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24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本文采用一种复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和滤波技术,对1978—79年冬季全球冬季风实验资料系列FGGE-Ⅲb进行分析,尤其对东亚地区时间尺度10—20天的主要行星尺度环流分量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影响气压和厚度场的决定性因子是冷季风潮,受季风潮影响200百帕上无辐散风u_φ第一模态以1—2天滞后沿经向和纬向有类似于季风潮的传播;季风潮振动导致局地经向环流相应变化,以无旋风V_X第一模态表示的Hadley环流几乎无经向传播但有明显的纬向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加强;热带对于副热带存在反馈并通过u_φ第二模态实现。在急流入口处u_X第二模态表示次级环流的存在,其水平尺度约20个纬距。  相似文献   
42.
冯杨伟  任艳  屈红军  王云  姜亭 《地质学报》2021,95(6):1935-1948
吉木乃—斋桑盆地是古亚洲洋构造域西段勘探程度较低的重要二叠系含油气盆地,油气聚集成藏研究尚浅.基于区域地质、地质露头、钻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开展生、储、盖、圈、运、保油气地质条件分析,研究生烃过程、排烃动力和成藏动力与方式,制作含油气系统事件表,探讨油气成藏过程与油气成藏模式.吉木乃—斋桑盆地发育两套主力二叠系烃源岩:①下二叠统卡拉岗组/阿坎赛组浅湖相暗色泥岩,主要分布在盆地南部山前地区,发育于淡水湖泊轻微缺氧环境,TOC含量为0.936%;S1+S2为0.086 mg/g,Ⅱ2-Ⅲ型干酪根,Ro为1.54%,成熟—过成熟阶段;②上二叠统麦恰特组深湖-半深湖黑色油页岩、泥岩,主要分布在斋桑坳陷中部地区,发育于咸水、强还原的环境,Ⅰ型干酪根,Ro为0.68%,孢粉色变指数为2.83,处于刚进入生油窗的低成熟阶段.储集层主要为二叠系砂岩和砾岩,二叠系麦恰特组与阿考尔康组泥页岩为重要的盖层.圈闭以岩性、背斜、断鼻、断块、地垒等形式为主,发育正断层、岩浆底辟构造油气短距离垂向运移和不整合面油气长距离侧向运移两类油气运移通道.主力烃源岩经历多次生排烃过程,早侏罗世达到生油高峰,古近纪达到生气高峰.油在异常过剩压力驱动下近距离进入二叠系岩性圈闭中成藏;部分通过断裂、岩浆底辟等通道垂向短距离运移,进入断背斜、底辟构造等圈闭中富集成藏;气经长距离侧向运移在古近系与下伏地层间的不整合面附近富集成藏.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特征的分析,阐述了本区位于内蒙古地轴哈达特山台凸西南缘,巴拉嘎斯太庙大断裂与石崩大断裂相连的断裂带上;矿体产于古生界白云鄂博群尖山组片岩及含磁铁斜长角闪岩等地层中;区内断裂发育、矿化明显,充分证明了该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找矿远景乐观。  相似文献   
44.
新疆若羌县祁漫塔格-且末县迪木那里克一带1:5万航磁异常查证工作重点是对阿尔金南缘深大断裂带之南侧迪木那里克铁矿东西两侧的航磁异常进行查证.通过查证工作证实,新 C-2008-2200、C-2008-2201、C-2008-2202、C-2008-2220、C-2008-2221与迪木那里克铁矿所在的新C-2206、C-2207、C-2008异常均在阿尔金深大断裂带南侧的 "长沙沟构造蛇绿混杂岩带"之中的复理石岩片千枚岩中,可确定迪木那里克铁矿带已控制长度达50 km.其中,在新C-2200、C-2201、C-2202异常区,新发现且末县玉岭铁矿;在新C-2008-2220、C-2008-2221 异常区,新发现若羌县河肃铁矿.并确定新C-2008-C-2196、C-2008-C- 2198、C-2008-C-2199、C-2008-C-2230、C-2008-C-2280航磁异常有进一步工作价值.  相似文献   
45.
新疆且末县迪木那里克一带1∶5万航磁异常查证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福品 《西北地质》2010,(4):307-313
新疆若羌县祁漫塔格—且末县迪木那里克一带1∶5万航磁异常查证工作重点是对阿尔金南缘深大断裂带之南侧迪木那里克铁矿东西两侧的航磁异常进行查证。通过查证工作证实,新C-2008-2200、C-2008-2201、C-2008-2202、C-2008-2220、C-2008-2221与迪木那里克铁矿所在的新C-2206、C-2207、C-2008异常均在阿尔金深大断裂带南侧的"长沙沟构造蛇绿混杂岩带"之中的复理石岩片千枚岩中,可确定迪木那里克铁矿带已控制长度达50 km。其中,在新C-2200、C-2201、C-2202异常区,新发现且末县玉岭铁矿;在新C-2008-2220、C-2008-2221异常区,新发现若羌县河肃铁矿。并确定新C-2008-C-2196、C-2008-C-2198、C-2008-C-2199、C-2008-C-2230、C-2008-C-2280航磁异常有进一步工作价值。  相似文献   
46.
该文分析了1991年7月中国江淮暴雨洪水期间赤道太平洋沃克环流及沿115°E哈得莱环流的逐日演变特征。结果发现在暴雨时期赤道东风减弱,西风加强,反哈得莱环流(即季风环流)在中国东部上空加强。在暴雨期间,高低空散度风场的分析指出,在低空出现明显的散度风越赤道气流,而在对流层上部出现散度风的流出。  相似文献   
47.
吐-哈盆地和三塘湖盆地是上叠在古生代造山带褶皱基底之上的晚古生代-中新生代叠合改造型陆内沉积盆地. 其中发育的玄武岩的全岩40Ar/39Ar年代学研究揭示其形成时限在293~266 Ma, 为二叠纪. 玄武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分析表明, 三塘湖盆地玄武岩具有Nb, Ta强烈亏损, 高场强元素选择性富集的特点, 显示岩浆源区存在消减组分影响, 可能与古洋壳板片俯冲作用的影响有关, 具“滞后弧”火山岩的特征; 而吐-哈盆地Nb, Ta轻度亏损, Th/Ta较高, 应与陆内拉张带或者初始裂谷玄武岩相似. 据此并结合新疆北部区域的蛇绿岩和蛇绿混杂岩带形成时期及与造山期后伸展的区域岩浆活动研究综合分析, 推测吐-哈盆地、三塘湖盆地二叠纪的成盆构造背景可能与新疆北部地区晚古生代陆-陆碰撞造山之后发生的区域性伸展作用密切相关. 两盆地二叠纪玄武岩应属来自不同源区、但成盆动力学相似的造山期后伸展背景, 均应为陆内裂谷环境, 但三塘湖盆地火山岩源区明显受到过消减组分的交代, 显示先期应存在过板块俯冲消减作用.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新疆吐哈盆地断裂机制的研究,认为新疆地区盆-山体制独特,深断裂活动既造山又造盆,活动带集中在山系及山前带,盆地内出现稳定地块区,北部凹陷不存在盖层滑脱型大推覆构造带,火焰山逆冲断裂带是受卷入基底的深断裂所控制的构造带、油气沿隐伏断裂伴生的众多构造圈闭富集成藏、湖-沼相含煤层系是重要的油气源层。  相似文献   
49.
王建荣  万力 《现代地质》1996,10(4):550-557
介绍了3种地下水运动模型及相应的应用条件,并在吐 哈盆地进行了实际应用。把吐 哈盆地地下水活动划分为2个阶段,相应的油气有利聚集区分为4大类。认为在水动力条件活跃的地区,油气藏可能偏移构造高部位。另外还介绍了勘探此类油藏的UVZ法,以及在柳赞油田的应用实例,不仅预测了油藏的分布位置,还合理地解释了所谓“水洗层”现象  相似文献   
50.
舞阳盆地是一个早第三纪的陆相拗陷。在核桃园组沉积了碎屑和蒸发岩。为了重建沉积环境,研究了该盆地WK1井1222—1253m及1401—1405m段岩心。它们属核桃园组,由几套沉积韵律组成。硬石膏泥岩代表含盐泥坪环境,石盐岩代表盐湖环境。该类泥岩发育泥裂。WK1井内陆沙布哈沉积有机质的含量和类型变化大。在泥裂泥岩中,总有机碳低到0.24—0.34%,有机质多为Ⅲ型,纹层状泥岩的有机碳高到2.52—3.10%,有机质多为Ⅱ型。这类内陆沙布哈岩石有机质的丰度明显受沉积环境控制。该盆地WK1井内陆沙布哈沉积具有中等生油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