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247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3 毫秒
31.
甘孜地区雅拉河段地热系统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正良 《地质与勘探》2015,51(4):764-771
综合应用区域地质、地震、地球化学等资料,对甘孜地区雅拉河段地热系统及其主控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认为,甘孜地区地热属于典型的对流型地热系统,雅拉河断裂破碎带及板岩中发育的大量裂隙共同构成了研究区的热储体,这些热储体沿雅拉河断裂带不均匀分布。研究区充沛的大气降水以及季节性的冰雪融水为地热系统提供充足的水源。雅拉河断裂与色拉哈断裂之间大范围相对平坦的区域以及大量储水洼地为地热系统中的水源提供存储空间。该地区地表裂隙发育,利于地表水向下渗透,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通道。色拉哈断裂的强烈活动为浅层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进一步向深层运移提供重要流体通道。雅拉河断裂带的地势相对低,断裂破碎带是深层流体上涌的重要通道。在流体供给区与出露区的重力势能差以及两条走滑断裂带压力差共同作用下,流体经深部热源加热后在流体通道内形成持续的热流体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32.
The rocky desert in a karst area directly causes the lack of soil, water and forest, hence leading to the poverty there. In 1990, the villagers from the Muzhe Village in Benggu Township, Xichou County, Yunnan declared a war against rocky desert in an attempt to ask the fields for more yields. They invented a distinctive land rehabilita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pattern called "transforming heaven and earth" that had been practiced in Southwest China's karst areas. The key mechanism of the pattern was to develop terraced fields with well conserved soil, water and fertility by exploding rocks in the fields, building stone walls, gathering more soil, and improving soil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for the fields in combination with building of irrigation facilities and roads, as well as with forestation and agriculture structure adjustment. The purpose of the pattern was to alleviate poverty in the karst areas by improving soil productivity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 typical area was studied with the help of 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 (PRA) and the pattern was carried out there for fifteen years, have produced excellent ecological benefits and good economic benefits. Its application in the area approved that it was a sustainable land use pattern for rocky desert areas.  相似文献   
33.
1 Introduction The grad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s to assess the suitability of cultivated land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erms of natural and economic prop-erties of land (Feng et al. 2004). I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sustainability of land use and …  相似文献   
34.
西藏色齐拉山地区立体气候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西藏色齐拉山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的8个自动站和3个实测气象站1年的近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气温、地温、降水量、湿度和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季节变化特征,探讨了东、西坡局地气候特征差异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色齐拉山地区1月为最冷月、7月为最暖月;月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与平均气温的季节变化一致。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年平均气温直减率东、西坡分别为0.54℃/100m和0.73℃/100m,西坡大于东坡。地气温差冬季西坡大于东坡,夏季东坡大于西坡。年、月平均地温直减率西坡仍大于东坡;东坡除夏季7、8月份外,地温直减率小于气温直减率;西坡除冬季(12月和1月),地温直减率大于气温直减率。降水量东坡比西坡多,海拔2500m以上地区4~10月降水总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呈增加趋势,增加率为20.9mm/100m。空气相对湿度冬季低夏季高,年变化呈单峰型。东、西坡冬季风速较强夏季相对较弱,初春风速最大。东、西坡气候差异与海拔高度、坡向、下垫面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35.
万鲁河  张茜  陈晓红 《地理研究》2012,31(9):1673-1684
采用聚类分析与方差分析相结合并借助碎石图的方法,并结合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特点,建立了包括经济和环境两大系统的一整套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脆弱性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并对哈大齐三个城市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该指标体系构建方法较好的解决了指标在选取时的信息重叠和筛选后的指标存在片面性的问题;(2)哈大齐三个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综合脆弱性总体上随着城市的发展由重度脆弱逐渐过渡到轻度脆弱状态,且经济系统脆弱性基本好于环境系统脆弱性;(3)2007年,制约哈尔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脆弱性主要是环境治理指数,制约大庆和齐齐哈尔的主要是环境污染指数。  相似文献   
36.
云南哈播斑岩型铜( 钼 金)矿床地质与成矿背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哈播斑岩铜(-钼-金)矿床位于哀牢山-红河新生代成矿带南端西侧,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斑岩型矿床.矿区内出露的哈播侵入体具有多期侵入的特征,花岗岩依次侵入的序列为坪山花岗岩、三道班花岗岩、阿树花岗岩、哈播南山花岗岩(37.3 Ma),随后有4期斑岩侵入到哈播南山花岗岩中,依次为黑云母钾长石斑岩、石英钾长石斑岩、石英二长斑岩和晚期黑云母钾长石斑岩岩脉.采用LA-ICP-MS锆石U-Pb年龄法测定黑云母钾长石斑岩和石英二长斑岩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6.20±0.20 Ma和36.19±0.22 Ma,哈播南山花岗岩和4期斑岩具有相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都有富钾、高氧化态和类似岛弧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可能具有相同的来源.辉钼矿Re-Os年龄显示,哈播矿床的成矿年龄为35.47±0.16 Ma.相似的成岩-成矿年龄暗示哈播矿床成岩和成矿作用是一个连续的岩浆-热液过程,与玉龙斑岩铜矿相似.基于哈播矿床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点,结合前人关于青藏高原东部斑岩铜矿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哈播斑岩矿床可能为藏东富碱斑岩带向东南的延伸,与玉龙斑岩铜矿带具有相似的成因,为哀牢山-红河新生代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晚碰撞构造转换背景下的重要产物.  相似文献   
37.
坦桑尼亚西嘎山(Siga Hills)地区位于坦桑尼亚西北部苏库马兰德绿岩带东南端,20世纪初在该绿岩带内发现了一系列世界级金矿床,如盖塔(Geita)金矿和布鲁扬葫芦(Bulyanhulu)金矿.由于该地区金矿床多属于绿岩带条带状铁建造型金矿,具有明显的强磁异常特征,因此可以通过航磁及地面高精度磁测来查明目标体的规模和大小,但受磁测方法限制以及大部分金矿体为半隐伏或全隐伏状态,因此无法对靶区内宽度仅为几米或十几米的隐伏含矿构造体进行更细致的研究.本文以西嘎山地区某一 隐伏金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地面高精度磁测、岩样物性测量、激电剖面和断面测量等综合物探工作手段,取得了较丰富的异常信息.缩小了找矿靶区;了解了区内金矿体与围岩的物性差异;查明了含矿构造的平面和断面电性特征,并通过钻探工程得到了验证,提交区内(333)+(334)?金金属量9 t,结合区域成矿背景总结规律,为西嘎山地区今后的隐伏金矿区找矿工作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38.
通过与国内外及哈图齐Ⅰ热液型金矿的对比,筛选出齐Ⅲ成矿成晕指示元素Hg、Au、Ni、Pb、As、Sb、Cu、W、Zn、Ag、Mo、Bi等。利用格氏分带指数法和相关性聚类分析,获得齐Ⅲ金矿矿体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Sb)-(Ni-Cu-Zn-Ag-Pb-Bi)-(Mo-As)-(Au-Hg-W),相关性聚类为:Pb-Bi,W-Au-Sb-As,Cu-Zn-Ni和Hg-Ag。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剔除叠加结构的影响,获得该矿前缘晕指示元素组合是Hg-As-Sb,近矿元素组合Pb-Ag-Cu-Zn-Bi,尾晕组合W-Ni-Mo。根据原生晕分布特征及前沿晕与尾晕元素累加比的变化趋势,推测深部可能存在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39.
以河南省各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ArcGIS软件,运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河南省各市耕地利用状况。结合河南省各地级市的GDP,分析耕地利用对GDP增长的影响以及经济空间分布特点。以经济空间分布特点为基础,应用邻域法和哈夫模型法划分河南的发展强弱区域。结果表明,以农业为主的平原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区域经济发展与地理位置空间分布关系密切,中心城市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40.
哈大巨型城市带要素集聚程度与生态环境水平关系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耦合模型和象限图法,从整体和内部分异2个角度对2000~2012年哈大巨型城市带要素集聚程度与生态环境水平演变及其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哈大巨型城市带要素集聚程度呈波动上升的演变特征,生态环境则“先波动上升,后缓慢下降”,城市带整体要素集聚程度与生态环境水平间关系趋于协调,产业结构演变、资源消耗水平、经济密度是导致城市带要素集聚程度与生态环境水平协调度提高的主要驱动因子,其中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作用更加明显。城市带内部要素集聚的“四城市”格局已经形成,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要素集聚程度与生态环境水平可分为高级协调、要素集聚滞后、低级协调、生态环境滞后4种类型。4个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程度与生态环境水平关系趋向不协调,中心城市周边地区主要向要素集聚滞后型转变,资源型城市和重工业城市要素集聚程度与生态环境水平多表现为低级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