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69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50年   3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调练是一个游戏的过程。驯养员利用食物与动物建立友谊.使它们信任驯养员。在这一时期。需要驯养员有非常大的耐心和爱心才行。  相似文献   
52.
高春玲 《辽宁地质》2000,17(1):34-38
大连地区碳酸盐岩分布广泛,裂隙溶洞发育,洞穴堆积物中蕴含了丰富的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和古文化遗物,在境内陆地和附近海域陆续发现了30余处化石点。在众多的化石点中尤以古龙山跨越和大连动物群最引人注目,前者在同一地点内采集到377种上万件的俏椎动物骨骼化石,并伴有石器、骨器、灰烬等远古人类活动的遗物;后者包括了28种早更新世的小型哺乳动物,这是大连乃至东北地区的首次报导。这些事实说明了东北地区不只是仅有  相似文献   
53.
王国起 《地球》2011,(10):76-77
8月25日,中美科学家在北京宣布了一项重大的发现,经过几年的研究,他们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中华侏罗兽。这一新属、新种化石的发现,将有胎盘类哺乳动物起源年代向前推进了3500万年,同时校正了现代基于DNA方法测定的哺乳动物演化时间。  相似文献   
54.
由沈阳师范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德国波恩大学组成的课题组在我国内蒙古宁城道虎沟,距今约1.65亿年的中侏罗世地层中,首次发现迄今最原始的带毛发哺乳动物——“哺乳性巨齿兽”化石.8日,这一新发现以《侏罗纪哺乳性动物和最早期哺乳动物的演化适应》为题,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55.
大熊猫憨态可掬,人见人爱,现在它唯存于我国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据2006年国家林业局调查,全国野生大熊猫1596只,圈养161只。  相似文献   
56.
偶蹄类,哺乳动物纲中的一目,与奇蹄类同属于有蹄哺乳动物。因四肢末端的蹄均呈偶数,故名。头上大多有角;胸、腰部椎骨较奇蹄目少,股骨无第3  相似文献   
57.
二连盆地下古近系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古地磁的测试结果表明,蒙古高原二连盆地努和廷勃尔和与呼和勃尔和地区剖面早古近纪地层共记录了5个正极性段与6个负极性段,通过与2004年标准极性年代表对比,确认其可与C21r-C26r之间的极性带对应。脑木根组以晚古新世沉积为主,同时接受了始新世最早期部分沉积及少许中古新世;阿山头组跨越了早—中始新世,持续时间较长;伊尔丁曼哈组的时代为中始新世。同时,确定了含Lambdopsalis,Prionessus及Palaeostylops的化石层的时代为晚古新世最早期;Gomphos层的年龄大致与古新世-始新世界线的年龄相当。  相似文献   
58.
根据现有文献资料,按甘肃西部(河西地区)、中部(陇中地区)、东部(陇东地区),由老至新,阐述了甘肃古近纪哺乳动物群,包括各哺乳动物群化石的产地、层位、性质、时代和研究者等。  相似文献   
59.
目的是观察杨氏中国尖齿兽有无筛板骨,探讨X线CT在古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扫描参数用传统CT、高档CT及工业CT分别对杨氏中国尖齿兽头骨化石标本进行扫描。结果:杨氏中国尖齿兽脑腔、鼻腔之间存在筛板骨,高档及工业CS能清晰显示筛板结构。结论:X线CT是无创性观察化石内部结构的方法,在古生物学研究方法中占据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60.
病毒引起的海洋哺乳动物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文琪 《海洋科学》1998,22(2):44-45
在对海洋哺乳动物的疾病研究中,Britt和Howard认为病毒研究领域仍处于萌芽阶段。至今为止,科学家们已发现了几种病毒:如痘病毒、杯状病毒、腺病毒等,通过对这些病毒的形态、超微结构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揭示出了这些病毒的一些性质、特点以及引起疾病的机理等。这一领域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此方面进行一下综述,以减少在海兽诊治过程中出现的盲目性,及时得出准确的诊断。从而更好的保护海兽。1 痘病毒Wilson及其合作者在1969年第一次发现了痘病毒。他是从一头喂养的1岁的雌性加州海狮中诊断出该病毒的。Wilson,Sweeney及其合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