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6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88篇
地质学   1334篇
海洋学   25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6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利用山东电网雷电监测定位系统(SLDN)2005—2007年的地闪定位资料,对胜利油田主体地区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逐月闪电次数差异较大,闪电的季节变化明显,7月份闪电最多。近3年闪电活动日分布呈现双峰形式,最高峰值时间段在00:00-01:00之间,次高峰值时段出现在17:00—18:00之间。空间分布上,闪电多发生在在广饶县南部地区和黄河入海口地区。正地闪占总地闪的百分比为7%,正闪的平均强度为51.3kA,负闪的平均强度为35.36kA。  相似文献   
952.
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长8油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层序演化的研究表明,在长8组油组沉积时,湖盆分别经历了强烈下降和缓慢下沉两个不同的沉积阶段,湖盆层序的演化明显控制着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及有利相带的发育和分布.在长8油组沉积早期,湖盆缓慢下沉,沉积物供给充分,辫状河三角洲形成强进积层序,其分流作用及侧向迁移能力强,区内平原亚相覆盖面广,有利砂层厚度大,分布稳定,预测其将成为区内进一步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在长8油组沉积晚期,湖盆强烈下降,沉积速率减小,以退积层序发育为特征,退积过程中,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向湖岸退缩,导致西峰油田主要赋存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之中.  相似文献   
953.
董凤娟 《地质与勘探》2017,53(5):1032-1038
利用岩石铸体薄片、压汞和物性分析资料等,对丘陵油田三间房组储层岩石学特征、沉积特征、微观孔隙结构以及成岩相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多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丘陵油田三间房组储层注水开发效果的因素。研究表明:1)不同沉积微相储层注水开发效果存在较大差异;2)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区域局部构造的控制;3)孔隙结构越复杂,孔径越小,注水开发效果越差;4)不同成岩相组合控制了储层发育特征和储集物性,其注水开发效果不同。因此,丘陵油田三间房组储层注水开发效果是主力微相、微构造、微观非均质性、成岩相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4.
赵俊威 《地质与勘探》2017,53(3):590-598
本文研究海平面变化对海相单一亚相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影响。以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应用岩心测试、测井数据,对哈得油田东河砂岩段临滨亚相储层宏观非均质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海平面升降对临滨亚相储层宏观非均质性控制机理,确定了海平面相对变化控制的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分布模式。结果表明,准层序、准层序组及体系域内不同级次的海平面变化,对沉积物形成的水动力条件及沉积后所处表生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各项储层宏观非均质参数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使准层序内单一临滨亚相储层宏观非均质性表现为向上减弱的变化趋势;准层序组内由于准层序堆砌特征差异,使退积式准层序组内临滨亚相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呈向上变强的特征,而进积式准层序组内表现为由强到弱的趋势;高位体系域内单一临滨亚相储层宏观非均质性总体表现为向上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955.
蒋永平  刘毅 《地质论评》2017,63(1):122-133
湖相白云岩在我国东部泌阳凹陷古近系核桃园组、酒西坳陷白垩统下沟组和西部古—中生界准噶尔盆地二叠系风城组均已形成工业化油气开发,预示国内该类储层良好评价前景。塘沽油田在始新统—渐新统沙河街组三段五亚段湖相泥质白云岩储层取得油气勘探新发现,储层由泥质白云岩与白云质泥岩呈纹层不等厚交互构成,室内分析化验证实为弱还原半深水湖相沉积,具有裂缝与基质双重孔隙介质的特点,微介孔率在50%以上,为新型纳米级非常规碳酸盐储层。以该类油藏岩心观察及试油试采资料为基础,借助于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物性分析、压汞分析及氮气低温吸附测试等技术手段,对该类特殊岩性油藏的含油气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塘沽油田沙河街组三段五亚段泥质白云岩含油性影响因素与成岩矿物组分及发育,储集空间及类型,微裂缝发育,异常超压空间展布等密切相关,所总结的湖相泥质白云岩储层含油气性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该类非常规油藏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6.
, 《盐湖研究》2012,20(4):2+75
<正>《盐湖研究》是经国家科委批准,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类自然科学期刊。本刊的方针和任务是:面向国内外,报道交流盐湖、地下卤水、油田水等基础、应用、开发研究论文、报告及其成果;探讨其资源的分离提取技术与综合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957.
《盐湖研究》2012,20(2):2+73-F0002
<正>《盐湖研究》是经国家科委批准,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类自然科学期刊。本刊的方针和任务是:面向国内外,报道交流盐湖、地下卤水、油田水等基础、应用、开发研究论文、报告及其成果;探讨其资源的分  相似文献   
958.
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的古龙油田葡萄花油层油-水关系复杂,油层原始含油饱和度低,油-水同层比例大.应用近年来精细油藏评价大量钻井、试油、试采和分析化验资料,深入研究油-水同层形成主控;因素,认为葡萄花油层成藏受到构造、砂体规模、异常高压和地层水活动强弱的控制,形成了两种类型的油-水同层,并建立占龙凹陷葡萄花油层西滞留、东分异的差异性成藏模式,总结出古龙油田葡萄花油层滞留型、分异型油-水同层分布规律,为大面积油-水同层岩性油藏提交探明储量、编制开发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9.
哈得逊东河砂岩油藏外围水平井合理配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得逊东河砂岩油藏外围水平井目前舍水上升较快,产油量出现明显递减.研究以有效抑制外围底水锥进和产量递减、提高原油采收率为目的,通过对比该油藏水平井生产情况与油层中夹层的发育程度及位置、水平井井轨迹和油水粘度比的关系,深入分析了影响该油藏外围水平井合理配产的因素,并利用了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加以论证.研究认为,夹层发育较多、垂向渗透能力相对较低且夹层位于油水界面之上时,水平井配产可较高;水平井位于油层顶部,避水高度较高时,水平井配产可较高;油水粘度比较低时,水平井配产可较高.  相似文献   
960.
本文研究了与乐安油田油气形成有关的第三系与前第三系不整合、第三系内部古近系与新近系之间的不整合的特征,分析了不整合与油气成藏的关系:不整合改善了油气的储集空间,不整合面是油气侧向运移的良好通道,不整合面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场所。指出在乐安地区第三系与前第三系不整合面上部是泥岩,下面是灰岩的地方寻找潜山油藏和地层超覆油藏。在乐安地区第三系内部古近系与新近系之间的不整合面上下地层接触关系是截超关系,岩性是上泥下砂的地方寻找地层不整合遮挡油藏。指出了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