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20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分析了中古志怪小说到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演进特点:现实性渐强,青楼色彩的渐趋浓厚,虚构手法运用的渐趋自觉,探讨了其演变原因。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4月27-29日,中国科学院京津唐地区生物、地学和环境科学期刊沙龙在唐山成功举办。本次期刊沙龙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由《地理学报》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  相似文献   
13.
刘海洋  付雨鑫  殷铭徽 《地理科学》2022,42(6):1005-1014
运用ArcGIS软件及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东北地区234座唐朝渤海国古城遗址分布特征,探讨了古城遗址空间格局与自然条件的关系。通过对234座古城址进行分析,发现唐朝渤海国古城址主要集中在4个集聚区,即图们江?鸭绿江流域集聚区(A)、牡丹江流域集聚区(B)、松花江?辽河流域集聚区(C)、穆棱河流域集聚区(D)。其中图们江?鸭绿江流域集聚区是最主要的遗址分布区,位于研究区的南部,占遗址总量的47.43%。研究区渤海国古代城址呈北疏南密的分布特征,形成明显的“空间组群”格局。在当时的气候环境之下,水热条件等自然因素成为影响城址的主要因素,而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通区位等人文因素则对古城遗址的数量和分布起重要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唐克里里铁矿位于西非塞拉利昂共和国北方省的西南部,铁矿主要赋存于苏拉(Sula)山区的Kamabui组绿岩带中,主要岩性自下而上为变超基性火山岩(绿泥岩—滑石片岩)、变基性火山岩(角闪岩)、石英岩和变沉积岩夹条带状铁矿。矿石类型分为上部氧化矿体和下部原生磁铁矿。唐克里里铁矿矿体规模较大,矿化连续、构造简单。下部原生磁铁矿为条带状含铁建造,SiO2含量较高,为典型的沉积变质铁矿床;上部氧化矿是由原生矿经过长期风化、雨水淋滤作用而形成,氧化后Al2O3含量较高,为风化淋滤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15.
文学制图作为一种再现文学空间的文学地理研究方法,能将历时性叙事与共时性空间进行相互映射,但是过往的实践案例往往受限于单一的研究视角,忽略了二者内部的整体性互动关系及其与外部时空的联系。为了促使文本中的线性叙事与并置空间作为整体概念而服务于当代的文学制图实践活动,本文依据巴赫金文学时空体中的历史时空、文本时空和读者时空的概念提出了一个叙事时空数字模型,并以唐传奇小说《李娃传》为文学制图实践案例,可视化再现了这个以唐长安为中心的爱情故事。在融合了计算叙事和地理叙事研究路径的基础上,本文对叙事文本所蕴含的顺序的、多维的和背景性的信息,进行了语义提取、语义的时空循环映射和“时间—时空—空间”的叙事再现,从而呈现叙事的语言线性、体验性和意义性的特征。该模型以开放的和可对话的框架帮助当代人理解古典文学叙事及其地方性历史语境,同时将拓展从宏观、微观的角度以沉浸式方式对地方(place)进行叙事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唐口区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大量化验测试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唐口区煤中微量元素在平面上的变化特征和在不同煤中或同一煤层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并初步研究了微量元素在不同粒度和不同密度煤中的分布特征,探讨了煤中微量元素富集的原因,为今后煤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西部资源》2013,(3):76-80
玉是中国人一直很尊崇的,以玉比德、以玉比君子这有长久的传统。唐代的时候,这个寓意仍然是非常珍贵的。所以,官员的身份等级要从玉带上来表现。实用的玉带见证了唐的兴衰,而作为礼器的石册,则见证了唐的衰亡。  相似文献   
18.
对京津唐地区浅层地下水240个样本点的氨氮和硝酸盐氮含量进行了测定,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中氨氮和硝酸盐氮含量符合对数正态分布。采用简单协克里格方法对未观察点进行了估值,并绘制了氨氮和硝酸盐氮含量空间分布图。将氨氮和硝酸盐氮含量分成8个等级,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别统计了各个等级的面积。结果...  相似文献   
19.
冀东唐杖子金矿:一个典型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唐杖子金矿矿区野外观察和勘探结果发现,北东向深断裂F2、F3控制了辉绿岩-花岗斑岩组成岩浆带,在与近南北向断裂F1交汇处,岩浆气液活动增强,形成明显的隐爆角砾岩筒,从中心向外侧依次出现中心角砾岩带→崩塌角砾岩带→震碎角砾岩带的分带特征。在角砾岩筒南西侧的主断裂带(F2、F3)内,热液聚集形成含金黄铁矿石英脉,脉体规模大(长约3000多米,宽约25m),含金品位高(金品位最高45g/t,最低3.6g/t,平均8.44g/t),构成唐杖子金矿的主矿体;在角砾岩筒北侧的弧形断裂(F5~F17)和南侧的放射状断裂(F18~F22、F23~F27)中,也有不同程度的热液聚集,形成含金石英脉,Au品位一般在1.82g/t。由主断裂带、侵入岩带控制的爆破角砾岩带及其派生的含金断裂系统,靠近岩筒的脉体中,硫化物发育,含金品位高;随着离爆破角砾岩筒距离的增大,断裂系统中的硫化物逐渐减少,金品位逐渐降低,整体构成一个典型的爆破角砾岩筒型金矿。角砾岩筒型金矿的识别,对华北地台的相似背景区的金矿勘探和地质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文物保护意识的加强,关于唐帝陵的保护不再局限于陵体本身。本文依托于地理国(省)情普查试点项目,通过对陵区监测区两期地表覆盖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影响地类变化"反映人类活动对于陵区监测区的影响,并针对唐献陵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陵区保护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