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20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1年   1篇
  192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唐山地震的重力异常及其震后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晶  孙柏成 《地震》1998,18(3):293-298
唐山地区 1 981~ 1 997年流动重力资料进行整理 ,分析唐山地震前后重力变化的全过程。震后二十余年 ,唐山地区未出现过震前量级的重力异常 ,且在震后 1 0年里重力值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研究表明 ,唐山地震前的异常变化是确实存在的 ,1 995年 1 0月古冶 ML5.4地震前亦出现了形态相似的重力变化  相似文献   
102.
唐山地震发震构造的浅层地震探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浅层地震探测方法,研究了唐山地震区1年前出现在卫星图像上的异常现象与发震构造的关系,探讨地震中长期预测的途径。结果表明:唐山地震断层是一条倾向NW的右旋走滑第四纪同生断裂,它错断了全新统,晚更新统,中更新统,和早更新统地层。  相似文献   
103.
唐山7.8级地震震后异常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唐同山7.8级地震各前兆学科共189个测项的震后变化进行了归类统计与分析,讨论了震后变化的5种类型数量上的差异特征与后续地震的关系,分析了震后异常的分布特征与后续地震区及其地震活动异常的对应关系,认为利用前兆学科的震后变化的某些综合特征配合测震学进行了震后趋势判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调查与中国唐山大地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1995年1月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的强地面运动特征,并与1976年中国唐山地震的地面运动特征进行了对比,讨论了日本地震后次生灾害——火灾的残酷性,并分析了该次地震的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对唐山赵各庄长山剖面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上、下的地层进行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碳氧同位素的综合研究,发现在寒武系与奥陶系分界处,不仅三叶虫动物群面貌有明显变化,而且几乎所有微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组成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依据碳、氧同位素分析,研究层段的碳酸盐岩成岩环境为海底成岩环境  相似文献   
106.
从地震折射和反射剖面结果讨论唐山地震成因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唐山震中的地震测深以及深反射剖面,揭示了唐山震源区的浅部及深部构造图象,它与以往的推测很不相同。 唐山东面的开平向斜属中生代构造,探测的结果表明,向斜轴是一近于直立的地壳断裂。唐山地震时的水平地形变主要是由开平地壳断裂的位移引起的,它是北北东-南南西向右旋走滑断裂。开平地壳断裂西面的陡河断层是一自地表向南东方向下插的正断层,断层倾角为26°,延伸至5km深处。陡河正断层刚好插到唐山市震中区的正下方。唐山地震时的垂直地形变主要是由陡河正断层的滑动引起的。 野鸡坨-丰台断层通过震源区的西部边缘,断层以西的第四纪沉积层,在过去一百万年间曾经沿北北东方向水平滑移15km,表明它也是一个右旋的走滑断层。但是它在近代数百年间并无地震活动,唐山地震时该断层的滑动亦不明显。 开平地壳断裂和陡河正断层在唐山地震时同时滑动,说明地震的作用力除区域水平构造力外,地壳上方还存在一个附加的引张力。在开平断裂处,上部地壳的反射面倾角杂乱,而且在它的正下方,莫霍界面明显错断,因此,地幔顶部的热物质可能自开平地壳断裂中上升。热物质产生的热应力在地壳上方可表现为张应力,而在地壳下方却表现为压应力,这与反射地震剖面图的现象相符合。开平地壳断裂中热物质的上升对地震的产生有  相似文献   
107.
收集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7.8(Ms)地震及震前、震后地震断层面解资料,通过分析整理认为:前震和主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一部分强余震同主震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主震后一段时间表现尤为突出,主震后有明显差异的强余震发生的时间具有间歇性.因此,唐山余震为正常地震活动,唐山余震序列今后仍将延续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08.
唐山地震孕震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用二维马克斯威尔粘弹性模型,模拟了唐山地震的孕震过程,探讨了唐山地震的力学背景与某些前兆异常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唐山地震震源体的形成可能是在定常边界力作用下,由于地壳介质的非均匀性,使弹性应变能在局部地区长期积累的结果。唐山断块区内可能存在坚固体所具有的高强度是造成应力差与应变梯度增大的决定因素,唐山地震前的许多异常现象与应变能积累到后期、地壳内发生岩石膨胀与断层蠕滑(相当于坚固体的软化)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09.
河北平原文霸地区现今构造动态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文安、霸县地区(简称文霸区)历年水准复测资料所反映的垂直形变时、空分布特征,对该区现今构造的动态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该区在唐山地震前后,地块沿缓倾断裂生了由北向南的滑动。同时,根据震后形变大势的改变,滑块前端可能存在着应力积累。这预示着华北平原南部构造应力的加强。在这一过程中,老震区和起阻隔作用的北西向构造区可视为地震发生的潜在地区  相似文献   
110.
京津唐地区地壳形变及现代构造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近年来,在京津唐地区取得的大地测量资料,研究本区现代构造运动,指出了北北东—北东向、北西向及东西向三组构造最为活动。它们是受近于水平方向北北西—南南东向主张应力和北东东—南西西向主压应力的应力场所控制,并以主张应力大于主压应力的作用方式出现;而又受深部构造的断块上拱和断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