类型包裹体,成矿流体呈现中高温(集中于280~340 ℃)、高盐度(w(NaCl),集中于6.00%~18.00%)和中等密度(集中于0.64~0.92 g/cm3)特点,成矿深度为2.4~4.1 km,形成于中浅成环境。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具有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的特征,但主体以岩浆水为主;S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深部岩浆。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哈陇休玛矿床成矿模式为印支晚期东昆仑地区发生强烈壳幔混合作用,形成富含成矿元素的混合岩浆,含矿流体在随混合岩浆上升的过程中发生流体沸腾,并与大气降水混合冷却,导致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促使成矿物质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30.
为了能在川藏铁路色拉哈段隧道选址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规避地质灾害体,本文针对色拉哈断裂及邻区开展了音频大地电磁三维阵列探测研究,获得了研究区可靠的三维精细电性结构.结合地表活动断裂调查结果,对区内三维电性分布特征进行了综合解释.研究表明,色拉哈断裂及邻区地表至500 m,整体表现为高阻特征,局部受断裂控制的区域为低阻特征;500 m以下电阻率下降显著,推测是断裂带在500 m以下的深部构造富含水体所致;此外,位于色拉哈断裂北侧的木格措南阶区以及南侧的断裂交汇区东侧发育两处高导体C1和C2,推测为区内含水的构造软岩,在设计隧道路线的过程中,应尽量避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